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跨界·多元创作的开拓者

辛丁2025-11-25 11:55:49

跨界·多元创作的开拓者

——从经济学家兼思想者的视角看丘树宏

 

作者:辛丁

 

很多人知道丘树宏是一个有丰富实践经验及影响力的行政官员,一个曾经担任过区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长和市政协主席等职务的领导者,城中村改造、孙中山文化城市品牌塑造、“人文型政协”创建等富于创新的工作成效卓著,影响广泛,形成特色并获得上级总结推介。然而,丘树宏其实在文化界更负盛名,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的两届兼职副主席、一位多产且风格多样的作家、诗人、编剧和导演。

丘树宏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人文社科、经济类著作以及大型舞台作品等多个领域。据我所了解,从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看,让我感到他的创作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和独具的魅力——


1、 诗歌集:

丘树宏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共长歌正酣》《雪下大了,世界就干净了》等10余部。他的诗歌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著称,如《以生命的名义》抗击非典期间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被誉为抗击非典的经典作品,成为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在全国发行最广、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诗歌作品之一。


2、 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

他出版了《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中英文版)《漫说珠海》(丛书)等10余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是目前唯一同时撰写珠海和中山两个城市“传记”著作的作者。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


3、 大型舞台作品:

丘树宏编导、制作和演出了10余部大型舞台作品,如《孙中山》《宋庆龄》《南越王赵佗》《英雄珠江》《咸水歌》《Macau·澳门》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通过舞台表演和电视荧频、网络等形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深受观众喜爱。

 

而在创作上,丘树宏则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多元性:

如前所述,丘树宏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界和多元。主要体现在:一是体裁的多元,文艺方面以诗歌为主,还有大量的散文、歌词、舞台及影视台本等,近十多年来创作了近30部大型史诗和组歌。人文社科作品丰富也是一个重要特点。二是题材的多元,既有大量的大型政治抒情诗,还有爱情诗、哲理诗、旅游诗等;有历史题材,有现实题材:有中国题材,有世界题材。这一点是不少纯文人难以做到的。

 

△时代性:

丘树宏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关注社会热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抗击非典、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通过作品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正是《以生命的名义》等作品的全国性影响,使得诗歌界称丘树宏为“时代歌者”。

 

△文化性:

丘树宏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对丝绸之路、岭南文化的挖掘,还是对历史人物的塑造,都展现了他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他首倡并力推“孙中山文化”成为国家命题,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艺术性:

丘树宏在创作中注重艺术形式的创新,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舞台作品形式多样,融合了朗诵、话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还与时俱进利用AI现代技术,大大增强了作品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他主创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海内外巡演了十几场,在央视全场播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实用性:

可能因为是行政官员这一身份的缘故,丘树宏的创作总是与时代、与当下结合得十分紧密而贴切。在任的时候,丘树宏通过倡导孙中山文化,通过自已的各类作品,为当地申报、创建国家历史名城和5A旅游景区、新开发区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退休后又以省文史馆馆员的身份,通过撰写《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等文章,力推岭南文化研究、岭南书写渐成风气。丘树宏的写作,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都十分浓厚,更能巧妙地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现实、为当地做出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贡献。这也是一般文人难以想象的。

 

总的来说,丘树宏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拥有了无数的读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时代。

 

2025年11月23日于珠海

 

本文作者是年近八旬的老领导、著名经济学家。


 1

2

3

4

5

6

7

8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