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征文、征集书模活动”选登(五十五):冰峰
罗广才和他的《天津诗人》
作者:冰峰
我和《天津诗人》的关系,其实就是我和罗广才的关系。广才是一个能干事的人。他能张罗,性格急,也有激情,做事不拖泥带水。《天津诗人》是他的阵地、平台和恋人。他喜欢诗歌,与诗歌“同居”数十年,温情依然不减。
我佩服广才对诗歌的矢志不渝和持之以恒。他主编的《天津诗人》,不俗气,没有媚态,秉承着一种学术态度,保持着“高端”的办刊风格。在诗歌的走向上,他不趋炎附势,不逢迎权贵,他让刊物始终保持着一种艺术个性和民间学术风潮。
我喜欢《天津诗人》是源于罗广才的做事风格。我欣赏实干的人,不喜欢那些在一旁指手画脚的人。做事难,做文学方面的事情更难。有句俗话说:“洗的碗多,打的碗就多。”浅显的比喻,深奥的道理。看别人洗碗的人永远也不会将碗打碎,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所以,我也不喜欢对《天津诗人》挑毛拣刺的人,我体谅和理解广才的不容易。本来办《天津诗人》应该是政府做的事情,广才不应该为此耗费这么大的精力。十年时间,文学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天津有个《天津诗人》,天津这座城市也借助《天津诗人》的名声被很多诗人想象为充满诗意的浪漫之城。其实这些事情是罗广才一个人干的,和别的机构没有太大关系。
广才靠一己之力把《天津诗人》办得有声有色,确实令人起敬。当今社会,文学已经被冷落到了墙角,微信、短视频APP等如洪水般侵蚀了人们的生活。大家都很忙,忙于批阅微信和点赞,忙于在抖音、快手上观看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人们都很浮躁,很难坐下来用安静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碎片化的信息撕碎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已经很难找到有诗意的生活了。而《天津诗人》则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干净和纯洁。
我和广才来往多起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京津冀诗歌联盟”的成立,2015年9月19日,正值第十六届中国•怀来葡萄(酒)节期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诗人齐聚河北怀来县,组织举办了“京津冀诗歌联盟启动仪式”。至此,由作家网、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怀来县文联、秦皇岛市海港区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京津冀诗歌联盟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之后的座谈会上,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先生被推选为京津冀诗歌联盟名誉主席,吴思敬先生被推选为主席,冰峰(赵智)、北塔、祁人被推选为常务副主席,洪烛、郑子、大解、刘向东、伊蕾、罗广才被推选为副主席。
我虽然被推选为京津冀诗歌联盟的常务副主席,但因社会职务太多,也未给京津冀诗歌联盟奉献太多的精力。而广才则不然,不仅是热心的参与者,推动者,还是热血沸腾的践行者。“京津冀诗歌联盟”一成立,广才就在《天津诗人》开辟了“京津冀诗歌”专栏,并且邀请我和北塔来主持这个栏目。在组织活动方面,广才更是身体力行,不仅在天津大港组织举办了“京津冀诗歌联盟首届秋季诗会”等活动,还推动其他地区开展与京津冀联盟有关的诗歌活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广才不仅是一位做事的人,还是一位做事认真的人。
伊蕾是京津冀诗歌联盟的副主席,她在国外去世后,广才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和我协商开追思会的事。当时我在北京朝阳公园内有餐饮项目,就安排在蒙古大营举办了这次活动。罗广才有情有义的性格,给朋友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一个组织,一个机构,如果没有人做事情,这个机构就会形同虚设。京津冀诗歌联盟这几年做了不少事情,多与广才的提醒、推动、积极参与离不开。《天津诗人》创刊已有十年时间,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诗歌“山头”。我相信,在广才的不懈努力下,《天津诗人》会越办越好,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历史中的恢宏一页。
冰峰,1965年出生于内蒙古,本名赵智,现居北京。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等单位工作,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现任《作家网》总编辑、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京津冀诗歌联盟常务副主席、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等职。连续多届担任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大赛评委,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评委,中国潍坊“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评委,全国高校文学征文评委,《北京文学》年度奖评委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词刊》《随笔》等文学期刊。