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下午,西班牙巴斯克作家、2009年西班牙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科尔曼·乌里韦先生做客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与我国著名作家苏童展开对话交流,与会者包括著名西班牙语翻译家赵德明教授、北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授张清华教授、西班牙文学机构新意扩思平台总经理罗德伟先生,以及乌里韦的长篇小说《什么让这个世界转动》的译者罗秀女士。对话由张清华教授主持。
罗德伟先生首先发言介绍科尔曼·乌里韦及其作品的情况。《什么让这个世界转动》是乌里韦作品的首个中译本,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尔曼·乌里韦属于西班牙新世纪一代作家,写小说也写诗歌。他的作品往往巴斯克人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书写历史,关注时代浪潮下人的命运。
乌里韦先生和苏童先生对话随后展开。通过讲述“西班牙战争孤儿”的遭遇,乌里韦先生将自己的写作观、创作历程,以及《什么让这个世界转动》的主旨等逐一阐述。在他看来,是千千万万有良知的人、心中充满爱的人、帮助别人的人,让这个世界持续地有效转动。小说主人公罗伯特·慕斯切正是这样一个温柔而又勇敢,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类之子。这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收养西班牙孤儿,在二战期间坚持做文学翻译,并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不幸被俘后,在集中营帮助难友,与敌人周旋。在二战胜利前夕,罗伯特·慕斯切不幸死于英国空军的轰炸。也正因为这次误炸事件,他的英勇事迹被刻意掩盖和遗忘了。
苏童认为,该书许许多多的文学化细节描写最让他印象深刻。但随着叙事推进,文学的光晕逐渐退场,纪实写作的风格逐渐加强,给读者以独特的阅读体验。作家对于历史、政治、时代发声,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达成。故事讲得好不好,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作家,苏童首先关注文本,其次才是文本背后的所谓历史真实。《什么让这个世界转动》字数不多,但字里行间流露的柔情,感人肺腑。他祝贺科尔曼·乌里韦这部优秀的作品能够译成中文与我国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