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象”文艺沙龙之十三期活动成功举办
——探讨AI时代诗歌的算法和算力
2025年3月29日,由乌兰察布市北疆文化创作基地、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期“知象”文艺沙龙活动在集宁师范学院泉山校区主教楼201VR实验室成功举办,集宁师范学院创意写作中心、美育中心及融媒产业学院承办了此次活动。活动以“凋零的花朵重返枝头——AI时代诗歌的算法和算力”为主题,邀请诗人、评论家、《上海文化》编辑木叶担任主讲嘉宾,由创意写作中心负责人敬笃(李安伟)主持。
学报编辑部主任杨瑞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一弘、院长郭鹏,以及集宁师范学院诗词学会会长曹宇出席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诗人、作家和我校师生两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与面临的挑战。
讲座中,木叶老师以“让凋零的花朵重返枝头”为喻,深入剖析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他指出,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各行业的格局,文学领域亦不例外。AI的引入不仅为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也对人类的灵感与才情提出了更高要求。木叶老师强调,在AI时代,“活法”与“算法”、“算法”与“算力”的掌握成为竞争力的关键,但人类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如个体经验、记忆与直觉——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他进一步探讨了AI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如脑机接口、知识芯片植入等技术可能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木叶老师认为,人机共生时代,人类与AI的关系既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合作。文学领域应积极探索人类智慧与AI智慧的协作模式,同时保持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表达。他鼓励创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灵感,创作出兼具个性与人性关怀的作品。
讲座结束后,木叶老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解答了关于AI与文学创作的诸多疑问。活动最后举行了聘任仪式,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鹏向木叶老师颁发聘书,聘请其担任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本次沙龙以“AI时代诗歌的算法与算力”为切入点,成功搭建了文学与科技跨学科对话的创新平台。活动不仅以思想盛宴的形式回应了数字时代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命题,更通过将前沿科技议题转化为美育资源,为学校“新文科”建设注入人文与科技交织的活力。通过“活法与算法”的思维碰撞,师生共同探索了人类创造力的边界,诠释了“美育浸润心灵”的教育理念。
来源:集师创写
https://mp.weixin.qq.com/s/yL73j1QCMYxB2wjzieF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