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国庆佳节,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荷兰、比利时、越南等多个国家的华文诗人、诗评家欢聚在“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下,参加于10月7日至8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十四届(香港)国际诗人笔会。
此次诗会由国际诗人笔会、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和《世界诗人》杂志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贺敬之宣布诗会开幕。国际诗人笔会主席黎青、国际诗人笔会创会主席野曼、香港文促会会长蔡丽双分别致开幕辞和欢迎辞。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在致辞中热情洋溢地肯定了诗歌的教化作用,提倡诗人要写出兼具真善美的诗作。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诗人吉狄马加,司法部原副部长、诗人岳宣义在发言中表示,时代性是中国诗歌的命脉,诗歌要反映时代、引领时代,为弘扬民族文化和人类正义作出贡献。香港文学促进会创会会长张诗剑、诗人柯岩等参加诗会。
本届诗会向黎青、野曼颁发了“中国当代诗魂金奖”,以表彰他们的诗歌成就以及多年来为推动华文诗歌走向世界作出的诸多贡献。吉狄马加因其诗情奔放、极富民族特色的诗风以及成功举办两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而获颁“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奖”。
此次诗会主要以考察交流为主,虽然不设论坛,但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论及中外兼容的诗歌特色、诗人创作中对中外诗歌的扬弃与吸收、诗歌传统和写作手法的继承创新关系,还包括众多充满家国情怀的动人诗篇。主办方表示,会后这些论文和诗篇将会结集收录在《诗世界·香港卷》。
诗会期间,诗人们通过“幻彩咏香江”的大型表演欣赏了“东方之珠”香港的动感魅力,感受了“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中西文化相交融的香港特色。诗人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闭幕式上举行的中秋国庆诗歌朗诵会上,除朗诵了多首经典诗作之外,诗人们还纷纷踊跃上台,朗诵自己在香港期间即兴写成的诗作,抒发对香港这座充满活力都市的赞美。诗人们希望,通过在香港举行的此次笔会,更加凝聚起海内外华文诗界的力量,促进诗人的友谊,加强诗界交流、融会与整合,推动诗界华文诗歌运动的发展以及华文诗歌与诗界各国诗歌的接轨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