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狂禅与笔墨: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回响
——《狂僧怀素》作品研讨会侧记
秋意渐浓,翰墨生香。近日,永州作家李科人物评传《狂僧怀素》作品研讨会在长沙举行。这场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省散文学会、永州市文联、永州市作协联合主办,湖南潇湘经济促进会、湖南湘江新区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学术盛会,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引领与会者走进那位以狂草名世的唐代僧侣的艺术世界。
正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的评述:“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一种高境界的禅中之禅,一颗闪耀在人类智慧金字塔那顶尖上的璀璨宝石。《狂僧怀素》抓住怀素‘狂而进取’这一特质,呈现了相当份量的独特的认识和观点,这是怀素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本书的创造性价值,读来神清气爽。”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汤素兰说:“出身草根的怀素,创造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草书的巅峰,是永州厚重文脉中的‘铀矿’,是屹立于潇湘大地的史诗级人物。《狂僧怀素》还原了一个活脱脱的怀素,描述了一个传奇又传神的故事。”著名评论家、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何平认为:“《狂僧怀素》创作思路纯正,不溢美不隐恶,力求重塑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不是一味用史料和个人意愿拼积的纸糊雕像,展现了一位锐意进取、思想超脱的南禅沙门。”

湖南潇湘经济促进会会长刘飞致欢迎辞
研讨会上,湖南潇湘经济促进会会长刘飞致辞,他热情洋溢地表示,促进会愿以此次活动为桥梁,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台,让怀素书法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为湖湘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李科的初中同学,他还动情提及“李科是同学的骄傲”,盛赞《狂僧怀素》不仅是挖掘怀素艺术生涯的力作,更是潇湘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他肯定李科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深刻的文化情怀”还原了诗书合一的艺术大家形象。
《狂僧怀素》不仅是一部被列入湖南省作协2023年度重点扶持的佳作,更是一把开启怀素艺术宇宙的钥匙。全书四章二十三节,配以五十多幅珍贵插图,犹如精心铺陈的书法长卷,将怀素从“瘦劲回环体”的初创,到与李白、颜真卿的交游,直至晚年“书禅合一”境界的升华,娓娓道来。书中首度系统整理的海外藏品信息,让散落世界的文化瑰宝在纸页间重聚。
研讨会现场,思想交锋如笔走龙蛇。在永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吴茂盛诗意盎然的主持下,来自文学、艺术、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善君,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唐俊,湖南日报文体频道总监、湘江副刊主编曹辉,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湘江文艺》《文艺论坛》执行主编曹志辉,湖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和君,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方雪梅、奉荣梅,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赵洪琦,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玉波,湖南大学出版社艺术分社社长、本书责编张毅,湖南大学出版社书法出版中心主任、本书责编梁芝英,永州市作协副主席青蓖,湖南湘江新区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立云等近20位嘉宾精彩发言,时而如楷书般严谨深刻,时而似草书般灵动飞扬,从不同维度解读书中创新的“禅意矢量”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视角。

作者李科做主题分享并致答谢辞
作者李科在主题分享中,将十余年研究心得化作从容道白,展现了一位本土学者对家乡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望。正如书中揭示的怀素不仅是书法家,更是文化符号,这场研讨会也不仅是学术讨论,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集体探寻。
当合影的闪光灯亮起,那些关于笔墨、关于禅意、关于传承的思考,已随这场秋日雅集,悄然汇入湖湘文化奔涌不息的江河。怀素之“狂”,在新时代的解读中,正被赋予更加丰盈的文化内涵。

