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严谨实用 雅俗共赏

钟海波2024-12-10 03:03:44

严谨实用 雅俗共赏

——评张志春的民俗著作《春节简史》

 

作者:钟海波

 

民族文化主要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组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属于民间文化,它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蕴含着中华各民族的深厚情感,是各民族集体及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财富。节庆活动表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愿望,节庆文化对增进各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多姿多彩。春节文化也是民俗研究热点之一。关于春节的论著不在少数,主要论著有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系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著的《春节》及学者刘仁文、(德)李碧雅的《春节》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张志春教授的新著《春节简史》也是论述春节的著作,其风格、个性独特。

严谨扎实,丰富内涵。本书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探讨了春节源头所在,介绍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种种习俗、仪式、活动、物品并综合展示了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状况。阅读本书,我们会知道春节不单单是除夕夜阖家团聚和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而是从冬至、腊八、祭灶、除夕,直至破五、人日、元宵节的整个庆祝过程,期间的每一个节点都关联着中国人2000年来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该书学术性较强,观点正确,引用文献资料丰富,论述详实,治学态度严谨。无疑,这是一本严谨实用、能够系统介绍研究春节文化的专著,该著对于我们详细了解春节文化极有帮助。

体例合理,结构完整。该书结构纵横交叉,纵向轴上顺次论述了春节的系列节日进行过程:从冬至始,由腊八、祭灶、除夕、大年初一、破五、人日,直至元宵节终;横向轴论述每一小节的来历、演变及风俗与禁忌,如关于腊八节的来历及发展演变,书中写道:腊八节首先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始于神农时代。秦汉时期,有明确记载。书中引用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的话:“《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或曰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第16页)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喝腊八粥,有的地方吃腊八面。书中进一步论述了腊八节与道教、佛教的关系关系。著作还细致介绍了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的仪式,全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春节简史》语言流畅,充满诗意,有趣味性,如书中描写窗花:“一幅幅或剪或绘的窗花,嫩叶似新出,花朵如初放,春天的气息似乎从这里弥漫开来,蝴蝶陶醉于蓊蓊郁郁的芬芳,鸟儿欢悦于天高地阔的响晴。年味儿也是从窗花里溢出来的吗?……搭眼一看,那一朵朵窗花,从剪刀所剪、彩笔所绘起,便像注入了神秘神奇的精灵,似日升东方、鸟唱枝间,天地间一瞬间都活泛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即便是窗外雪花纷飞,居室却也是红鲜翠嫩,鸟鸣蝶舞,百花盛放,一派热闹祥瑞之气。”(第67页)书中插入6幅精美插图,如明代李士达所绘《岁朝村庆图》,描绘吴中过大年的情景;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之《正月观灯》,描绘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盛况。《春节简史》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具有学术性,也具有普及性。

习近平在论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时说:“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习近平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张志春教授的《春节简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著对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