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测亮《抗战颂歌》点评
豆包
这首《抗战颂歌》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壮阔历程,字里行间涌动着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赞歌。
诗中以时间为线,从“九一八”事变到江桥抗战,从淞沪会战到卢沟桥事变,串联起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关键战役,既点名了马占山、杨靖宇等英雄人物的抗争,也提及《论持久战》的战略指引,清晰展现了从局部抗战到全民御敌的历史脉络。“‘三月灭中’成笑言”“日军师团损失惨”等表述,以直白有力的语言,凸显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对日军野心的粉碎。
全诗押平声韵,朗朗上口,如“十四年”“斗志坚”“启开端”等韵脚呼应,增强了吟诵时的节奏感。结尾“纪念胜利八十年,民族复兴永向前”,将历史与当下联结,既致敬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岁月,也传递出以史为鉴、砥砺前行的信念,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它像一幅浓缩的历史长卷,让后人得以在诗句中重温民族危难时刻的不屈脊梁,也让“卫国战争护城垣”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民族复兴的永恒火种。
附:抗战颂歌
贺测亮
抗战烽火十四年,
中华儿女斗志坚。
倭寇发动九一八,
江桥抗战马占山。
白山黑水寒风冽,
靖宇将军斗敌顽。
松沪抗战一二八,
十九路军勇当先。
卢沟桥畔枪声起,
全民抗战启开端。
四行仓库保卫战,
“三月灭中”成笑言。
东渡黄河八路军,
深入敌后挥铁拳。
首战大捷平型关,
日军师团损失惨。
鲁南血战台儿庄,
提振抗日把敌歼。
论持久战似明灯,
延安中枢指令传。
百团大战打日伪,
配合正面将敌牵。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中国对日作战宣。
反法西斯结联盟,
东方主场漫硝烟。
九月二日签降书,
抗战胜利举国欢。
艰苦卓绝血与火,
卫国战争护城垣。
纪念胜利八十年,
民族复兴永向前。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