综合报道

永恒的纪念

远山2025-11-15 14:54:01

图片1_new 

永恒的纪念

——参加三河一中校园开放日有感

 

远山/文

 

三河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35年,1978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通过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的评估验收,2007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在河北省名列前茅。

三河一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塑造教育家型干部、教育家型教师,培养“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学生,向着“积淀文化底蕴、科学精准管理、铸就一中品牌、培育一流人才”的目标不断迈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高考成绩位居廊坊前列,已有47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

目前,学校正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学校相继引入北京、江苏、衡水、唐山等地区优势教育资源,为全体教师开展专题授课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相继邀请老科学家高登义、江苏教育专家金海清、全国生涯规划导师缪仁票、全国自强模范刘大铭、北师大教授薛二勇走进三河一中,为广大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

为促进学校多元化发展,落实全面立德树人要求,开设了体育艺术类、实践类、媒体类、科技类等100多个社团,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德育活动系列化,学科活动常态化,社团活动多样化,融媒体中心建设,向太阳发展中心使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办学声誉,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实验单位”、“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研究先进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4月,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到三河一中视察,亲笔题词“京东名校”;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来校视察,赞为“高中办学的典范”。2025年,学校教师王雷获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吕秋艳获评教育部头雁教师。2023年12月,第五食堂、第六食堂被评为河北省标准化食堂。2024年8月,获河北省中学生篮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曾报道过学校办学经验。

今年是三河一中建校90周年,我专程采访了校长刘利文,与她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沟通,从她口中悉知该校正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博采名校众家之长,吸纳世界教育精华,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精品名牌学校迈进。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散文“三河一中见闻:龙年里的教育温度”刊发在《华文月刊》杂志2025年10期,后又被多家网站转发,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塑造一个好学校和一个好校长,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好榜样,属于典型的主旋律正能量,我还打算将三河一中的事迹拍摄一部电影或电影纪录片,为此我特意参加了三河市一中校园开放日暨90年校庆活动。

图片2

三河一中校园开放日签到处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兴致勃勃地前往三河市一中参加校园开放日暨90周年校庆活动。虽已进入初冬时节,却艳阳高照,暖意十足。一场夜雨过后,天变得格外蓝,空气也更加新鲜湿润,宛如春天来了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走到一中大门口,吕秋艳老师早已等候在那里,她不仅是高三语文教师,也还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作品,故而便与她成了文友,也便是刘校长安排她专门陪同我的原因。走进校区便迎面碰见刘校长,她热情地与我打过招呼后,便带我到活动签到处签了到。

图片3_new

刘利文校长带领远山到活动签到处签到

图片4_new

三河市第一中学常务副校长陈启东(右一)、副校长吴军雷(右二)、高三副主任史银栋(左一)与远山在签到处合影留念。

 

随后吕秋艳老师便带我到校区参观考察,我边走、边看、边听她介绍这次活动的日程安排,先由刘校长陪同各位嘉宾在校区参观游览,观看学生们的各种表演,感受一中的文化氛围。校区到处都是为嘉宾服务的男女学生,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气质高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他们代表着三河一中的整体形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特别好。

图片5_new

远山在一中校区参观游览

图片6_new

一中学生的文艺表演

 

此时校区已热闹非凡,男女学生成群结队地涌现在校区各个场所和每个角落,向参加活动的嘉宾们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才艺,唱歌的、跳舞的、演奏各种乐器的、说评书的、表演相声的,等等。简直成了欢乐的艺术海洋,整个校区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他们可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仿佛间以后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都可能从这里面产生。

想到这里,我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图片7_new

远山参观学生们的艺术表演

图片8_new

远山与一中艺术人才进行交流

图片9_new

远山采访一中团委书记,本次活动主持人于晓颖

图片10_new

刘利文校长陪同远山在一中校区参观游览

图片11_new

刘利文校长陪同参加活动的嘉宾们在校区参观考察

图片12

刘利文校长与嘉宾进行亲切交流

图片13_new

三河市一中开放日暨90周年校庆活动部分师生与嘉宾合影留念

图片14_new

三河市一中校园开放日暨90年校庆活动由团委书记于晓颖主持

 

