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专访作家刘斌立:AIGC让更多个“李娟”被看见

作家网编辑2024-07-23 11:43:23

刘斌立01

专访作家刘斌立:AIGC让更多个“李娟”被看见


        近日,首部中国作家AIGC微小说电影《永生》上线。《永生》原作是作家刘斌立创作的微小说,2023年发表于《天池小小说》,描绘了人类世界消亡后,主人公凭借永生系统的开发,孤独生活在无人空间的故事。此次AIGC生成的5分钟微电影,展现了主人公在永生系统中一天的生活,画面中既有宇宙视角对于地球的审视,也描绘了地球环境恶化的演进,更有对于最后的人类孤独内心的刻画,呈现效果不输科幻大片。

        从微小说到微电影,作家刘斌立首次用AIGC实现了文学作品的视频具象化,让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这不仅是中国AI产业在文学领域的全新尝试,也为中国作家在新传播形态下的商业化提供了新可能。为此,本刊专访了作家刘斌立,与他畅谈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刘斌立02

        问:为什么会想到把自己的作品AIGC化?作为国内第一部AIGC微小说电影,是怎样把作家、拍摄团队、影视公司三个不同主体的工作连接到一起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写微小说,已经创作了百万字的作品。微小说在中国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在主流的文学圈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最近十年间,微小说和微电影结合非常多。微小说本身就是一个短促波澜的故事,投射到电影上,可以是一个故事梗概或场景局部,是故事的灵魂,所以从微小说到微电影,本身就有一脉相承的内核。

        8年前,我的一篇微小说《孤儿》曾被改编成同名微电影,获得了亚洲微电影节的优秀影片奖。当时我参与了影片的拍摄制作的整个过程,意识到影视剧在资源统筹、团队能力,以及费用的投入等方面,其实都有比较高的门槛。一般作家的文学作品走到这一步,需要有伯乐、有资源、有极力想去促成的人,才有可能最终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我自己除了写作外,也一直在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工作,并参与创立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对于AI的产业应用和AIGC的能力落地,一直持非常积极的拥抱和尝试态度。近两年来文生文、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的技术日趋成熟,也激发了我把作品通过AIGC实现电影化的行动——可以说,技术的发展是文学艺术形式升级的最佳契机。

        利用微小说来拍电影、制作短剧,我都不是第一个,在过去的几年间,很多人做了这方面尝试。但据我所知,利用AIGC和AI工具来制作微电影的,我应该是第一个,准确来说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作家。

        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我可能是作家圈立相对最了解技术的,自己所在的企业正好也拥有这样的技术和能力,我想我应该率先做出点东西来。

        原来分属于作家、编剧、导演、影视公司、发行公司的分散的工作,通过技术的连接,可以“一条龙”实现,让作家心中的故事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次的《永生》微电影虽然不够完美,但我希望能让大家看到这种新的可能。

刘斌立03

        问:为什么会选择《永生》这部作品做尝试?

        《永生》这篇小说属于科幻题材,讨论了人类生存环境急剧变化下,人类命运的终局与生物体的延续。很多作品中都预言过人类与机器、AI发展演化后长久相处的可能,我的作品对此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方面是人的身体和意识的“永生“,另一方面是人类发明的AI在什么意义上算是拥有生命,可能在相处中界限并不清晰。被人类发明的AI或许会永久地生存下去,成为新世界的主宰。

        在这样一种对于末世的假设下,《永生》这部微电影刻画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的概念。我很关注关于“最后一个”的话题,在我以前的很多作品里,都有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比如在《转场的哈萨克》中,我讲述了最后一个哈萨克家族的故事,讲述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保留哈萨克传统的故事;在《老人与马》中,我刻画了在草原上最后一个固守草原民族传统的老人的形象,他和马的告别或许是传统向现实的最后妥协。

        《永生》也一样。我关注最后一个人类,作为人类在地球上最后一个生命体,他和无限强大的AI系统一起生活的构想。考虑到要用AIGC的方式来生成电影,我刻意选择了这个题材,关于未来、关于想象、关于可能、关于AI的演进,或许AIGC会比人类有更好的发挥。

刘斌立04

        问:对于目前的作品,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因为创作的起点是微小说,只能表达复杂情感的很小的一个切面,用它改编成电影,我觉得肯定是意犹未尽的,信息的浓度和节奏还不够。

        其次,在表现力上,AIGC生成的图像效果非常恢弘,远胜过读者单靠读小说能想象出的图景,但在情感的表现力上,AI输出的情绪显得有些单薄,不如真实的人类演员情感丰富,这也是当下AIGC视频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动作但缺情绪。

刘斌立05

        另外,在语音合成TTS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还能听出机器音来,我们的AIGC也需要逐步实现自己的“季冠霖”效果,来给人更强的代入感。

第一部作品更多的意义在于尝试,也希望更多的作家、创作者、AIGC从业者能够参与进来,探寻更优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问:传媒方式的多元化是否正在加速着文学的没落?

