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李少君谈1980年代的校园诗歌

作家网2015-05-22 15:12:20

珞珈山:1980年代的校园诗歌


李少君

 
樱花树下的诗意青春
 
访问者:姜红伟(诗歌史研究者,诗歌资料收藏家,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
 
受访人:李少君(原武汉大学新闻系85级学生,著名诗人,《诗刊》副主编)
 
访谈时间:2014年10月6日下午16点15分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八十年代,谁能说那不是一个诗的黄金年代?我们是在诗的氛围中长大的,按伊沙的说法,我们是“八五级一代”,正好亲眼目睹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歌最后的辉煌,也亲历了它的衰落。当然,这种辉煌可能主要是氛围,不一定是指诗歌成就。我们踏人大学校门之时,徐敬亚发起的诗歌流派大展,在我们脑海中,至今仍是那一年最重大的事件。那时,武汉的文学社团也多如牛毛,我们武汉大学八五级的几位大学才子,也搞了一个“珞珈诗社”和“浪淘石文学社”,并自称“珞珈诗派”。那真是一个激情澎湃、激动人心的年代,我们每天碰头、交流、朗诵新作,和南来北往的诗人们见面。
 
问:听说你在武汉大学就读时是一个诗歌活跃分子,能谈谈当时武大的校园诗歌情况吗?你是否受益于当时的校园诗歌气氛?
 
答:我是1985年从湖南湘乡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的。武大当时被誉为“高校中的深圳”,是高校改革的典范。那时的校长是刘道玉,教育改革家,现在大学里常设的学分制、插班生制、转系制度等等,在大陆都是从他开始的。武汉1980年代是一个文化中心之一,哲学、艺术、文学等等都出了不少人,全国各地来这里交流、访问的人也很多,表现之一是那时讲座特别多,而且很开放,讲什么的都有,我听过很多。后来学校还鼓励大学生、研究生自己开讲座,我就是比较早讲的,好像是全校第一个吧,是学生会组织的。我讲的是第三代诗歌,还很轰动,教室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去听。
     
当时很多人对什么是第三代还不了解。全国各地的诗人来武大也比较多,武大本身的诗歌氛围就很好,前面有高伐林、王家新等诗人,方方、陈应松、林白他们以前也是写诗的,后来才写小说。武大很早就有个“樱花诗会”,一些老诗人像曾卓他们每年都来。到了我们八五级,我和洪烛、陈勇、黄斌等又发起了一个“珞珈诗派”,理论上主要是我写文章,点子也是我出得多。当时武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武汉大学报》对我们很偏爱,我的一篇长达万字的评论他们分五期连载,还给我们每个人做专辑,介绍、照片、诗歌加评论,你要知道,校报是周报,而且每期也就八个版,文学版大部分时间都被我们几个学生占着,所以我们在学校里知名度很高,经常碰到教授看见我说:“你就是李少君啊?”说句老实话,难免有些得意,也很受激励。
 
问:武汉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镇。身为武大诗人,能否和我们谈谈您心目中的武大诗歌?
 
答:武大天然与诗有缘,这里的山青水秀本身就是充满诗意之地。八十多年前,也就是1920年代,一位诗人将这座山命名为“珞珈山”,这个诗人就是武汉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闻一多先生,我现在每年都要把他的《唐诗概论》找出来重读一遍,那是经典中的经典。从此,也就注定了武大与诗歌的漫长亲密关系;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970年代末,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十三所著名高校的学生联合创办《这一代》杂志,创刊号就诞生在珞珈山上,诗人王家新、高伐林就是当年武大方面的负责人,其他高校的学生有北大的黄子平、中山大学的苏炜、吉林大学的徐敬亚、王小妮等等,当年的活跃分子如今还是中国文坛诗坛的活跃分子;1983年,武汉大学浪淘沙文学社发起“樱花诗会”,随后逐渐演绎发展为面向全国高校的“樱花诗赛”。我们都知道,出自武大的小说家方方、林白、陈应松、刘继明、喻杉、邱华栋,散文家野夫、纪录片导演杨晓民等,当年的主要身份都是诗人;而学者程光炜、罗振亚、汪剑钊、陈卫、李润霞等,也都以诗歌研究和诗歌翻译著称;1985年前后,第三代诗人里的活跃分子李亚伟、肖开愚、马松等经常流窜于武大校园的幽暗角落里;1987年,武大七位学生创立“珞珈诗派”,包括我、黄斌、洪烛、陈勇等,和华师的张执浩、剑男、魏天无、湖北大学的沉河、张良明、中南财经大学的程道光等相互呼应,造成一时盛况……武大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诗歌的历史。
 
问:请问您如何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创作?
 
答:大学生诗歌实际上就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缩影,大学生受各种诗歌观点、思潮影响,创作正逐步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样态,而从中正可以窥见中国当代诗歌整体情况。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