三河市一中校园开放日暨90年校庆活动于2025年11月8日上午在西校区报告厅温馨举行,200余名老校友、300余名学生家长以及关注教育的企业家与知名教育专家齐聚校园集中展示学校90年办学成果共叙校友情谊,共商发展大计共绘人才培养的温暖图景。

图片15

三河市一中党委书记张明辉大会致辞

 

三河一中党委书记张明辉首先向大会作致辞,他的话语里有对一中办学历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来宾的热烈欢迎,更有对学校未来的坚定展望。致辞从建校时的蹒跚起步,到省级示范性高中,到成为“京东名校”,到如今秉持“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踏实,三河一中的每一次蜕变都值得铭记,坚信三河一中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刘利文校长倾情介绍九十年办学历程并展望一中未来,三位老校友畅谈成长感悟,传递浓浓感恩之情,生动诠释着“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的执着追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县域高中振兴是时代命题,三河一中将以此次开放日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生命教育”底色,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在京东大地上,谱写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16

三河一中刘利文校长大会报告

 

刘校长热情洋溢的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校园开放日,这是千千万万开放日中最普通的一天,也是九十年办学历程中最有特殊意义的那一刻。海浪奔涌,源在江河;学子远行,根在故乡。三河一中,远承九秩泃水穆如学校文脉,近沐数十年现代教育芳华,一代代教育者怀揣赤诚之心,扎根京东大地,与时代偕行,育栋梁无数,人才万千。

我们不会忘记,一代代教育者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以智慧之光点燃求知火种,以仁爱之心滋养青春生命。在这里,特别向我们的老领导、老教师们致敬!是您们当年的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奠定了三河一中坚实的根基,熔铸了‘崇文,尚德,求实,创新’的精神底色,确立了‘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办学理念。您的付出,是一中历史最厚重的注脚;您的期许,是我们前行最恒久的动力。

我们自豪地看到,无数优秀学子从这里扬帆起航,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今天荣归母校的,有潜心育人的教育专家,有勇攀高峰的科技先锋,有驰骋商海的企业翘楚,有默默奉献的社会中坚……你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是母校最亮丽的名片,你们奋斗的身影,是一中学子最生动的励志教材。

向你们问好!祝你们前程似锦,愿你们岁月芬芳!

九十年历程里,三河一中的发展还有千万家庭、无数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朋友们,你们的信任与托付,是我们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与你们同行,祝你们心想事成,愿你们诸事顺昌!

历史、现实、未来在此际交相融汇,共同映射出三河一中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教育图景。

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让我们不断思考、持续投入,用心优化校园环境。如今的三河一中,自然环境更加宁静清新,办公环境更加温暖随心,人文环境更加和谐温馨。我们努力让一中成为教师职业幸福的家园,学生成长发展的乐园。

对教育使命的担当,敦促我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注教师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系统构建‘一核五阶四维’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从‘教学工作者’向‘终身学习者和教育艺术家’转变。

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让我们不断拓宽学生成长路径,坚持五育融合,推动多元发展。我们深信:‘人人是自己的主角,舞台是人人的舞台,台上台下都是主角’,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部成长史诗。为此,我们致力于搭建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通过德育活动系列化,学科活动常态化,社团活动多样化,融媒体中心建设,向太阳发展中心使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彩色的、明亮的、有温度的。教育不仅是温暖,也是点亮;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唤醒,我们致力于发现、实现、呈现,搭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点亮学生求知的启明星。这就是我们办学理念的底色。

一中的发展得益于市委、政府的支持关爱,得益于无数一中人的建言献策,得益于热心教育的企业家无私奉献,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2025年9月16日,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一中的未来建设,我们戮力同心!

