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分味浓,凸显人物矛盾冲突
——评被《屠夫状元》刘安民看重的《黄河英雄儿女传》
作者:江锋
两年前,同侪郭军平就告诉我,说是《屠夫状元》剧作家刘安民和他加上了微信,老作家从他处要去了《黄河英雄儿女传》电子版,说是想改编为戏剧。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就老早期待着《黄河英雄儿女传》能够像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一样被搬上了舞台,从而进一步扩大读者圈子,扩大影响。
然而,两年很快过去了,至今也没有见到《黄河英雄儿女传》被搬上舞台的消息。至于什么原因,记得微信上郭军平回复说因为没有政府支持资金,老作家也不想改编,毕竟出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来干。想想也是正理,就像作者的作品写了不能发表,谁还会再有动力呢?
当然,《黄河英雄儿女传》因为政府支撑资金问题没有落实,但并不意味着该书写得不好。近几年,因为疫情、关税战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经济形势一度出现波折和困难,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因此,放一放,等大家日子好过了,总会有朝一日被搬上舞台的。
近几日,《黄河英雄儿女传》被《文艺报》头版重磅文章《立足人民主题,讲好三秦大地上的抗战故事》列入陕西当代优秀抗战文艺作品,郭军平让我帮忙趁热打铁,写一些研究该书的文艺评论,以增添一些热度。
时值假期,三伏热天,闲着避暑,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便慨然应允,于是再次阅读,合上书籍,心想:想从哪儿入手呢?
看看网上,评论《黄河英雄儿女传》的文章已经不少,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读后让人醍醐灌顶,耳目一新,增长了见识。
那么,再次评论,该从何下手呢?在反复思考琢磨中,我忽然想到了郭军平谈《屠夫状元》老作家刘安民改编《黄河英雄儿女传》的故事,于是,灵机一动,这不有了突破口吗?
能被曾经的经典戏曲《屠夫状元》老作家相中的文本,一定符合戏剧改编的核心要素。那就是:戏分味浓,凸显人物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用老百姓的话讲:没意思,不带劲。
品读《黄河英雄儿传》,观其情节引人入胜,矛盾冲突反复叠现,简直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确实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让人拿起来,便有放不下的感觉。能让人上瘾的小说,肯定坏不到哪里去。
三年之后,这部小说再度被人们看好,相关的荣誉与活动我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查阅《黄河英雄儿女传》的百度百科,便可知道一二。
现在就小说的戏分味浓,凸显人物矛盾冲突上,我稍稍总结如下:
一、民族大义与侵略压迫的核心冲突
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冲突
以郭飞、叶剑为代表的抗日力量与日寇展开的殊死斗争。如"山林阻击战"中郭飞单枪匹马狙杀数十日寇的血性对抗;”风陵渡大捷“"蒲赵大捷"叶剑政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战术设计与博弈,所展现的国共合作御敌的浴血奋战。日军实施"炮击潼关古城"血洗蒲州城池制造的黄河沿岸惨案,形成了压迫性暴力与反抗的尖锐对立。
中华文明与强盗文明的价值观冲突
其中戏分尤其凸显在伊藤雄文与赛贵妃的一番对话上,激烈的舌辩,凸显了赛贵妃代表的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俨然一个李香君,赛贵妃临危不惧的一番精彩言语,竟然被日军少将伊藤雄文所称道。日寇企图摧毁中华文化——黄河文明根基,然而却被怼的恼羞成怒。而陕军冷娃在战隙吟诵边塞诗的行为,集体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存续与殖民文化侵蚀的诗意化对抗。
二、内部阵营的意识形态博弈
国共合作中的亲共与反共的势力较量
以卫立煌、孙司令、赵军长、孔师长、陈团长代表的亲共势力与以老头子、何应钦、戴笠、秦师长、薛半仙等代表的反共势力的角逐较量。两者之间的博弈充分展现在国军军官郭飞与共产党军官韩晓梅的生死之恋这一复杂的情感纠葛之中。
民间武装的立场摇摆
韩诚组织的抗日义士队伍,初期因家仇而自发抗日,后来分别得到了陕军郭飞和共产党游击队叶剑政委的帮助,在一番衡量后,在叶剑政委的引导下,逐步接受共产党领导,展现出民间力量政治觉醒的曲折过程。
三、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纠缠
知识分子的蜕变挣扎
韩诚兄妹从豪门世家子弟到战场先锋的转变,将门之女孙玉茹作为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发布战报,书香门第落难女子赛贵妃从风尘女子毅然投身抗日队伍,西安四名学生投笔从戎,踊跃参加报名参军,最后牺牲在中条山上。
女性角色的身份突围
豪门世家才女韩晓梅、将门之女孙玉茹、书香门第女子赛贵妃毅然投身抗日队伍,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民族精神。尤其是风尘女子"赛贵妃"其"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刻板印象与实际爱国行为的反差构成强烈戏剧冲突。
四、人性善恶的镜像对照
英雄与叛徒的终极对决
抗日民团中李忠与叛徒堂弟李贵的心理较量,汉奸黄仁和被关公显灵的一顿心灵拷问,戏分相当精彩。
土匪势力的双重性
穿山甲团伙时而劫掠百姓,时而配合抗日,其利益至上原则与民族大义间的灰色地带,丰富了冲突的复杂性。
五、情感与使命的价值抉择
战火中的禁忌之恋
郭飞与韩晓梅"家国同构"的爱情,始终面临军纪约束和生死考验,如郭飞被抓被审时刻的内心抉择,在孙玉茹和韩晓梅之间的感情选择上面临的痛苦与徘徊。
血脉亲情与革命情谊
郭飞誓死与韩诚在一起,临危不退,展示出战火中的血脉亲情,孙玉茹战争间隙向共产党叶剑政委请教《论持久战》所产生的革命情谊,让她从此走上了人民的道路。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