        我并不认同“文学的没落”之说。文学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式,有人说现在已经由大众文学替代了精英文学,我觉得不够准确。文学本来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人们接受什么、爱看什么,文学就应该演化成相应的形式。同时,文学的创造者也不一定是精英阶层。我觉得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文学作品中引发人类思考的东西变少了,震撼心灵的东西少了,对于社会的批判变少了。

        我们从事写作的人要考虑如何将严肃文学中好的内容,通过新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慨叹时过境迁。当媒体形式演进到短视频时代,技术发展到AIGC时代时,我们的文学作品应该利用AIGC高效地演进成新的形式,这样才能符合受众的阅读观看习惯、审美要求。同时,人们对于人文世界审美的变化也在逐步影响着文学世界的发展。

        近期,我也看到很多影视工作者会回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源,比如今年大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就改编自李娟的短篇集。随着大众娱乐从发热的头脑回到冷静的思考,严肃文学中发人深思的、由更多批判价值和意义的作品就会更多地出现。

        但李娟的新疆系列文学作品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版了,机缘巧合今年才被商业和大众关注到,也说明了单纯文字地传播能力正在降低。中国还有很多个优秀的“李娟”,AIGC技术可以帮助中国作家的内容视觉化、影视化,在新的传媒环境中被更多人看到。也让中国民众的娱乐消费不仅只有“霸总文学”,更有丰富的文学供养。

        科技行业从业者都在尝试AI对于生产效能提升的价值,而我想做的是AI在思想上、伦理上带给人深层次的改变。我的初心是让严肃文学的思考和批判价值,在新媒介形态下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持续释放它的生命力。

        问:怎样看待现在爆火的网络短剧?这种形式和内容是与文学的立意相悖的吗?

        短剧的出现是一个很让人惊喜的东西,民间、各类MCN和视频公司近几年大规模制作的网剧,其实大幅降低了影视行业的制作门槛,同时用投流替代了宣发,商业化结果更加直接,我个人肯定是看好和支持的。

        提及“悖论”,我觉得本质上网剧和文学是同源的,只是在展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短剧剧本创作注重冲突的浓度和节奏的把控,但对于意义感的追求不够,这也成为当前一些人对于网剧诟病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在这个艰难的时代,通俗的娱乐东西多一点无可厚非,大家需要快乐和轻松的东西来抵御岁月。但同时,我觉得也应该有严肃的作品和批判性的作品出现,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

        文学圈普遍有一个观点,探讨悲剧和喜剧那个更能给人带来快乐。事实上悲剧带给人间的喜剧色彩会更加浓烈,因为大家沉浸在悲剧塑造的比人间更悲苦的境遇中,人间的痛苦也会被忘却,所以悲剧带给人的深层次释放甚至要大过喜剧。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所以在很多人做轻松娱乐的内容同时,我作为技术的践行者,也呼吁去制作一些更加有艺术性和思考的作品出来。

        最近我和一些从事网剧的朋友聊,他们也正在积极网剧的精品化,以实现他们平台用户量和内容质量的双向提升,我们所做的AIGC微小说电影,将会是这类平台品质提升的有效补充。

        问:从原创小说到微电影,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此标准/流程后续将怎样为作家或创作者群体服务?

        目前的创作过程,还不是像傻瓜一样扔给系统一篇小说,一部精美的电影就诞生了,实际上整个过程都是人为参与创作的,人在其中的作用是定规范、提要求,基于目标做调整,由AI工具来做效果实现。

        首先是通过文生文的方式,完成原创小说到剧本的改编;然后通过文生图系统实现从剧本到分镜头剧本的创作,每一个分镜头剧本都形成一个精美的画面;有了分镜头剧本后,再进行图生视频的创作,形成微电影。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内正处于应用爆发初期,各种开源大模型和开发工具层出不穷,我的团队也正在进行AI应用场景和能力的探索,此次的由微小说到微电影的制作也是团队协作来共同完成的。

        目前已经有一些作家朋友在和我沟通,想把自己的作品通过AIGC的手段实现影视化,其实作家们也在积极尝试着融入新的传媒形态和场域中,只不过大家缺少工具和资源,已经技术能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跨界经历,能够帮助中国最有才华的群体把握技术带来的时代机遇,构建起一个新的创作生态,让人人都能成为影视人、发行人,让更多更好的思考和内容被看到。


        刘斌立,深耕教育领域23年,职业生涯历任新东方智慧教育副总经理,新东方在线数字学习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总裁等职。曾创办著名青少年科创教育品牌“寓乐湾”、大数据产业服务品牌“科乐园”等。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出版小说集《东归》、《后海南沿》等6部。曾获得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中国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

纯贵坊酒-作家网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