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施施然:这是一场温和的革命

作家网2019-09-24 15:53:27


施施然:这是一场温和的革命

——《中国女诗人诗选》江苏虞山当代美术馆研讨会上的发言
 
施施然/文
  
  首先感谢虞山当代美术馆、诗人张维筹备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诗歌写作暨《中国女诗人诗选》研讨会,感谢王东东教授的学术主持,以及各位诗人、教授、评论家们,作为这本诗选的编者,为你们的到来感到荣幸,也非常期待听到各位的高见。
 
  《中国女诗人诗选》是由我和诗人海男主编,同时邀请潇潇、安琪、戴潍娜、金铃子、横行胭脂、谭畅、冯娜、颜艾琳等实力女诗人共同选编,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顺利出版了2017和2018年两卷,反响很好,得到了许多诗人、评论家、读者的赞许和支持。他们认为选入的女诗人更加全面而又有代表性,客观而权威。我想,这是因为这本诗选的编委构成比较合理,并且相对来讲,她们也比较超脱。
 
  关于这本诗选,我在前言中谈到过一些。在具体介绍它之前,先来谈一下我的写作。自2009年至今,我的诗歌写作进入到第十年,在这期间,我先后出版了4本诗集,主要作品有《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和《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等。从第一本诗集《杮子树》里最初的对于情怀的抒发,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广阔复杂的外部世界,再到现在的重新回归对内心真实的挖掘,这个过程无疑不是一条清晰的直线,而是一种渐进叠加的过程。尤其近期的写作,更像多棱镜,光学玻璃冷加工,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与内心之间,通过“思”与“语言”相互折射。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思者道说存在,思服从在的声音。”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察觉,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诗歌现场,男性诗人与女性诗人所获取的发展资源与肯定,仍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并非是文学的,而是隐藏在更深的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当中。人们对于女性诗人文本的重要性,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的忽略,几乎是集体无意识的,这其中包括女性诗人自己。而女性大多处在被男性分割之后的狭窄空间里寻求发展,稀少的机会资源又使她们形成同性之间的挤压。这一切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千百年来男女性别身份后面所隐含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因此可以说,《中国女诗人诗选》是女诗人摆脱男性视角后,自己树立起来的批评观。
 
  即便如此,《中国女诗人诗选》的诞生,与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兴起的“女性文学”也完全不是一个性质。她在写作上更追求超越性,既不强调“身体”,也不强调“女性”,当然也不回避;不含有某种强烈对抗的成分,与“我是诗人,而不是女诗人”的理念也并不矛盾;她更像是时代发展进程中女性群体一个觉醒的态度,或发声。是自然而然的必要的生长。是一场温和的革命。因为我们也从来自男性诗人、评论家、学者的赞许与宽容的态度中,感受到了时代的确在进步。
 
  此书编选,我们采取十位编委定向约稿的办法。不接受投稿,主要是为了保证这本诗选的独立性质。在选入诗人的结构上,年龄跨度从40后到90后,尽量涵盖到当前诗坛上最活跃、最独具特点的实力女诗人(因为版面原因,遗珠之憾总是难以避免,容我们逐渐完善)。两年中我们先后收入了包括王小妮、傅天琳、李琦、海男、娜夜、荣荣、蓝蓝、李南、杜涯、池凌云、路也等写作了三、四十年、甚至是四、五十年、荣获过很多重要奖项的女诗人,她们作为一种引领与对照,我们报以尊敬的态度。不过,这本诗选也并不惟发表得奖为晴雨表,毕竟,我们写诗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超拔。我们也关注一些持续写作但疏于投稿发表的闲云野鹤,她们内外兼修,诗意栖居,行为的古典主义颇具现代性,比如梁小曼、舒羽、郁雯、张何之、吴橘等。另外,在前面重点推荐了彰显独立写作、探索更加深入的宇向、巫昂、春树,以及戴潍娜、杨碧薇、冯娜、玉珍、缎轻轻等青年诗人,她们的诗歌几乎看不到雕琢的痕迹,那是智识与才情由内向外自然迸发所致。此外,还有一位人们可能很少关注到的85后诗人刘厦,她生活在石家庄,患有“先天性脊髓肌萎缩症”,自幼不得不与轮椅为伴,但她凭着坚韧的毅力与悟性,勤奋写作。但即使如此,我把目光投向她仍是因她凝结了独特经验的好文本——我想,任何一位真正的诗人,都并不希望以人们的同情换取关注。
 
  诗选也是编者与诗者的一种相互确认,在以后的编选中,我们将更加趋向先锋与尖锐也未可知。2018年卷收入最多的仍然是多次出现在重点刊物上的女诗人作品,这个名单很大,需要大家细细去品读。此外,我们也收入了海外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部分女诗人诗作,用台湾诗人颜艾琳的话说:“都是当下一时之选的女诗人”。或许,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到这些生活在不同制度下的女性的诗写程度,与她们的心灵镜象。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