在今年的校园开放日,请跟我一起品鉴九十年的奋斗历史,请跟我一起翻阅强国建设的时代篇章。

在青春学子的面庞上,看到我们曾经求知若渴的身影,在青青葱葱的大道上,找到我们曾经奋力拼搏的足迹。

今天,朝气蓬勃的他们,就是曾经奋发向上的我们,今天,满载而归的我们,就是未来成果丰硕的他们。

我们,你们,他们,交汇在一起,共同书写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史诗,共同呈上向祖国、向人民、向时代最满意的答卷。

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各位家长及在校的所有老师同学们,明天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刘校长的精彩演讲赢得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

图片17

大会现场

 

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等校教授张德良;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军队指挥院校教授(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杨吉超;国家前沿科技工作者唐自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常务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栗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春冰;空军指挥学院办公厅主任周刚;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综合办主任闫蕾;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曲静敏;中华儿善基金会主任范占国;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原北京市西城区律协委员张婷婷;卓越校长峰会主席陈绍军;唐正万德集团总裁、传统文化践行者张小凡。

三河市有关部门领导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从三河一中走出去的优秀校友代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常务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栗苹;国家前沿科技工作者唐自新;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原北京市西城区律协委员张婷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春冰等人上台作了感人肺腑的激情演讲。

图片18

优秀校友代表栗苹发言

图片19

优秀校友代表唐自新发言

图片20

优秀校友代表 张浩雷发言

 

2025年,是我国“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县域高中振兴启航之年。值此历史节点,三河一中举行校园开放日,以增进与社会各界优秀人士、校友、家长的交流,共话发展、凝聚共识,并以此为契机,助推三河市文化教育水平的提质升级,以优质教育赋能新时代三河市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本次活动特邀请著名科学家张德良教授、空军大校杨吉超、杰出校友唐自新、博士生导师邢春冰、著名律师张婷婷四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围绕“县域高中振兴及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让与会者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图片21

张德良、杨吉超、唐自新、邢春冰、张婷婷5位专家学者围绕“县域高中振兴及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图片22

“县域高中振兴与人才培养”高层对话现场

 

主持人于晓颖的那段结束语给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情谊与思想的传承却将永恒。今天上午的活动即将圆满落幕,但我们对母校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国家的奉献永无止境。让我们将今天的相聚化为前进的动力,共同携手,为母校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活动结束后,我在刘校长陪同下单独会见了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军队指挥院校教授(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本次活动特邀嘉宾杨吉超。这可是一位充满传奇般色彩的传奇人物,他驾驶着我国各种战机在天上飞了35年,每次都是出色完成飞行任务,每次都是安全着陆,从没发生过半点安全事故。我会见他有着一种特殊感情,因为我也当过兵,我是1968年3月入伍,他是1980年当的兵,便亲切地叫我老班长。我与他还有一段更特殊的感情,那是1970年我从部队考上了沈阳空军飞行学院,终于圆了驾着战机翱翔蓝天的梦想,然而命运却与这次天赐良机擦肩而过,原因是当时特别注重阶级成份,部队派人前往我老家政审时,查出我三伯父解放前当过国民党伪保长故而没有通过政审。当我询问部队一位领导为什么迟迟不通知我到沈阳空军飞行学院去报道,那位领导严肃地对我说:“你三伯父是国民党的伪保长,你把飞机开到台湾去了怎么办?”我为此还痛哭了一场。

杨大校却笑着说:“老班长当年要是当了飞行员,哪又有你今天的作家、编剧、导演呢?”他随即大笑起来,我和刘校长也跟着大笑起来。

 图片23_new

远山在刘利文校长陪同下,与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军队指挥院校教授(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杨吉超老战友亲切交谈。

 

远山简介:作家、编剧、导演。中润海天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文月刊》杂志副主编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原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中心影视部主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铁道兵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东方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和出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800多万字,其中多篇部获奖并搬上了银幕和银屏。1985年步入影视圈,先后自编自导各类题材的影视剧四十多部,其中多部获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