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陈州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于绝境中破茧,重塑生命苍穹
——读陈州《我的世界》
作者:董银林(甘肃武威)
励志勇士陈州的《我的世界》是一本让人重新审视生命与生活的奇书。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陈州用残缺身体与不屈灵魂,一笔一画勾勒出的真实人生,它是用苦难作底色、以坚毅为笔触,勾勒出的震撼人心的生命传奇。在这个世界里,身体的残缺并未成为禁锢灵魂的枷锁,反而铸就了一座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引领读者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我是无意间在视频号上,看到陈州的视频,一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但自信乐观地生活。他的自信的状态打动着我,于是我就有意无意地观看他的小视频,在他的只言片语中得知,这是个少年不幸的人,自幼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带着他讨饭,13岁时因一个错误的决定失去双腿,流浪、乞讨……,但现在的成熟、睿智、乐观,我看视频的时候我就想,是怎么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陈州,在视频中得知,陈州写了《我的世界》一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
翻开书页,命运施加给陈州的残酷便扑面而来。年幼时父母离异,使他早早失去家庭庇护,被迫踏上流浪之路。而13岁时的意外,让他永远失去双腿,坠入命运的无底深渊。这样的遭遇足以击垮绝大多数人,可陈州却在这绝境中孕育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用双手代替双腿,开启了与命运的殊死较量。他在街头卖唱,风里来雨里去,忍受着饥寒交迫与旁人的冷漠。那些艰难岁月里,他在寒夜中瑟瑟发抖,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的这份坚韧,宛如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无数在困境中挣扎之人前行的道路。这让我们不禁反思,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一点挫折就抱怨连连,而陈州面对如此巨大的磨难,却能砥砺前行,他的精神无疑是对我们最好的鞭策,让我们明白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书中字里行间,也洋溢着爱与温暖的力量。在陈州最艰难的日子里,陌生人给予的点滴善意,如同冬日暖阳,温暖了他的世界。或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件抵御严寒的旧衣,却成为支撑他熬过漫长黑夜的强大动力。陈州不仅铭记这些善意,更是将爱传递出去。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舞那些身处困境的人,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这种爱的传递与循环,深刻诠释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的力量。它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每一份善意,更要主动成为善意的传播者,让爱与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陈州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同样令人动容。尽管身体残疾,但他心中的梦想从未熄灭。他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去感受世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登上了五岳之巅。站在山巅之上,他俯瞰大地,那一刻,他超越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局限,更是实现了精神的升华。从街头卖唱艺人到知名励志演说家,他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不断迈进。每一步都饱含着汗水与艰辛,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无数的努力与坚持。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梦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障碍,抵达梦想的彼岸。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动摇,而陈州的故事则如同一剂强心针,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的世界》是陈州对自己人生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生命、爱与梦想的礼赞。陈州就像一只在绝境中破茧而出的蝴蝶,用残缺的翅膀舞出了最绚烂的生命华章。这本书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而在于在困境中坚守希望;人性的光辉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传递爱与温暖;梦想的价值不在于轻易实现,而在于为之不懈奋斗。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用爱拥抱世界,用坚定信念追逐梦想,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月亮,老时光》,叶祥元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于《月亮,老时光》中重拾生活的诗意
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让灵魂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停靠。甘肃作家叶祥元先生的散文集《月亮,老时光》便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引领我们走进那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凉州大地。
《月亮,老时光》是一部以凉州为背景的散文集,它以细腻的笔触、质朴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凉州画卷。书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更有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代变迁中人与土地关系的深情思考。
叶祥元先生的文字质朴而真挚,仿佛是一位长者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他以“月亮”为线索,串联起记忆中的老时光,将凉州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历史传说融入其中。在《梦里花落》中,他回忆童年时的乡村生活,那些质朴的邻里关系、简单的快乐时光,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都通过细腻的笔触跃然纸上。而在《以豆为羹》中,他又以食物为切入点,展现了凉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那些看似平凡的食材背后,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岁月的深情。
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对凉州这片土地深深地眷恋。叶祥元先生笔下的凉州,既有大漠的苍凉与壮美,又有小城的宁静与温情。他通过对凉州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这里有祁连山的巍峨,有石羊河的灵动,有胡旋舞的热烈,也有凉州贤孝的悠扬。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凉州,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温度与脉搏。
叶祥元先生的文字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思考。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到了时代变迁中凉州的点滴变化。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正在逐渐消失,而叶祥元先生却用文字将它们定格,让这些珍贵的记忆得以留存。他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书写着凉州的过去与现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文化传承充满了期待。
在《月亮,老时光》中,叶祥元先生以诗意的笔触,将凉州的山川、人物、风俗和历史融入文字之中,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他用文字记录了凉州的四季更替,描绘了从春日的繁花似锦到秋日的硕果累累,从夏日的烈日炎炎到冬日的白雪皑皑。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月亮,老时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文化记忆的宝库。它以文字为载体,将凉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生活智慧传递给读者。叶祥元先生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凉州,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的悠长与生命的厚重。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凉州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时光、关于生命的书。
作者简介:董银林,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工作者,凉州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长期从事教育宣传工作,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甘肃教育》《甘肃教育报》及“作家网”“凉州作家”“作家联盟”等各类媒体。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