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狼牙山在呼唤

史映红2024-12-10 01:33:29

狼牙山在呼唤

——浅析赵琼诗作《在狼牙山》

 

作者:史映红

 

连自己也没料到,从18岁走进部队这座大熔炉,就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新兵分配,先分到驻藏航空兵某场站军需股当炊事员,烧火择菜、淘米下锅、端盘洗碗,还喂着几头总也长不大的猪。大约过了个把月,记得有一天炊事班班长说:“小史,政治处让你写篇文章,题目是《我到部队干什么》?晚饭前要交”。我就利用午饭后和晚饭未上班的这个空隙,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交了,啥内容现在一个字也想不起来。大概过了个把星期,军需股一位助理找到正忙着洗锅烧火的我说:“小史你别做饭了,你调到政治处了,快去收拾一下个人用品,马上搬过去”。我摸不着头脑,匆匆放下手里的碗和腰间的围裙,回到宿舍,心想,运气真好,不当炊事员,要当政治处干事了。具体不知道干事到底干什么?但我猜测肯定要写写画画,与纸和笔打交道。接我和帮我搬东西的是一位叫叶宏的干事,一杠两星。两个单位离得不远,很快就把我安置到放映组,与早我一年的李大勤住下。叶干事说:“前几天政委亲自看了你们新兵写的文章,你写得最好,所以就调你来政治处当放映员和新闻报道员,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放电影和写新闻报道,有啥困难就找小李和我”。

以为当政治处干事,却依旧是战士,内心不免失落;于是边干边学,很快能单独放电影,也有豆腐块陆续见诸报刊电台。截止上军校前的两年多里,被所在师评为“优秀报道员”。在空军后勤学院的两年里,除了学习,也写新闻报道,有幸被评为“十佳优秀报道员”。此后又两次上军校,学习之余,练笔从未间断,特别是在空军政治学院上政工班的两年里,练笔不辍,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下来,竟然有三十多本。后来任指导员、师团政工干部,写各种文稿是我的主要工作。总之多年来,一直与纸笔相伴,一直走在一条寻觅一种精神,呼唤一种精神,传递一种精神,弘扬一种精神的征途上,感觉乐在其中又任重道远,孜孜不倦又臂系千钧,乐而忘返又困苦艰难。

近年来,且写且行,很多文字大量刊发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遗憾的是每每回头来看,不少文字显得笨拙和稚嫩,但内心比较珍惜,因为它毕竟融入了我当时的情趣和憧憬,凝结了当初的笃信与崇奉,表达了自己人生思悟和个体情怀。这条漫长艰辛的路,曲折坎坷的路,肯定要继续走下去,哪怕前路苍茫。

一起来看军旅诗人赵琼的诗《在狼牙山》,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发布日期是2021年12月5日,说:时隔20年,祝贺《金色的鱼钩》《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的战友邱少云》《刘胡兰》《一个粗瓷大碗》等文章再次回到中小学课本。屈指一算,我离开中小学课堂已近四十年了,我不知这些当初要学习、甚至要背诵的课文何时被删掉的?是何人让删的?删掉的目的是什么?删掉的文章又被哪些文章所代替?从未考证。但可以肯定,在一段年月里,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功利势利之风,一种浮薄躁动之风,一种奸猾市侩之风,一种乖戾豪横之风。崇高被熟视无睹,高尚被置若罔闻,神圣被视而不见,伟大被置之脑后。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内心世界毫无生机,精神光焰晦暗阴沉,心灵追求疲乏倦怠,理想信念粗鄙低俗,让一些有识之士心生深深的忧虑。

第一节开门见山,用“弹壳、弹头、鲜血、断肢、几颗头颅”这些让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的人体器官和冰冷的武器;用“山雨、重新翻出、泥土、还原、倒模、山谷重塑”这些词语,把位于河北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推到我们面前;把80多年前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1团7连6班这个英雄团队推到我们面前;把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位英雄英勇无畏、坚贞不屈和民族气节推到我们面前;把英雄们抗击日伪军奋不顾身,宁死不屈,最后跳下万丈深渊的壮举推到我们面前。那段岁月风起云涌、方兴未艾;那场战争惨烈悲壮、腥风血雨;先辈视死如归、惊天泣地的场景视频一样呈于眼前,映入脑海。

“若江山是人/且要活命/有一吸,就必须/得有一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国之利器不可以不在军”(孙中山);“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梁启超)。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正因为先辈巨大牺牲和悲壮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太平盛世和国家尊严,才有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和中华民族的傲然屹立。当下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在“一吸”“一呼”之间,“我们必须记住”像狼牙山一样曾经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必须记住”像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一样的无数英雄惊天壮举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只有“记住了他们”,就记住了我们的来处,我们的根系,我们的基因和我们的血脉;再不折不扣地传下去,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汪洋在华夏大地。

上文说过,我一直寻觅一种精神,三番五次为军旅诗人赵琼的诗谈读后感,是因为从他的文字里,能轻易找到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赵琼通常用真诚的文字、真切的情怀,真挚的情感加以表达,故而打动着我,相信也打动着你。 

 

在狼牙山

 

作者:赵琼

 

在狼牙山,那些

被山雨重新翻出来的

弹壳以及弹头

可以忽略

那些被泥土还原的

鲜血

可以忽略

那些被山林重新倒模的

断肢可以忽略

甚至,你也可以忽略那

被山谷重塑的

几颗头颅

但是,在狼牙山

那五个人的名字

我们必须记住

 

若江山是人

且要活命

有一吸,就必须

得有一呼

记住了他们

就像祖父,时不时

就要领着我们

去掸拂

族谱上的

那些尘土……

 

作者简介:

赵琼,1966年生于晋南,空军某部干部。著有诗集5部,其中《有一条河是向东流的》《走在春天的家门口》分别获诗刊社“优秀诗集奖”(2001年)、第七届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2014年)。诗作散见《中国艺术报》《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文艺》等,曾获第二届“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国风文学奖、第九届长征文艺奖等。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