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聘任 演员斯琴高娃、导演郑子、编剧黄涛担任浙艺客座教授

作家网编辑2024-01-23 03:02:18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聘任

演员斯琴高娃、导演郑子、编剧黄涛担任浙艺客座教授

 

近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聘任著名表演艺术家、亚洲微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斯琴高娃、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文艺家影视中心执行主任、亚洲微电影学院执行副院长郑子、著名文化学者黄涛为浙艺学院客座教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施俊天为三位专家学者颁发聘书,斯琴高娃、郑子、黄涛发表感言,并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生交流。聘任和教学活动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那刚主持。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在聘书颁发仪式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施俊天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成果、办学理念、知名校友等情况。他表示,浙艺专注培养综合型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戏剧影视学院专注打造影视方面的“全产业链”,希望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加强交流合作,培养出色的影视工作者。学校聘请斯琴高娃、郑子和黄涛三位专家为客座教授,三位专家的助力将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添砖加瓦,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交流,提升浙艺师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培育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浙艺院长施俊天为斯琴高娃、郑子、黄涛三位专家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该如何将剧本中的文字生动地演绎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逐渐让人物显露出来?斯琴高娃认为,学习非常重要,在学校里老师传授的知识一定要吸收,要向老师讨教,不耻下问,学习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演员身上自带艺术细胞,对人生有一种特殊的认知,把角色演对演活,一定会赢得观众的赞美。步入社会后,要持续努力,并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体会,去理解,让自己变成剧本中的人物。她以《大宅门》为例,讲述了好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作品有支撑点,每个章节、每句台词、每个人物都经得起推敲。演戏过程中可以向剧本中的人物提问,向导演提问,把人物想象成一棵树,先勾勒再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循序渐进,从中体会到许多未知的感受,这样对理解人物很有帮助。

图片7

“作演员就像做学问,要不知疲倦,完成一部戏就像写一篇文章,搬上银幕要让观众喜欢。希望同学们珍惜当下的宝贵时光,在妙龄时期,不能虚度光阴,但也需要适当的玩耍。艺术里本身有玩耍,也允许犯错误。在演戏过程中,可以从任何人身上总结出经验,要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来演绎作品。”斯琴高娃说。

图片8

斯琴高娃建议同学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人的行为,要在受教育中感受到美好。珍惜目前的学习阶段,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能骄傲自满,要有一直往前的动力,不停地往上攀登,突破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图片9

郑子用斯琴高娃的经历和在表演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鼓励同学们要有梦想,梦想的力量很强大,能够让每个人获得持续进步的动力。在学校学习时,受到良好的熏陶,在老师的培养下,积极发挥特长,为国家的演艺事业作出贡献。

图片10

交流中,许多学生提出写剧本常常遇到瓶颈期,想不到好点子。黄涛针对问题做出解答:“在生活中一定会遇见很多好点子,只是经常会忽略。所以平时要细心观察,仔细回忆,把周围朋友所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创作小组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把自己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情收集起来,这样就有许多好点子。”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赵嘉琪说:“感谢斯琴高娃老师的指导,斯琴高娃老师分享的有关如何表演、如何处理表演与生活的关系等宝贵经验让我深受启发,受益终生。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学习平台,既让我们接受专业的学习,也让我们有机会领略老艺术家的风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通过聘请知名表演艺术家进课堂,将增进师生与名家之间的交流,为师生的教育教学搭建平台,拓宽师生视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客座教授斯琴高娃简介:

