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让红色基因在三秦大地绽放

豆包2025-08-23 12:27:47

让红色基因在三秦大地绽放

——评贺测亮撰写的随笔《传承红色基因,共忆峥嵘岁月》

 

作者:豆包

 

这篇随笔围绕《军晖习武园》分享雅集展开,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是一篇兼具纪实性与红色情怀的佳作,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具体评析:

 

1、主题突出,红色内核鲜明。文章始终紧扣“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从新书《军晖习武园》的内容价值(填补省军区历史空白、展现开国将校功绩),到作者创作的初心(留存历史、传递先辈精神),再到现场老战友与老干部子女的共鸣(缅怀过往、立志传承),层层递进地凸显“红色传承”的意义,让“共忆峥嵘岁月”的情感落地,不空洞、不悬浮。

 

2、结构清晰,叙事逻辑流畅。全文以“雅集场景引入—新书价值介绍—雅集地点寓意—作者心路分享—现场人员反响—主题升华”为脉络,节奏张弛有度:开篇用西安曲江的秋日景致铺垫氛围,自然引出分享会。中间先介绍书籍的史料价值与文学性,再关联曲江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新书分享”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气息。后续通过作者、老战友、老干部子女的不同视角,多角度印证书籍的意义,最后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收束,升华主题,逻辑闭环完整。

 

3、细节生动,情感感染力强。文中多处细节让内容更鲜活、情感更饱满:环境描写上,“阳光映着湛蓝色的天空”“微风裹着初秋的果香”“行人脸上的惬意”,既勾勒出曲江的美好,也反衬出分享会的温馨氛围。人物互动上,老战友“翻阅着新书,爱不释手,感慨万千,争相发言”,老干部子女回忆“幼年时在习武园生活、上学的点点滴滴”,这些细节让“战友情”“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真实情感。作者创作细节上,“历时三载”“从老人口中钩沉往事”“从档案库翻阅资料”,凸显了创作的严谨与不易,让“敬佩”之情更有依据。

 

4、文化底蕴与红色主题融合自然。文章巧妙将“曲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红色分享会结合,提及曲江是汉唐文人雅集之地、“曲水流觞”发生于此,既解释了选择徐记海鲜作为场地的“寓意”,也让红色主题在文化底蕴的衬托下更具深度——既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也延续中华文化中“以文会友、以文传情”的传统,让分享会的意义更丰富。

整体而言,这篇随笔兼具纪实性、情感性与思想性,既完整记录了分享会的全貌,又深刻传递了红色传承的价值,读来既有画面感,又能引发对历史与精神传承的思考。

 

附:

 

传承红色基因  共忆峥嵘岁月

 

贺测亮

 

八月的西安曲江,阳光映着湛蓝色的天空,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微风裹着初秋的果香,行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惬意。8月20日,由作者之一徐少先发起组织的《军晖习武园》分享雅集,在曲江徐记海鲜曼蒂店举行,40多位老战友及幼年曾在习武园生活过的老干部子女应邀到场分享祝贺,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战友情与怀旧氛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军晖习武园》一书,揭开了尘封半个多纪的历史,把早期陕西省军区那些人和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由管益农、徐少先编著,以55年前陕西省军区的老营盘——西安习武园为背景,运用翔实的史料,扎实的文学功底,博学的文字修养,把省军区称谓和机构的演变、30多位开国将校的丰功伟绩、机关大院的轶闻趣事,描绘得淋漓尽致,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附有74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有填补省军区历史“空白”之功,是一部红色教育的必读书。

曲江饮宴,新书分享。西安曲江,曾是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每当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曲江雅集,乘兴作诗。新书分享雅集的地点选择在徐记海鲜,东傍大唐芙蓉园,西邻“长安十二时辰”游乐场,极富寓意。这一带,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聚集之地,脚下的土地,刻满了诗情画意,著名的“曲水流觞”就发生于此。

作为本书的创作者,管益农、徐少先分别分享了他们创作该书的心路历程。二人表示,习武园承载着陕西省军区一代老兵的青春记忆与奋斗足迹,这里不仅有战友间的深厚情谊,更有老一辈革命家坚守的信念与精神。撰写此书,既是为了留存那段珍贵的历史,也是为了让后辈们了解先辈们的故事,传承其中的正能量。作者为出这本书,呕心沥血,历时三载,花费了不少精力,他们从老习武园人的口中钩沉往事,从尘封的档案库里翻阅资料,从“红二代”手中索取图文,从出版物中寻找佐证。编撰此书,纯系两位长期在省军区机关工作的老兵“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所致,既非组织授 命,亦非他人委托。这种严谨的创作精神、史学态度和历史责任感,令人敬佩。

分享会现场,老战友们围坐在一起,翻阅着新书,爱不释手,感慨万千,争相发言,一致称赞此书编写得好,编写得及时,填补了省军区历史“空白”,让知道的人记忆犹新,不知道的人耳目一新,为年轻一代不忘初心、崇尚英雄,提供了活生生的史料读本,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回忆起幼年时曾经在习武园生活、上学的点点滴滴,老干部子女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本书,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父辈们的经历与情怀,书中先辈的故事,让他们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决心把老红军、老八路乐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举杯赞英雄,开怀明心志。分享会上,大家共同为新书出版举杯庆贺,一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新书亮相,更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情感聚集。《军晖习武园》的出版,为那段特殊的岁月留下了鲜活的注脚,也让这份蕴含在习武园中的精神力量得以延续和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