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英雄儿女传》英雄人物郭飞形象之探索
作者:江锋
近日走红文坛的长篇小说《黄河英雄儿女传》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本文旨在探索小说英雄人物之一郭飞的形象内核,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广大读者的深入阅读的兴趣。
在楔子中,作者谈到了爷爷在小时候给自己讲的家族英雄的故事,无疑给作者潜意识埋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当这颗种子遇到了风,遇到了雨,遇到了合适的土壤便会在作者心中发芽、成长,继而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故事和形象。
带着对家族英雄的膜拜和爷爷神秘的托梦启发以及陈忠实老作家的谆谆告诫,作者便开始了以家族英雄为依托的长篇小说的创作征程。
无论是小说的开头还是结尾,郭飞始终是作者倾注心血塑造的一位陕军抗日英雄。不论是英雄开头的神秘出场,还是结尾的悲壮离去,都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通读小说,郭飞的命运无疑是一场悲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诚然,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落后装备的中国军人而言,像郭飞这样的军人悲剧命运结局有很多很多,他只不过是陕西冷娃军人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是军人,就要面对战争,就意味着牺牲。当然,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种牺牲自然能够引起所有国人的共情,继而引起人们对英雄的缅怀和纪念。
小说中郭飞的形象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圆形人物,而不是单一死板的扁形人物。
首先,郭飞的身份成长史。
从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到成长为指挥一个团的团长,彰显了郭飞成长的辉煌历程。
在小说中,郭飞的每一次成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都有其深刻的战斗背景和光辉战绩的。
从现实战场逻辑来看,这符合军官在战场的成长规律,唯有身经百战的英雄才是战士们眼中的军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郭飞的每一次晋升其实就是对战士们勇气的鼓励。有一句话就是这样说的:你奖励什么,大家就向哪一方面努力。
几千年的战争规律就是这样,军功章和军衔都是杀敌荣耀的表现。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第一,郭飞依靠地形优势成功狙杀40多名日本鬼子,一战成名,彰显出他不仅具有高超的射击技巧,更具有常人难以具备的胆略和智慧。
从一名骁勇善战的、百发百中的狙击手被提拔为特务连连长,这显示出当时战事的紧急和军队高层对于特殊人才的急切渴求。
第二,郭飞带领特务连在六六战役中击毁日军战机三架,成功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为战役胜利建立了功勋,从而顺利地晋升为特务营营长。
这一叙事过程也显得水到渠成,符合生活逻辑。由此可以显示出郭飞在战场中的领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二是间接反映了战斗的残酷,减员的军官需要不断地得到递补。
第三,郭飞在与陕军派系斗争中坚定地站在孙司令阵营,陈团长为了救郭飞及司令千金,毅然带头兵变绑了破坏统一战线离心离德的秦师长,并除去了其表弟原虎头岭军师薛半仙,为陕军除去了一心腹大患,从而顺利提拔为师长,取而代之。郭飞本身为司令赏识,自然而然得到提拔,成为一团团长,成为孙司令心腹爱将。
其次,郭飞的政治成长史。
郭飞从一名普通的狙击手成长为一名军官,加入了中国国民党。这是他在身份变换后政治上的一个成长。
当然,不是所有的国民党都是反动的,他们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爱国的,善于团结共产党人的。比如高级将领卫立煌、孙蔚如、赵寿山、孔从洲、陈团长等。
但也有像薛半仙、秦一鸣、戴笠等一大批敌视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反动派,他们不失时机搞摩擦,搞破坏。郭飞虽然作为国民党军官,但同样遭受到了他们的监视和折磨,因为他的爱人是共产党人,他和共产党人保持着亲密来往。
在和共产党人叶政委、韩诚兄妹的交往中,郭飞政治上无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他看到了谁是真正的抗日队伍,谁是破坏抗日的罪魁祸首。
这个时候,虽然他的身份还是国民党党员,但从内心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变化,正是他所说的:“谁真正抗日,我就跟谁干!”从阎锡山发动反共摩擦和他以实际行动接受抗日民团,保护共产党人,就可以看出,他政治上已经完全站立在人民的立场。
郭飞的政治成长,完全表明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三:郭飞的感情成长史。
小说中郭飞作为年青的英雄,自然得到了年轻美貌女性的爱慕,这其中无疑是韩晓梅和孙玉茹。
这两位女性都是大家闺秀,一个出自地方乡绅,名门之后;一个出身将门,而且是赏识郭飞的司令千金。
这一群有文化的青年惺惺相惜,共同相聚,积极参与到民族救亡运动的洪流中来。
从他们的身世及文化程度来看,都深受民族文化家国情怀的熏陶与影响,而玉茹性格和思想上似乎更开放些,甚至受西方开放文化影响,在爱情表白上,显得比韩晓梅更主动,更浪漫。
郭飞在她们两人的面前,面临一个艰难选择。
一个是生死考验的生命之托,一个知遇之恩的知己相遇。这一段难以说清难以摆脱的感情也是对郭飞的考验。
最终,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前者。这样,似乎更符合人物的的性格特征。
总之,综合来看,郭飞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他的形象非常丰满,感谢作者呕心沥血为现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将和小兵张嘎一样成为一个不朽的抗日文学形象。
因为在小说中,它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顾全大局、坚持正义、追求进步、渴望光明、不怕牺牲的立体的高大的陕西冷娃形象。
期待《黄河英雄儿女传》越走越远。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