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黄清2024-09-28 07:45:22

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乐昌市老区促进会五山镇采风纪实

 

黄清/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毛泽东所作,当时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之一。

这首诗的“五岭”是中国南方山系的总称,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而乐昌市五山镇大王山则属于五岭中的骑田岭山脉,是红军进入粤北以来所遇到的第一座高峰,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地标之一。如今,红色文化推进五山镇走入山乡巨变的行列,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助力“百千万工程”

 

“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这一块大型长方体的红色浮雕墙位于韶关市乐昌市五山镇麻坑村,在S247五山客运站东南侧约80米。展馆入口处的序厅采用组雕形式,以军民鱼水情意象为前景,以“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意象叠加向日峰战斗和翻越大王山镜像为后景,并将毛泽东《七律·长征》凸显在后景中央。在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展陈面积9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中,技术人员通过光、电、VR等现代科技手段及雕塑、图片、油画、模拟场景、LED视频影像等艺术表现手段,全方位展现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的光辉历史

展馆的序曲部分,刻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厅陈设的内容分“战略突围”“抢占九峰”“突破封锁”和“鱼水情深”四个部分,用声光电技术和文字、图片、场景还原红军长征过乐昌的历史故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先后胜利突破粤军设置的第一、第二道封锁线。随后,红军兵锋直指乐昌,并在乐昌境内停留了9天,留下了翻越五山、阻击九峰、抢渡坪石、梅花筹粮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时,红军与乐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佳话。为了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乐昌市依托五山镇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遗址群,打造了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于2021年6月建成开放。为了使展馆的画面感更加清晰,设有以红军在乐昌的行军经过为主题的沙盘,配合灯光线路的指示,展示红军具体的行军和战斗场景,同时播放视频,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也复原了红军指挥所的场景,展示了战火纷飞年代里红军指战员镇定自若、指挥调度的情节,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到那段革命史。

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以其丰富的展陈内容、独特的场景布置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了乐昌市乃至广东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教育基地。是集党史学习、党员干部培训、爱国主义教育、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大量参观者,成为乐昌市重要的红色文化名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乐昌市老区促进会配合政府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长征精神真正成为乐昌人民在新时代前进的道路,成为战胜艰难险阻、夺取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助力爱国主义研学教育

 

距离展览馆不到200米,位于五山镇麻坑村委会中山书院,有一座两层面积不大的木旧楼,门口正上方悬挂着“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11个字的横额,大门旁边挂有“五山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乐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乐昌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韶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牌匾。

 旧楼始建于清代,原为国民党乡公所,在1934年红军长征期间被红一军团占领,并用作临时指挥所。在此地 ,红军成功指挥了抢占九峰山等关键战役,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前行,它是红军长征过乐昌斗争历程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红军长征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进入指挥所,墙壁挂满了牌子,收录了一个个为革命献身先烈的照片,摆放着红军使用过的马灯、油灯、竹笠、铁锅、灶台等物件,在偏房中间还有一张桌子一台陈旧的电话机。此处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中小学生常来此追寻先烈足迹,接受红色教育。

我们在采风过程中,看见五山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由乐昌市博物馆副馆长作精彩的红色宣讲,在现场将五山长征历史详细情节讲解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对红军长征在五山的历史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还指导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红军长征过乐昌》和参观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

五山镇政府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在全镇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播撒红色种子、培育红色幼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一园一带”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一园一带”建设项目是指乐昌市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过程中,以五山镇为核心区域,打造的一个集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提升和改造五山镇及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建设红色文化体验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等措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首先,修建大王山古道红色徒步体验道,全长约4.4km,是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依据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进入乐昌五山石下,从大王山古道翻越大王山到达张姑岭这一段路途,途径石下村委会井水湾、上黎村、桃竹坑和小山村。同时修建吴氏、赖氏乡村公路(0.86km)及五山、九峰段红色旅游公路(4.81km)。

其次,提升五山周边教育基地。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座落于五山镇,是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遗址群修缮保护项目的核心部分,建筑主体3栋主楼,寓意“三道封锁线”。它包括展览区、培训区和休闲景观区等功能分区。打造红文旅中心,建设研学中心,提升广场周边绿化带,推进红蓝融合的新体验。

再次,优化升级改造长征历史步道 (五山滨水段)。根据1934年11月5日,红一军团第二师兵分两路,一路从仁化小典一带向中洞进发,进入麻坑;一路从新田、新洞出发,经白石洞、暗迳等,越过山寨岐,向麻坑集结的历史事实。结合教育基地周边提升,对五山镇区滨水段的长征历史步道进行设计,(五山滨水段)北起五山中学,途径红军长征教育和五山电站,南至烈士陵园,总长度约2.5km,沿廊田水道建设栈道,沿途设置亲水平台及休憩点。     

最后,打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古道生态休闲观光道。主要是龙山古道(2.5km),古道至龙山村段的连接线(2.0km)和前往龙王潭的路段(4.0km),三条线路组成。依据1934年11月7日,红二师在套取敌情后为掩护主力,红二师四团从五山麻坑冒着暴风雨经龙山、五山沙坪、赤水、天平架、东坑到上西坑,晚上到达九峰文洞和茶料一带驻扎的事件。沿线景观打造“三道七景”的景观游线结构,建设七处景观节点,三处休息点,一处路边观景点,体现生态    观光游览功能。完善项目区域的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五山镇“一园一带”建设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期工程中的多个节点已经进入施工阶段,五山梯田长征宿营体验地、五山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及板岭头古道部分路段的已有进展。

 

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光伏项目这次作为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会议提到光伏产业是造血项目,有清洁、可再生、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乡村地区应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我们在采风时看到五山石下、青岭和小山村等地的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有了一定的规模。当地政府通过引入国企央企的光伏新能源投资公司,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租赁农村农户的屋顶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为农民带来了一些长期的固定租金收入和一次性的补贴,按一定的投资比例为当地的村委会建设光伏发电站,作为村集体的一个收入。同时给当地政府带来良好的税收和投资增长,减少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依赖,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

光伏项目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无负面影响,这就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存空间,为乡村带来更加绿美、优质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乡村带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五山镇还有着各色优势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如茶叶、毛竹、柑橘等特色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1

2

3

4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