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吊诡、荒诞、即兴而真实

剧组宣2024-08-07 12:04:46

 111


吊诡、荒诞、即兴而真实

——《祈》献给中国纪录片之父的一部实验电影

 

开宗明义,此片是献给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先生的。导演呼可夫和摄影指导耿维是司徒老先生的学生,在去年就完成一部长片的导演呼可夫说:“这次拍的这部实验电影《祈》,主要是为了完成司徒老师的一个遗愿,将纪录片和剧情片有机结合起来。”

1

司徒兆敦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重建。这年秋,陈凯歌、田壮壮、谢晓晶、夏钢、李少红、刘苗苗、胡玫、张建亚、金韬、张军钊、吴子牛、彭小莲、江海洋等28名导演系新生入学,该班后来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就是司徒兆敦先生,张艺谋后来也曾得到他的指点。

说起来,呼可夫和耿维是司徒兆敦先生的关门弟子。先生耿直、高洁,蔑视情绪造作的影像故事,他特别喜欢的意大利女导演卡瓦尼的一句话:“电影只表现事实是什么,要把作品的阐释权交给观众。”所以先生说:“因为它有,所以我拍到,它没有,我想拍也拍不到。我就觉得,要坚持说真话,实事求是。说真话,你不会吃亏。”

2

导演呼可夫(左)与台湾艺术家徐若宇


《祈》是一部实验电影,讲的是一群吊诡之人的一段荒诞之旅,最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完成了心灵救赎。

以影像的方式重勘过往,此片缘起导演呼可夫多年前的一个未果短片《祈雨》念头,在意外接到一个协助台湾艺术家徐若宇完成萨满文化的内蒙古田野调查任务后,经制片人赵卡、编剧苏俊杰、摄影指导耿维等人的几次策划,决定启动《祈》的长片拍摄,定性为实验电影,无剧本,无明星,甚至无经费,决计为中国实验电影趟一条风格化的路子。

拍摄地在呼和浩特、北京和呼伦贝尔三地,公路式的即兴而真实故事充满了诡异的不确定性,观众可以理解这一切,但又非常困惑,可能是因为荒诞的现实令人产生了绝望的情绪。

7

3

4

参与此片拍摄的人,导演呼可夫和摄影指导耿维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同班同学;编剧之一的苏俊杰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制片人赵卡是诗人、小说家,摄影师巴图、张霖和胡子豪都有作品获奖;片中主要出镜的人除了他们,还有如斯仁其木格,是国内真正的大师级的大萨满;如徐若宇,是专注于田野调查的全球人类学台湾艺术家;如朱明达,身份、职业一直不明;如宋秋波,是自媒体达人;等等。

让很多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部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实验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剧本也没有经费,但靠无畏的信念在诸多好友(如国内一线制片人吴晓海先生)的帮助下上路了。随剧组队伍出行的还有旅美音乐家王璐,他是特邀给《祈》配乐的;有新锐美术指导戈勒,他曾在《复仇者联盟4》《脐带》等片中担任美术;还有风水师达赖,在呼可夫的上一部长片《从土默川出发》拍摄时,他就担任了风水师的职务,他们都不曾向剧组提出过任何费用,甚至是自掏腰包。

5

6

目前拍摄时间过半,重头戏都压在了最后,本就捉襟见肘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最令人难以启齿的是,曾有两天,剧组一天只吃一顿饭。制片人赵卡(微信:zhaoxianfeng1971)希望得到对中国实验电影有兴趣的朋友或机构支持(为拍摄后期筹一次小款),但他又担忧人们对实验的、先锋的、观念的事物有所顾虑和排斥,因为这种作品的商业性比较低,大概率是要冲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如果最近筹不到钱,赵卡说,剧组只好使用老办法了,每天一顿饭,尽量在一个房间里多挤几个人,蹭当地朋友的车,等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总之,片子一定要如期拍完。

本网站将持续报道《祈》剧组后续的拍摄动态。(撰稿/剧组宣)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