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城市传记书写 构筑城市“前史”形象
作者:卢桢
结识杨润忠老师,还是通过他的公众号“老羊铲史”。他曾说,爱家乡,就要爱家乡的历史,作家笔下的承德,正浸润了他的情感与记忆。他擅长用笔触轻盈的文字讲述热河的民间故事,发掘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结合民间视角与史家眼光,为承德的精神品格赋予可视可感的优美形体。自2021年起,杨润忠先后出版了历史文化散文集《来的都是客》和《铜壶煮三江》,里面汇集了清朝帝王木兰秋狄、避暑山庄国宝寻踪、热河历史文化钩沉、承德市民风俗探析等板块,以精彩纷呈的短文妙语,立体构筑了人文承德的鲜活形象。凭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眼光,杨润忠继续深入掘进承德的抗战史与革命斗争史,以诗家的浪漫与史家的严谨,成就了新作《烽火连三月》,为家乡奉献了一部厚重的文化著作。
文集由诗得名,已然成为杨润忠的写作习惯。这本《烽火连三月》自是出自杜甫的《春望》,而“国破山河在”的情境,则指向日寇铁蹄践踏之下的承德沦陷史、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英雄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承德解放史。涉及重要的历史节点与事件,作者均有所观照。如热河沦陷的细节真相、日军细菌部队的累累罪行、避暑山庄外的谍影风云、滦平长山峪的阻击战役、国共之间的承德铁路争夺等等,都被纳入本书的叙事线索,由点到线乃至到面,支撑起一部恢宏的战时背景下的承德史。
多年在新闻一线工作的经验,使得润忠老师保持了对细节的敏感度,因而往往能够从切近今人生活的小故事、微事件入手,抽丝剥茧般浸入历史的深处,为我们揭开尘封的画卷。或许是从小便在铁路边长大的缘故,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正始于润忠老师对承德铁路的叙述。他写到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夏天,几个外国人在承德的军事禁区拍照,经过了解,方知它们是蒸汽机车爱好者,在此蹲守承钢专线的火车通过。这条铁路起先由侵华日军修建,后几经重建,采取了三台机车推动一列火车的牵引形式,形成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特景观,由此才引起各国铁路爱好者的关注。同时,这又是一条命运多舛的铁路,几十万热河劳工在日军监工下修筑铁路,工作环境极为艰苦,而日军又以这条铁路线作为侵略承德的工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到了国共承德会战期间,中共热河铁路局组织了“破路”行动,以拆毁铁路的方式延缓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展现了承德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与牺牲。行至新的世纪,源于现代城市综合布局的需要,最终这条铁路被拆除。一条并不漫长的铁路,却承载了作家独特的城市记忆,成为他叙写承德的一个有意义的载体。
面对历史的格局变化与城市的现代发展,当下很多作家产生了身份的游移感和历史的缺失感。他们尝试考量城市过往的历史,还原城市的文化身份,表达一种震惊性和创伤性复合的体验。从杨润忠的创作而观,作家个体的身份焦虑和历史缺失并非其写作的源发点,他对承德的书写,更多是基于一种联系城市的彼时与此在,力求打通古今的对话意识。战时背景和历史记忆中的承德形象走上前台,通过六和塔、万法归一殿、“棺材楼”等地标符号,展现出建筑空间内潜隐着的承德被占领期间的血泪记忆。诸多文化的细节,引发作家深入其中,追索、重构“老承德”的形象。他以建构历史的方式阐述现实,发掘承德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尤其是将着眼点落实在对“承德人”的塑造上,打通了建构地方性人文传统的根脉。
汇合散文的抒情记忆,新闻的速写手法,文史之间的互证策略,杨润忠回归了战争年代的承德历史语境,他在历史记忆的钩沉中参悟承德人的精神形象,特别是承德军民抗击日寇侵略、寻求民族解放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既找寻到承德人的文化魂魄,又为今日的承德人文精神建构奠定了基石。正是在滦平县长山峪,日军遇到了中国军队第一次正规的抵抗;七七事变后,被击毙的第一个日本将军也是在丰宁;受毛主席接见的“小八路”在承德牺牲;还有令热河人骄傲的抗日将领黄守中、演绎真实版“潜伏”的传奇英雄毛粒民、现代“花木兰”郭俊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家自觉找寻、梳理着承德英雄儿女的抗争故事,集中观照这种革命精神在岁月时空中的流变与传承,烛照承德人的命运变迁。
