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诗,梅尔心底的情结

凌鼎年2014-01-26 13:14:49
    认识梅尔是因了参加2012年在以色列召开的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参加世界诗人大会是因了世界诗人大会主席杨允达博士的邀请,我与杨允达博士认识于维也纳召开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年会上。
        我虽然于20年前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过诗集《心与心》,但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极少写诗,只偶然应诗友的邀约,写篇把诗评,我把自己定位为“曾经的诗人”。
        前几届世界诗人大会分别在美国、台湾召开,杨允达博士也都邀请我参加,由于我都去过,也就没有去躬逢其盛。当我知道第32届世界诗人大在以色列召开,我心动了,这是个神秘而有诱惑力的国家,一般自由行很   难走到,于是我决定参与一下,还专门整理出版了新的诗集《岁月拾遗》,并在扉页上印上了“谨以此献给在以色列召开的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
        以色列之行,时间不算长,但印象深刻。中国诗人代表团一行30多人,除了团长北塔、副团长冰峰等个别几位,大部分我都不熟识,可见我远离诗坛久矣。我如今的身份是业余作家,主要写小说,出于职业的习惯,我有意无意地一路观察着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有的诗人脾性,有的儒商风度,有的沉默为金,有的个性张扬,有的多才多艺,有的风流倜傥……
        梅尔是留给大家印象比较深刻,且印象极佳的一位诗人,她的真诚,她的善良,她的随和,她的大度,使得代表团里几乎所有的团员都对她颇有好感,我只是其中的一位而已。
        为配合世界诗人大会,北塔等主编、出版了与会者的诗选,每人有一两首,使我有机会第一次读到了梅尔的诗,回国后又读到了她的多首诗作,实事求是地说,梅尔的诗多少受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意像新颖而诡谲,文字  俏丽而奇绝,结构有张力有弹性。诸如乡野回眸,儿时遥想,亲情追忆,内心独白,灵魂曝光,山水描摹,海外掠影,打拼的艰辛,融入城市的烦恼等等、等等,给了我不俗的初步印象。我甚至认为,如果梅尔专注于诗歌创作,一定会大有斩获的。但我知道她是个大忙人,一个忙得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的人,要其为毫无经济效益的诗歌一再分心,不是为难她吗?
        我了解到,梅尔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圣墓教堂的那块与耶稣有关的大石前,梅尔与那些信徒一样虔诚跪拜,我看到她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这是真性情,自然流露,无半点矫情。我私下里想,梅尔会不会是带着朝圣的心态来耶路撒冷的,诗歌只是顺带的。基于接触的有限,短短几天的相处,我真的没有搞清她来以色列,是诗歌重于宗教呢,还是宗教重于诗歌?但对诗人,对虔诚的基督徒我都是从内心尊重的,视为可交的朋友。
        以色列回国后,我因忙于创作,忙于文学活动,与以色列的这拨文朋诗友联系不多,因为我不属诗歌圈的常客,故只有少数几个在文学活动场合重逢过,与梅尔也仅仅约过她几首诗。
        第33界世界诗人大会在马来西亚召开,我因1999年去过,并且2014年的第十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要在吉隆坡召开,还得去,故积极性不高,犹犹豫豫,但杨允达博士希望我去,那就去吧,毕竟马来西亚有我多位文朋诗友,见见老朋友也是件开心的事。
        到了马来西亚的怡宝市世界诗人大会的会场,我见到了陈列于大堂长桌上的各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几本梅尔的诗集《海绵的重量》,我捷足先登拿了一本,以先睹为快的心理拜读了起来。我不是正宗的诗评家,说不出一套套理论,谈谈我的读后感吧。
        梅尔的诗,一是视野开阔;二是题材面广;三是感情真挚;四是语言隽永;五是意像个性,六是底蕴厚实。
        说实在,我通读梅尔的这本诗集后,多少有些吃惊,我得重新判断、评介她与她的诗——原来她不是诗的票友,而是诗的信徒,不是来客串,而是愿皈依。阅读后的第一感觉,梅尔是真的喜欢诗歌,她的心底有个永远的诗歌情结。因为我注意到这些诗不少写于飞机上、高铁上、火车上,写于海外的特拉维夫、纽约、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写于国内的北京、秦皇岛、重庆、淮安、连云港、绥阳,并且有多首诗写于子夜,写于凌晨。在她那儿似乎没有固定的作息规律,没日没夜地奔忙于世界各国,行走于全国各地,读者的眼前自然而然会浮现出一个行色匆匆的知识女性,既是企业家,又是基督徒,还是个行旅诗人。当她靠着飞机的座椅,或躺在高铁的卧铺上,疲惫的身体稍有依靠与休息后,她的思绪就活跃了,灵感就涌现了,思接千载,神通万里,深邃的主题,爆发的意像,跳跃的句式,灵动的词汇,源源不断,她也就沉浸在编织、创作诗的愉悦之中,忘了时间,忘了旅途,忘了疲劳,忘了烦恼,收获的是无限的诗意,与心灵的净化。
        梅尔的诗相对纯粹,因为她写诗既不为稻粱谋,也不当仕途的敲门砖,更无需取悦于权贵或大款,她落笔时,可心无杂念,身无挂碍,很自然地排除了诸多诗以外的因素,她只为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思考、情感而写,这是多么快乐的事。
