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赤水河畔的历史与人文交响

佘思良2025-05-09 17:19:50

赤水河畔的历史与人文交响

——评王昌宇先生的长篇小说《竹都传奇》

 

作者:佘思良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王昌宇先生在82岁高龄时,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竹都传奇》,便是这样一部独具魅力的佳作。这部30余万字的作品,以赤水竹文化为背景,生动展现了赤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竹都世界。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赤水的自然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竹文化的独特理解。

 

地域风情的诗意描绘

 

赤水,这座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区的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土壤类型多样,拥有“中国竹都”的美誉。在《竹都传奇》中,王昌宇先生对赤水的地域风情进行了细腻入微且充满诗意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他笔下的赤水,不仅是一片自然景观的集合,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世界,一个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宝地。

九条岭,一个在书中被赋予了神奇色彩的地方。“远远观之就是一顶九龙冠,有碧玉,有翡翠,有山岚漂染,有白雾纱罩。细端详之,只见九条大峺自高峰撒网而下,向四方绵延不绝。它们姿态各异,有的似蛟龙潜渊寻水,有的如猛虎跃涧出山;有的宛若巨蟒深林探海,有的似犀牛草原觅食;更有的仿若麻姑轻舞水袖,嫦娥曼舞飘带。其间,丹霞石斑斓点缀,仿佛为山峺戴上珠帘头饰,系上玉带腰封。”这段描写,九条岭的地形地貌与自然风光被刻画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座雄伟壮观、宛若仙境的山脉。作者不仅描绘了九条岭的外在美景,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老人的讲述,读者了解到这里曾经是战乱硝烟的地方,老二常盘踞山上,利用寨门做防御。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九条岭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天心桥,同样是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天心桥位于金沙沟上方的山中。从双寨门出发,沿着山梁行至单寨门,再攀登一小段坡道即可到达望乡台。转过一个大弯后,可见一片约百亩的开阔地,四周被高耸的红色岩壁所环绕,宛如刀削般陡峭。这些岩壁高达数十丈,上面点缀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红色岩石。不长树木,不生青草,猴子都不敢在岩上爬。”作者通过对天心桥周边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惊险、神秘的氛围。而天心桥名字的由来——一个关于测人道德的天平、良心的考金石的传说,更是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份人文的温度。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除了自然景观,作者对赤水的竹文化也进行了深入地描绘。赤水丹霞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2.77%,生长着楠竹、慈竹等300余种竹类,132.8万亩竹林,构成了一片广袤无垠的竹海。在书中,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翠绿点缀,更是赤水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从日常生活中的竹器使用,如竹篮、竹椅、竹筷等,到竹产业的发展,如竹木行商、竹编工艺等,竹子贯穿了赤水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精妙描绘,凸显了竹文化在赤水地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了赤水人民与竹子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

 

人物群像的生动塑造

 

一部优秀的小说离不开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竹都传奇》在人物塑造方面堪称典范。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彩的叙事,为读者呈现了一群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他们在赤水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每个人物都仿佛是赤水大地上的一棵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又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生长,展现着不同的生命姿态。

王七老爷,是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拥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动荡中,他努力守护着家族的基业,但面对法币的急剧贬值、物价的混乱以及竹木行商生意的萧条,他感到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他依然关心着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为子孙的未来忧心忡忡。他的形象深刻诠释了传统家族长辈所承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也细腻地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在社会变革洪流中的彷徨与抗争。

王敬祖,王七老爷的儿子,曾经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与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他逐渐觉醒,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毅然决然地踏上改过自新之路,矢志学医。他放虎归山,以表一心学医的决心,这一情节展现了他的转变和成长。王敬祖的形象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改变自己的可能,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走出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金树成和王敬山师徒二人,也是书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对竹子充满热爱,致力于探索将竹子变成财富的路子。他们的形象体现了赤水人民勤劳、智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在面对道路问题和社会变革时,他们勇于思考,不懈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与深入学习。

此外,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如善良能干的桂月霞、精明能干的熊四爷等,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社会群体。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展现了那个时代赤水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辉映

 

《竹都传奇》不仅仅是一部描绘地域风情与人物命运的小说,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历史变迁与社会进步的佳作。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和生活经历,展现了从清朝衰败到民国垮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和人民的心声。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对赤水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法币贬值、物价混乱,使得竹木行商生意萧条,王七老爷的合江货栈冷冷清清,家族的经济陷入困境。土地改革的兴起,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担忧。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不仅为故事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同时,作者通过对人物思想和行为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王敬山与傅方权等人的交流,让他对社会变革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这种思想的转变,体现了当时进步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追求。而王七老爷等老一辈人,虽然努力坚守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和改变。这种新旧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此外,书中还涉及一些历史传说和文化典故,如竹王的传说等。这些传说与典故如同璀璨星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更为故事披上了一袭神秘而迷人的面纱。它们与现实生活相互映照,使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厚重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

 

《竹都传奇》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记录和传播赤水地域文化的珍贵载体。通过对赤水自然风光、竹文化、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的描写,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赤水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赤水生态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历史的回声在现代的天空中回荡。

从自然风光来看,作品对赤水的山川河流、竹林树木等进行了细致地描绘,让读者领略到了赤水独特的自然景观之美。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体现了赤水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念。在作者的笔下,自然不仅是背景,更是故事的参与者,是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

竹文化是赤水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作品中对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竹子在赤水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物质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象征。竹的坚韧、挺拔、虚心等品质,与赤水人民的精神品质相契合,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通过对竹文化的描写,作品传承和弘扬了赤水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竹文化的博大精深。

赤水的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赤水从新石器时期至今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从清朝衰败到民国垮台,赤水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作品中还涉及一些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细节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丰富了赤水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这些文化元素的描绘,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示了赤水的物质文化,更展示了其丰富的精神文化,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赤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艺术特色的独特呈现

 

在艺术特色方面,《竹都传奇》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作者的语言温婉细腻,饱含诗意,恰似一曲悠扬的散文乐章。在描写自然风光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九条大峺各有风姿,有如蛟龙寻水,猛虎出山;宛若巨蟒探海,犀牛觅食;更像麻姑水袖,嫦娥飘带。”此段描绘,以九条岭的山峰为笔,勾勒出一幅幅动物与神话人物的生动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九条岭的巍峨壮丽与别具一格的风貌。

 作品的叙事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张力。作者巧妙地设置了多条线索,将不同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同时,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注重节奏的把握,时而紧张刺激,时而舒缓平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人物对话的描写也非常精彩,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简洁明了,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幽默风趣,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此外,作品中还融入了一些诗词歌赋和民间歌谣,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韵味。它们如同点缀在故事中的珍珠,让整个叙述更加光彩夺目。

 《竹都传奇》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长篇小说。赤水市,作为中国十大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赤水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地域风情和人物群像,还承载了历史变迁和文化价值。通过竹编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赤水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礼赞,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让我们看到了赤水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地域文化、感受历史变迁的窗口,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相信这部作品将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赤水地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