精确辨析杨润忠的承德书写,我们发现,他扬弃了将历史过度传奇化或虚化的手法,而是灵活运用着自身的在地体验和历史经验,力求跳脱出已经形成的对事件或人的固定描述,潜心扎入历史的根系之中,谋求传奇与纪实的话语平衡。他强调史料意识,注重对不同材料的分辨与归纳。在叙述某些历史事件时,作者往往不会轻易作出判断,而是陈列各类与此相关的材料,读者观之并加以比对,便能切近历史的真相。借助《清一统志·承德府》《承德市志》《直隶省兵要地志》《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热河沦陷目击记》《承德解放战争史料选》等厚重的一手文献,润忠老师仔细甄别这些地方史志,理性爬梳承德的兴衰轨迹。既有从微观入手,对承德火车站前两只石狮子的来源之揭示,对承德第一次建立考场的经过之论析,对李劫夫在承德创作《忘不了》《义勇军进行曲》初稿成于热河抗战等史料的发掘,又有一种强势贯入的史家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正本清源,将一些以讹传讹的说法一一校正。如传言中百余名日本骑兵轻松占领承德的说法,作家便极不认同。他列举诸多史料,认定日军发动侵占热河的战役时,出动了“九一八”事变以来规模最大的空军力量,是一场立体化战争,方才造成我方虽英雄抵抗,却仍难以抵御的战局。这种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很大程度上修正了现有叙述的谬误,也使人跳脱出对历史形成的简单化判断,彰显了承德人民乃至中国人的精气神。
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让沉寂的历史鲜活起来,这是杨润忠的初心,也是其写作的原动力。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叙写历史的态度是严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诗性元素的拒绝。他时常从自身的知识分子文化立场出发,回望承德与承德人的关系变迁,合理推想历史事件,为承德书写注入了诗性想象的基因,使文本的思想性与历史性相得益彰。例如写到白凤翔时,这位人物当过土匪、东北军将领,是抗日英雄也曾因诈降日军而蒙上汉奸的骂名。在处理像他这样存在历史争议的人物时,作家试图从人物具有的多重身份出发,如将领、儿子、父亲等,塑造多重身份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试图还原一个立体的、复杂的人,而不是去讲述那些毫无缺点的完美英雄的故事。此般对人性和历史的深邃理解,使得他的写作富有张力和弹性,兼具历史的广度与人性的深度。
整体而观,以《烽火连三月》等作品形成的承德系列书写已成规模。从当前的文学发展方向上看,杨润忠的写作一方面对应了扎根文化现实,建构地方文脉,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文化现代化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从更为宏观的意义上说,杨润忠衔接了当前世界文学注重城市传记书写,构筑城市“前史”形象的写作潮流。他笔下的承德,已经成为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独特生命体,熔铸了承德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推进了承德文化形象的历史建构。在城市传记写作已成热点的今天,我们也期待着杨润忠老师继续为我们写下关于承德的大书。
作者简介:卢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城市文学研究。曾在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写作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文化类著作5部,出版文学旅曾获《当行随笔集<旅行中的文学课>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扬子江诗学奖”。
老羊铲史新书《烽火连三月》上市,南开大学卢桢教授为其作序,称其“为家乡奉献了一部厚重的文化著作。”
新书《烽火连三月》在南营子大街新华书店、桃李街汇文书店、蓝岛大厦西侧路瞧书吧、双滦元宝山几何书店有售。
欢迎选购。
作者:卢桢
来源:老羊铲史
https://mp.weixin.qq.com/s/iUd2Gb5vQiw35pqEhYA6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