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棵树,一台戏,生态文化显传奇

高银2025-11-09 23:17:06

一棵树,一台戏,生态文化显传奇

——二人台现代戏《好大一棵树》观后感

 

作者:高银

 

6月3日晚,由市直属乌兰牧骑(市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情景二人台现代戏《好大一棵树》在河套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讴歌和弘扬“三北精神”为主题,通过扎根生活的艺术创作、精彩绝伦的舞台呈现、乡音乡情的诗意表达、传统二人台与现代创新艺术手段相融合的方式、生态文化的精彩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扎根生活的艺术创作


《好大一棵树》紧扣时代脉搏,以巴彦淖尔防沙治沙的壮阔历程为蓝本,通过乌兰林场职工辛华、萨日娜平凡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几代林场治沙人防沙治沙、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巴彦淖尔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担使命、不畏艰辛的生动实践,描绘出河套儿女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的美好未来,讲好了河套文化故事,讲好了北疆生态文化故事,弘扬了“三北精神”。

故事围绕着一棵承载着时代记忆与情感的“大树”展开,通过主人公对大树的坚守与保护,折射出河套人民对乌兰布和沙漠的热爱、对防沙治沙的执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以物喻人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同时,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丰满,他们的喜怒哀乐、矛盾冲突都显得真实可信,让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是部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在情节设置上,该剧跌宕起伏,张弛有度。既有温馨感人的亲情时刻,也有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使得整个剧情充满了张力。同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使角色形象丰满而立体,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柳萍与辛华在感情上的矛盾冲突,“当初的约定成泡影,曾经的诺言如云烟”,“爱情与我本无关,我只是普普通通的种树汉。”

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展现了一幅充满人性温度和生活质感的画卷。在创作手法上,该剧将传统二人台与现代创新艺术相结合,在传统二人台的基础上,应用现代配器手法与中西管弦乐相结合,使地方戏剧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精彩绝伦的舞台呈现


演员们在《好大一棵树》中的表演堪称精彩绝伦。他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他们不仅在曲韵伴唱、唱腔、道具、动作上表现出色,更在情感的传递上做到了细腻入微。

在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时,演员通过眼神、表情和细微的动作变化,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而配角们也毫不逊色,他们各自的角色特点鲜明,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共同营造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舞台世界。 演员们在舞台上的互动和交流自然而真实,营造出了强烈的戏剧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角色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乡音乡情的诗意表达


语言是二人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大一棵树》在语言运用上独具特色。剧中的台词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巴彦淖尔地区的方言俗语被巧妙地融入到台词中,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倍感亲切,如“张八货、显能货,出洋相等等。”

唱词的创作颇具匠心,各具人物特色,二人台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演唱形式高亢激昂,与剧情相得益彰。歌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诗意,充分展现了二人台艺术的魅力。如幕外唱:“轧草格、粘土盖,植树造林治沙害,保卫咱河套米粮川啊——要让沙漠绿起来”!

在表现严肃的主题和情感时,语言又变得深沉凝重,富有感染力。如幕外山曲儿:“大风刮起满天沙,把我尔下你走啦。那么大个灯盏那么点点油,那么长个捻子熬不到个头……。”“不怕那个黄河哟哎咳决了口,就怕那个沙漠哟哎咳手牵手……”

语言的幽默诙谐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通过巧妙的对白和俏皮的唱词,剧中营造出了许多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种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如杨秀才(唱):“ 山药介介烙呀么烙油饼,雪花馒头虚呀么虚腾腾”;如二花眼 (唱):“黄河鲤鱼家常炖,河套硬四盘锅里蒸。”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旅


《好大一棵树》在传承二人台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将传统二人台与现代创新艺术相融合,深入挖掘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大胆创新,通过一个小切口,展现出大气韵和大格局,生动描绘了巴彦淖尔跨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防沙治沙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音乐方面,该剧在保留二人台传统曲调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新的编曲与配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在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上,也展现了创新的理念。舞台布景简洁大气,通过巧妙的灯光和道具运用,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氛围。服装设计既符合时代背景,又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使舞台形象更加亮丽多彩。

 

生态文化的精彩呈现


《好大一棵树》是巴彦淖尔防沙治沙现实题材作品,作为一部反映北疆生态文化的作品,成功地展现了巴彦淖尔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剧中的场景描绘、生活细节以及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深深打上了北疆文化的烙印。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成绿洲的展现,让观众领略到了河套大地的壮美;通过对人物生活和情感的刻画,展现了河套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种对北疆文化的全方位展示,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河套文化,更是对“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有力推动。

《好大一棵树》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佳作,该剧有人、有事、有情儿、有趣儿,是一部在舞台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高银,艺术身份: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