亚洲微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顾问。1979年,其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受到广泛关注 。1983年,凭借剧情片《骆驼祥子》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5年,凭借文艺片《似水流年》获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9年,斯琴高娃受关锦鹏邀请,同张曼玉和张艾嘉出演电影《人在纽约》。1993年,主演剧情片《香魂女》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时获得第3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96年,凭借电视剧《党员二楞妈》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委会特别表演奖。2001年,主演传奇剧《大宅门》和历史古装剧《康熙王朝》。2002年6月,电影《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在京首映,斯琴高娃在剧中饰演桂清妈 。2002年至2003年,主演电视剧《绝对权力》《国家公诉》;2007年,主演电视剧《老柿子树》;2008年,凭借都市剧情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1年,斯琴高娃与张铁林一起出演《无字碑歌》,在剧中扮演武则天 。同年,由斯琴高娃担任艺术总监的电视剧《娘》开播。2014年2月,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上映,斯琴高娃与王庆祥扮演一对爱人。2017年9月10日,斯琴高娃与沙溢、徐梵溪搭档主演的年代剧《平凡岁月》首播,10月,斯琴高娃凭借《天上的额吉》获得新西兰亚太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19年2月14日,出演《东宫》,饰演太皇太后 。2020年主演历史剧《宣武门》。2021年出演都市轻喜剧《小幸福》在湖北卫视播出,在剧中饰演姜德顺患阿尔茨症的丈母娘曹明霞 ;7月11日,主演的季播剧《云顶天宫》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2023年7月16日,参演的电视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播出。参演的微电影作品有《一壶老酒》《三界外》《爱归来》等。

 

客座教授郑子:

郑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荣获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9年5月,曾担任“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音视频部”专家组成员,兼任国庆70周年重点影视项目《领袖视频》总制片人,在指挥部,新影领导的统领下,与工作团队策划创作和制作了5集《领袖视频》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于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大屏播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现场直播。2019年10月,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2019年10月,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嘉奖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第一届至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组委会执行主席兼评委会执行主席;担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亚洲微电影学院执行副院长;长春师范大学文旅与电影产业学院微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微视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文联融媒体协会副会长。

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挂职担任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2018年11月至今,被聘为临沧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2022年9月,被聘为临沧市荣誉市民。2023年7月至今,被临沧市人民政府聘任为市人民政府参事。

曾担任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国”三微大赛评委、最高人民法院“金法槌”微电影大赛评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展播活动评委,亚微节“中国税收单元”评委,亚微节“中国民政单元”评委,连续多届兼任华东地区暨全国部分省市微电影大赛评委会主席。

曾出版诗集《爱像青橄榄》;长篇报告文学《周丽平,一个军人的瞬间与永恒》(与田秉锷,权林合著);散文集《大地情》《火凤凰》《情系军魂》等8部著作。主要影视作品有电影《你想有个家吗》(编剧导演,重庆台播出)、电影《天若无情》(编剧导演,央一播出)、电视电影《山村姑嫂情》(根据耿家强、杜长明长篇报告文学改编。编剧,制片人,央一播出)、电视剧《老柿子树》(制片人,央八播出)、电视剧《解忧公主》(总制片人,央八播出);曾在著名作家周梅森老师的电视剧作品《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等影视剧中担任副导演、宣传总监、后期制作人,制片人等;曾在《红与黑2000》《小罗卜头》和电影《围猎》《心辙》《怕羞的木头人》等影视作品中担任制片人、监制、总监制等。2021年,担任纪录电影《风筝•风筝》(法国电视台播映,全国院线上映)总制片人。2022年,担任5集电视片《功勋》联合总导演(央四播出);2015年至2023年,担任"英雄谱"系列音乐朗诵剧《金孔雀》《英雄王杰》《大海里永生》《守岛英雄》《红梅花儿开》《英雄门》《边疆法官的爱与被爱》总导演兼总制片人;2023年,担任电影《再见是沧海》总监制。

近年来,担任编剧、导演、监制、总制片人创作的短视频微电影作品有《向祖国报告》《红色影像追梦人》和《茶王》《茶缘》《茶马古道》《情定司岗里》《最后的部落》《昔归情深》《云的故事》《冰岛之恋》《哑母回家》《罗芳的故事》《情定马陵山》《法警的故事》《峡山湖畔》等作品200多部。

 

客座教授 黄涛

曾担任上海电视台影视记者,曾参与策划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节目策划;曾担任电影《黑眼睛》策划人,40集电视剧《无字碑歌》和电影《今年一定要嫁出去》等电影电视剧策划;曾参与《中国有个暑立里》《梅州:红色根据地》等多部纪录片的策划编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