        有人说“诗如其人”,有人说“诗为心声”,从梅尔的诗可以窥见她的内心,她的为人,总体来说她是阳光的,开朗的,积极的,能干的,属于正能量的角色,但作为一个女性,她也有多愁善感的时候,忧郁的时候,有孤独的时候,但梅尔的孤独是远离祖国、远离亲人,独在在异国,孤旅一人的孤独,譬如她“路过威尼斯的时候”,写下的《孤独》,堪可玩味。这种“无人能懂”的“心中的波澜”,或许只有独自一人奔波在海外,穿梭于东半球西半球的“空中飞人”才能感悟、领略。                 
        《沉沉的家书》我很欣赏,欣赏其文字质朴,欣赏其情感真挚。读之,唯感觉整首诗沉甸甸的,字里行间溢出浓浓的亲情,这一刻,梅尔把自己对家人的情感都寄托于诗,她以诗人的想像力与诗人的浪漫,试图把整个屋子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以作父母在,不远游的弥补。诗句里,儿时的欢娱,离别的惆怅,些许亏欠,些许无奈,连同游子的孝心,女儿的心事一股脑儿打包发给了年迈的双亲。
        作为一个女性诗人,梅尔也会像其他女诗人一样会把家庭、父母、孩子、闺蜜等等自然而然地写入诗中,但这些仅仅是她题材的一部分,梅尔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她的目光穿越历史,评判历史,写了《1914年的珍珠港》《1989年的西川》等;她不拘泥于个人情感的小天地,不缠绵于琐琐碎碎的小事,而是常常关注大事,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写下了《钓鱼岛》《三沙市》《丰盈的口袋》《金融危机》《商务谈判》《奥巴马》《囚徒》等热点、难点题材的诗歌,以诗人的敏锐、诗人的视角,用诗人的观点、诗人的语言,臧否人物,评价世事,诗情不掩思考,诗意不抹棱角,作为一个女性诗人,难得。
        梅尔的诗有哲理的元素,像《海绵的重量》,光看题目,就是一个富含哲理的命题。细读细辨,更能感受诗句背后的哲学意味。像《黑洞》,枯燥而高深的宇宙问题,被她演绎得诗意诗化,且有积极的哲理的结尾;像《被剩下》,精短、简洁,朗朗上口,却内涵丰富,对当下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无情的鞭笞与讽刺,入木三分,更振聋发瞶。
        《飞往美国》《高空颠簸》都是梅尔的佳作,把那种矛盾的心理,把那种无奈的心绪描写得极为到位,非亲身经历而难以写得如此丝丝入扣,细腻而真实。我两次飞美国,多次遇高空颠簸, 读梅尔这两首诗,我有两字评价“传神!”
        很多诗友都知道梅尔是出生于周恩来故乡淮安的,属京漂一族,如今是融入主流社会的成功人士,原本我也是这样看她,给她定位的,一次不经意的交谈中,意外地了解到她毕业于人民大学,做过多年的《人民画报》记者,采访过国内很多文化名人与达官贵人,是个经过历练,行事干练,有着广泛人脉关系的知识女性,难怪她在投资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
        这几年诗的受众面越来越窄,往好的方面说,诗是乃阳春白雪,系艺术塔尖上的明珠,曲高和寡嘛,但不可否认,有些诗歌过于关注自我,小情小调,杯水情感,或过于朦胧、晦涩,读之云里雾里。但梅尔的诗,有些很大气,她观察的关注的吟咏的是社会是现实,是自然界,是底层百姓,作为一个基督徒,她还有一颗关爱之心、悲悯之心。例如《年饭》,诗人因某些富人权贵“挥霍笑脸和健康”时,由此联想到了“一盆没有油花的汤里,映作非洲儿童饥饿的目光”,或许某些挑剔者会说:“矫情”。但我相信梅尔的这诗句是真诚的,不仅仅她是基督徒,据我有限的了解,她在去贵州不久,就捐出50万发起成立了“贫困儿童救助基金”,在她的带头与感召下,她同学也捐了50万,不管这基金能帮助多少贫困的失学儿童,有这份心,就该赞一个。总之,梅尔是个有良知的正直的有爱心的诗人。
        诗歌,通常抒情易,写人难,写活“这一个”更难,梅尔却有多首写人物的,像《大伯》《草藤上的二舅》等,朴实无华,人物栩栩如生,足见功力。
        梅尔的诗,是她与历史的对话,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思考,对自身的省悟,她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慰藉,追求灵魂深处的净化。她的这本诗集,有二十多年的跨度,从早期八十年代末,到整个九十年代,她的诗还徘徊在朦胧诗与现代派诗的边缘,进入新千年后,她的诗开始靠近现实主义,开始厚实起来,但量显然不大。近几年,梅尔有回归诗坛的倾向,特别是以色列之行,使她积攥多年的诗之激情一下喷发,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架势。而她的新作,较之早年诗作,褪去了青涩,遣词造句显得本真,诗风清新起来,从诗的结构看,富含韵律,从诗的内涵看凸显底蕴。她写了多首贵州绥阳山水的诗,真山真水,真情真感,特别打动读者。她写的《希伯来语》《耶路撒冷》等有关以色列的诗歌,我读之倍觉亲切,有联想,有共鸣。这些诗在一定程度上也记录了她的人生轨迹,若干年后回忆之,将弥足珍贵。
        我是个人诗歌的逃离者,梅尔是诗歌的回归者,我对诗敬而远之,梅尔对诗顶礼膜拜。以梅尔对诗的虔诚,对诗的真爱,她的诗歌创作的收获期还在后面,对于她的诗歌创作,我们有理由期许。
 
 
                                                                                           2013年11月5日于太仓先飞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