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好人》新书见面会
暨世界华语好文奖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京举行
秋高气爽,文汇宋庄。10月31日上午9时,《黄河好人》新书见面会于中国宋庄隆重举行。同期,由世界华语文化研究会授权的“世界华语好文奖中国阅审中心北京创作基地”正式揭牌,为北京文艺版图增添了一处重要的文学地标。
本次活动高朋满座,星光熠熠。《黄河好人》主人公原型王三与队员张军、岳贵福亲临现场,将书中文字化为生动的讲述。王三回忆了那个结冰的冬日,他毫不犹豫地跳进刺骨的黄河,拼尽全身力气救起落水者的经历。“那是一条生命啊,哪顾得上怕”——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最纯粹的善良。张军、岳贵福也分享了救援队三十年来挽救四百多条生命的感人故事,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已故著名翻译家、作家、《安徒生童话》译者叶君健先生之子叶念伦先生,全国劳模,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士杰、天津文化学者董达峰、甘肃史学专家温小牛、《中华艺术家》杂志社总编胡建军、宋庄文艺美术馆馆长靳文艺、著名篆刻家廖侃、红色收藏家协会会长芦志强、著名书画家萧丽、潘龙生、张天鸣、尚可、李冠德、叶兴瑞、中国易经协会会长朱建功、抱瓮园主人李召强、清华大学教授杨晖、及企业家吴顺光、退役军人王京军等各界嘉宾共同出席,现场思想交融,气氛热烈。

作者水孩儿历时四年深入救援队生活,从记录者蜕变为救援队的“老十四”。这份深度的生命融入,让《黄河好人》既保持着纪实的冷静客观,又浸润着同行者的体温与心跳。正如高新影在发言中所说:“水孩儿老师用四年时间实地深度探访,写出了这本正能量并有深意的文学作品,让我们认识了三哥和他的英雄团队。”
画家萧丽在发言中动情地表示:“在当今社会,好人需要被人看见。正是《黄河好人》这样的记录,让好人的付出得以传递,形成了越做好事越有力量的正向循环。”

文史专家温小牛在发言中指出,《黄河好人》的独特价值在于超越了单纯的英雄颂歌。“若说司马迁以其史笔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那么水孩儿则用她的笔墨为这个时代的普通人铸就了精神丰碑。作品通过'救人'与'救心'的双重叙事,深刻叩问着生命的本质价值。”
随着“世界华语好文奖北京创作基地”的正式落户,宋庄的艺术生态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该基地将致力于构建全球华语文学创作与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孵化优秀作品、汇聚文学人才的新摇篮。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感人故事的深情回响,也是一次文学未来的全新启航。它预示着,在这片艺术沃土上,将有更多像《黄河好人》这样扎根生活、映照时代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正如与会嘉宾的共同期盼:愿好人队伍越来越大,愿好人一生平安,期待《黄河好人》小说和影视版的早日面世。(报道:池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