与会嘉宾合影
附:
《狂僧怀素》研讨会发言摘要

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
永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永州的山水灵气与文化积淀,正是孕育怀素“狂草”艺术的重要土壤。同时他肯定李科的研究深度,像这种系统梳理怀素生平、著成长篇评传的作品极少,他建议将其刻入“永州文化艺术的丰碑”,让这份研究成果永久留存。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善君
作者李科以情入文、以意逆志,以“狂”写“狂”、以“狂”写僧,以“业”行文、以帖入书,以学入文、以问求道,以古入今、推己及人,还原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鲜活的艺术宗师。《狂僧怀素》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整呈现了怀素的艺术人生,更在于其创新的研究方法——“禅意矢量”分析法打破了传统人物评传的叙事框架,将书法艺术、禅学思想与历史背景跨学科融合,让读者能从更立体的视角理解怀素的“狂”并非肆意而为,而是艺术追求与精神境界的高度统一。他表示,这样的研究成果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范式,而研讨会的意义,正在于集合各方智慧,挖掘这份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让怀素的艺术精神在当代继续传承与发扬。

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唐俊
李科同志是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也是怀素书法研究院院长,还是一位勤奋执着、富有才情的作家。他潜心钻研,深耕地方文化,历时数载,精心创作了这部《狂僧怀素》。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位历史艺术巨匠的生动描摹,更是对永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次深度挖掘和现代诠释。它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力图还原怀素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解读其惊世骇俗的书法艺术,探寻其精神世界的奥秘,为我们了解怀素、了解那个时代,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的出版,具有多重意义:其一,是推介永州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提升永州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其二,是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文学的力量;其三,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扎根生活、立足本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湖南日报文体频道总监、湘江副刊主编曹辉
《狂僧怀素》浓缩版《怀素“西游记”》曾在湖南日报湘江副刊以近一个整版篇幅刊发,我们还据此制作系列视频《怀素“西游记”》(之一、之二、之三)扩大影响力。我为湖湘文化、永州文化点赞,永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为湖南大学出版社点赞,其立足高校身份出高质量书籍;也为李科点赞,建议他续写 “永州文化人物系列丛书”,书写柳宗元、周敦颐、何绍基等名人,让好文章流传千古。

湖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和君
草圣怀素故里永州作家李科老师以舍我其谁的使命与担当,以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考辨、细致的笔触,像AI一样神奇地将怀素从“狂僧神话”中复活,与之击掌。当“骤雨旋风”被解构为禅意矢量与笔墨张力,“狂”不再是天赋异禀,而成为可被理解的艺术创造;艺术不再是技艺,而是精神自信、精神自由和生命境界。《狂僧怀素》所呈现的怀素的故事,就是关于激情、专注、交流与超越的永恒经典。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湘江文艺》《文艺论坛》执行主编曹志辉
《狂僧怀素》语言优美委婉,无史料堆砌与复杂结构,如高明导游带读者“跟着书本去旅游”。它引领读者追随怀素轨迹,从永州零陵到长安,通过“绿天蕉影”等故事,自然流露怀素的“狂”,且让这份“狂”有根基——是对艺术的执着。书中语言鲜活,用“吸粉”“好嗨哟”等表达,还赋予怀素“烟火气”,使其从书法符号变为鲜活人物,以文载道、以情动人,致敬怀素。

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方雪梅
我认为这本书是几个维度意义上的写作:其一是地域性写作。是对永州文脉与历史文化人物的寻迹追踪,与系统性的梳理。其二,是专业性写作。从书法专业知识的角度写怀素,作内行之声,体现了作者的书法审美层次与修养。其三,是深耕式写作。作者沉下去,收集资料,研究文献,对怀素行迹与史料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都进行了严格考证与合乎逻辑的还原。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代作家历史文化人物写作的一次突围。因为评传这种写作是很有难度的。这类历史文化写作,不光要接受当代史家眼光的审视,也要经受得了时间与后人的检测,所以作者必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李科能成功完成这本作品,是永州文学界的收获,也要湖南文坛的一大收获。

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奉荣梅
《狂僧怀素》偏向“艺术评传”,兼具怀素生平记述与作者评述,比传统历史评传更生动鲜活,体现出丰沛而富有张力的个人思考。李科从有限史料中挖掘内容,解决历史文化散文写作“在场感”与“同理心”的核心问题,以双线并行时空结构,融合“过去”与“现在”,兼具文学价值与艺术史价值。

