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用脚走出来的报告文学
——长篇报告文学《长城骄子》的读解
高银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曾经有“文学轻骑兵”之称的报告文学一度受到冷落,但仍然有一些作家坚持创作,高晓梅、王东麟便是其中两个。2025年7月,由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得者高晓梅和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学生、内蒙古“美德少年”王东麟共同创作的《长城骄子》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10章、38.4万字,彩色印刷、小16开本。
《长城骄子》是一部记述内蒙古徒步考察长城第一人高旺先生贫寒而传奇的一生,展现其在新闻采访、戏曲创作、长城考察、保护、研究、开发、推广等多个领域卓越贡献与深入发掘“高旺精神”深刻内涵的大体量报告文学。
高旺先生出身贫寒农家,一生“情系山乡”“情系笔墨”“情系戏剧”“情系广播”“情系长城”,在新闻战线工作坚守43年。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自费徒步考察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北京、天津9省、区、市历代长城,行程8万里。克服重重困难,用相机和笔记记录长城风貌,诠释长城风采、长城精神、长城意蕴。他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长城学会;首次发现“九十九泉汉长城”;创办当时全国唯一的《万里长城》杂志;促成全国第一个长城保护联动机制---内蒙古清水河县和山西偏关县、平鲁区保护长城联防委员会;创办第一家“内蒙古长城旅游公司”;主持完成了最早有关长城开发主题的国家开学基金项目---《黄河长城晋陕蒙峡谷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出版《内蒙古长城史话》《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博览长城风采》《长城访古万里行》《长城烽火》等多部专著,填补国内长城研究空白,同时创作25部二人台小戏与歌剧,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意义独特而重大
长城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与民族融合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长城骄子》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挖掘北疆人物精神”的重要批示为首要任务,以长城文化保护、长城传承为文学脉络,聚焦几代北疆文化、长城文化守护者的奋斗历程。全书既是对长城精神的具象化书写,也是北疆文化在当代传承的生动注脚。书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讲好长城故事,传承长城精神为引领,对于树立和突出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增强全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汇聚民族力量、团结建设祖国北疆内蒙古;构筑长城精神、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深刻而不凡
高旺先生半生专注于徒步长城、考察长城、研究长城、守护长城、书说长城。读了报告文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典型长城人的风采,还可以通过书中对其人生阅历、知交往来的记述,领略全国各地长城人的风采,感受他们爱国家、爱长城的一腔热血。从中体会高旺精神:即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甘平庸,追求一流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勇于践行的担当精神;事业为重,携手并肩的团队精神。
“高旺精神”是长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长城精神的真实写照。长城赋予了高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高旺依恋长城,爱护长城,研究长城,宣传长城,体现了“长城之子”的情怀。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完整的代表,长城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中国进入新时代需要长城精神。长城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能者去努力奋斗。高旺先生身上体现的是长城风骨、长城精神正是长城精神、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正像王东麟同学的文章里所说,我真正领悟到长城的真谛:独立、自强、自尊、感恩、合作。
三、语言生动而流畅
高晓梅、王东麟的报告文学,深得传统长城文化、北疆文化的滋养,深得当下生活的滋养,故事情节大多源自生活,都是沾泥土、带露珠,有情感、有温度、接地气的一些人物传记故事。故事生动鲜活、干净利落;文章主题鲜明,叙事宏大,内容翔实,史料人物与事件确凿无疑,思想丰盈饱满圆润;作者情绪始终饱满坚定,怀揣对父亲高旺先生的怀念和对长城的情怀,感情真挚细腻;全文叙事、状物、议论、抒情,皆灵动晓畅;具有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这部书的问世,文本意义莫大。全书是一部关注长城文化、北疆文化的文学经典;是一部走长城、读长城、书长城的功德礼赞;是一部保护长城、开发长城、推广长城的人物传记;是一部书写长城故事、续写长城华章、筑梦乡村振兴的叙事长歌。
一个人,一辈子,一事精致,便已动人,从一而终,就是深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堪称完美。高旺先生用一辈子的时间考察、守护、研究、开发长城,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首歌。他的长城情怀,流淌在万里长城沿线,历史会记住每一位奔走于长城探索之路的探索者、思考者、观察者、登攀者的名字;研究好长城,保护和利用好长城,宣传开发好长城,是我们这一代共同的责任与光荣!
作者简介:艺术身份: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