主编《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每年四卷)、《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等文学作品集近百部。杂文《嘴的种类与功能》入编《大学语文》(2008年3月,北师大版)。有作品曾获第2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匈牙利举行)汉语写作最佳诗歌作品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索龙嘎”文学奖等,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主办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多次被评为“十佳制片人”。著有文学作品集6部。
附:
“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征文、征集书模活动启事
2011年1月1日,罗广才、王立夫、张春雷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诗人》诗刊,作为一本纯粹的诗歌刊物,《天津诗人》杂志是以地域命名,但超越地域,是属于汉语诗歌大概念的一本刊物,全方位地展现当代汉语诗歌面貌,见证当代优秀诗人写作的探索与成果,推介诗歌新人不遗余力,是《天津诗人》诗刊的一贯宗旨。其刊发的作品被500余种诗歌选本及《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书摘》《诗选刊》等专业文摘刊物转载,成为我国重要的诗歌读本之一。
2021年1月1日将迎来《天津诗人》“十周年”纪念日暨出刊40期。作为众多汉诗写作者所钟爱的刊物, 《天津诗人》一年出版发行4期,从最初前3年的每期出版发行1000册,到后来的每期3000册、5000册,最高时的10000册,《天津诗人》累计出版发行了16万册。10年过去了,《天津诗人》就像园丁壶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养料;也像医生手中的听诊器,真实准确地向读者传递着汉语新诗界十年来的发展脉搏。
《天津诗人》走过十年历程,脚步愈来愈稳健,目光愈来愈深沉,胸怀愈来愈宽广!
《天津诗人》十年的路程值得配一杯清茶絮语历数;十年的默默奉献足以饮一壶老酒激荡豪迈;十年为他人作嫁衣可以用一首诗、一篇感慨的文字进行深情回首……
十年携手与共,《天津诗人》和广大读者、诗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职是之故,特举办“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为主题的征文,诚邀《天津诗人》广大的读者、作者,以及与《天津诗人》有过某种缘分和交集、或随《天津诗人》一路走来的社会各界贤达,讲述您与《天津诗人》的故事,一起聊聊《天津诗人》的曾经,一起擘画《天津诗人》的未来。
(一)征文主题及要求:
围绕您与《天津诗人》的关联,记叙故事,描写人物,抒发情怀均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也可用随笔等体裁,紧贴“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不得不说的故事。诗歌总行数在150行以内;散文、随笔字数在2500字以内。
(1)《天津诗人》投稿及作品发表过程中的编读往来故事。
(2)《天津诗人》阅读心得以及对自身工作生活、创作的启发和帮助。
(3)《天津诗人》发展经历见证及感想、对《天津诗人》未来发展的建议等等。作品要求:
个人原创,力求真实、生动,表达切身感受和真实情感(有原始图片见证的欢迎提供)。谢绝官话、套话。
(二) 征集书模征集
您与《天津诗人》任何一期的合影,要求能看到完整的《天津诗人》完整刊名,1兆以上高像素原始照片(勿压缩、勿修图)
(三) 征稿时间:
从2020年8月 1日起至2020年10月25日
(四)征稿邮箱:
不接受纸质稿件。所有稿件请投此次征文的指定邮箱: 13398113618@163.com(李老师)
(五)相关事项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须写清详细地址、电话和简介(100字以内)。
2,编辑对来稿有修改的权利,若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未特别注明。
3,“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主题征文、征集书模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不再私下约稿。无稿酬,凡入选作者均赠送纪念文集一册。
4,《天津诗人》拥有本次征文最终的解释权。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时光无痕,《天津诗人》的十年,是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汉语新诗的广袤的土地上,吸纳雨露;《天津诗人》十年风雨兼程,忠实地记录着、见证着,竭诚地为汉语新诗鼓呼着、奋斗着。
《天津诗人》将在2021年1月出版“风雨十载,我和《天津诗人》”纪念”专集,和广大读者一起见证黄金时代的《天津诗人》。
《天津诗人》编辑部
2020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