湖南大学出版社艺术分社社长、本书责编张毅
怀素的书法行云流水,狂放不羁,却又法度严谨,堪称为这一时代的传奇。关于他的著作少之又少。查找2000年以后“怀素”关键词,得到268条关于怀素的出版物,主要是各类字帖,这与怀素的地位不相称,所以怀素研究是大有可为的,李科创作的《狂僧怀素》就是近年来少有的集大成之作。《狂僧怀素》这部专著的出版,背后凝聚了作者李科多年的研究心血和编辑团队的辛勤努力,从选题、调研、撰写到编辑、审校,每一个环节大家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欣喜的是,该书自面世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不仅被列入湖南省作协2023年度重点扶持作品,还获得了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的专题推荐,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湖南大学出版社书法出版中心主任、本书责编梁芝英
《狂僧怀素》对艺术学习者意义重大:可穿透技法表象,理解怀素书法风格形成逻辑,如蕉叶练字经历与《自叙帖》线条的关联;提供实践样本,通过怀素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变化,帮助避免创作误区;怀素坚守艺术的精神可作心态调节器,支撑艺术创作者面对困境;还具备文化坐标意义,关联怀素成长与永州土地。该书平衡学术性与普及性,主线为人生故事吸引普通读者,副线为专业内容满足研究者需求,虽艺术人物传记市场销量一般,但地区覆盖广,期待了解李科后续写作计划。

永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茂盛
今天,我们要迎接的,是一位“狂僧”。怀素和尚这一“狂”,狂了一千多年,从大唐一直狂到了今天李科的笔下。这本《狂僧怀素》,在我看来,不仅是李科先生多年心血的研究结晶,更像是一坛用学术为底、才情为引,精心酿造的陈年佳酿。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共同开启这坛美酒,品其醇香,论其风味。

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赵洪琦
《狂僧怀素》既是严谨的学术传记,也是文字绘就的“怀素艺术长卷”。李科以跨学科视野融合历史考据、图像分析与禅意美学,剖析怀素“书禅合一”境界,指出其是生命与精神的视觉化表达,与绘画艺术“意境营造”“气韵生动”相通。全书配五十余幅珍贵插图,与文字互为注解,构建可读、可感、可思的怀素世界,为书法界提供重要文献,也为美术工作者理解传统笔墨精神提供参考。

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玉波
《狂僧怀素》封面设计出彩,书名改得到位,建议将“狂僧怀素”四字刻在绿天庵自然石头上,与醉仙楼呼应。著书难,专题著作更难,李科写几十万字的《狂僧怀素》实属不易。该书绿色芭蕉叶色调、图版设计、插图、页眉及字体选择都具高审美,契合书法与美术审美需求。建议此书申请第九届兰亭奖理论作品奖,并改编成纪录片、电影或短片,扩大影响力。

永州市文联文学科科长、市作协副主席青蓖
《狂僧怀素》有三大亮点:其一,是李科主席从兴趣出发,历经十年沉淀成为研究专家的成果,字里行间满是创作决心与辛劳;其二,人物评传虚实尺度妥适,以小故事与历史想象带出书法专业描述,如怀素出家推证、蕉叶练字叙写,让读者感受到怀素练字时的动态感,具象化“草圣”形象;其三,详尽梳理怀素书法艺术之路,从少年兴起至晚年谢幕,分析《自叙帖》等传世佳作,推敲怀素之“道”,让读者体会其追寻书法的不易与人格精神。

湖南湘江新区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立云
李科以十年心血完成的《狂僧怀素》,不是一部简单的人物传记。它像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了理解盛唐艺术的大门;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这部作品的价值,正在于它让我们读懂:真正的艺术突破,永远诞生于对困境的超越之中;而怀素的精神,正是那束穿越千年时空、永不熄灭的艺术心火——它照亮过盛唐的朱雀大街,也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