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匠者》仁心,感悟非遗传承
——读《匠者》后感
作者:高银
“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成果之一——长篇小说《匠者》(赵海忠/著)于2023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中国北方乌兰察布高原东北角一个名不见经传、不足百人的偏僻小山村杏村为主要活动轨迹;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时代背景;以鼓匠吹奏唢呐高调开场;以七鼓匠和三画匠的明争暗斗,面对生命危险、生死存亡又音画联手,共同退狼为插入点,后续又分为裱糊人生、水火精灵、焙炒岁月、八匠之首、玉骨沈记、绕指钢铁、为衣为裳、通达之御、小村先生、摘我园蔬、军民一家、楞韩大局、好女巧灵、熟皮别趣、钉补时光等22个篇章、30多万字。
书中人物众多,内容丰赡。一个个身怀绝技的艺人如:鼓匠、画匠、裱匠、压粉匠、炒匠、木匠、炸麻花匠、铁匠、成衣匠(裁缝)、泥匠、皮匠、钉盘碗儿匠等二十多种匠人跃然纸上,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凭借巧手、满心赤诚,繁衍生息,演绎着传统技艺的传奇,恰似静水深流,默默润泽生活,筑起非遗传承的坚固堤坝。沉浸于书中文字,不仅能感悟匠艺百态,民俗长卷,更能于细微与宏大之处,对非遗传承展开多元、深入的思索。
细绘匠者百态,勾勒民俗长卷
作者恰似一位博闻的民俗史官,用平实而细腻的笔触,镌刻匠者群像,描绘匠者的技艺生活、百态人生。大鼓匠、二鼓匠、七鼓匠穿梭于乡村阡陌,立身于婚丧嫁娶、节庆庙会,在红白喜事中吹打出生活的悲欢调,那唢呐声、铜锣音,既是仪式的注脚,又为平凡日子添一抹庄重或热闹,是民俗庆典、婚丧娶嫁不可或缺的“灵魂音符”。
三画匠手执画笔,于墙壁、农家炕围间勾勒神话传说、田园景致,花鸟鱼虫在笔下似有了灵气,“妙笔能绘万千象,丹青可留岁月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景、质朴信仰具象呈现。
八木匠以锯子切割时光,斧头劈开雏形,刨子推平坎坷,榫卯结构里藏着粗活与细活的精巧智慧,做家具、上梁架檩挂椽,每一处契合无缝都是匠心与自然材料的默契对话。
霍铁匠炉前火星四溅,大锤小锤与铁砧碰撞,铁坯在锤炼下成镰成锄,从农用器具到生活小件,淬炼的是钢铁坚韧,铸就的是乡村生产生活的“硬支撑”。
各种匠艺,紧扣民生实用,托举民俗文化,细绘匠者百态,编织成非遗在民间枝繁叶茂的鲜活长卷。读罢,那些鲜活的匠影、质朴的匠心,在心底久久回荡,引人沉思匠者群体与非遗传承千丝万缕的联系。
抓住微观着墨,擘画宏艺蓝图
叙事技巧上,《匠者》巧妙融合微观与宏观视角,恰似运用电影镜头语言,为读者呈现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微观层面,作者化身“技艺特写摄影师”,将匠者工作瞬间无限放大、放慢,细腻呈现每一处精妙细节。
写霍铁匠打铁,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打铁的场面,有锤子打击的声音动律变化,有赤臂挥锤肌肉隆起的形体动作,有略带卖弄的言谈语气。铁砧震鸣,火星喷射,似繁星迸溅。徒弟手中小锤紧跟节奏轻点,师徒配合,锤锤到肉,每一击都在锻造钢铁骨骼,亦在锤铸匠艺传承精魂。七鼓匠的荒杠、三干头媳妇的菜刀、田老太的小碾锤、贺大头媳妇的铲铲、柳叶家的门闩,钟大夫的鱼儿刀、二鼓匠的钥匙,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故事,体现匠者仁心,铺陈匠者的百态人生。
宏观视角下,作品仿若翱翔高空的无人机,全景扫描匠人群体生态。杏村“全村三四十户,不到百人,按一个自然村整体编为第五生产队。”但匠人种类,却近二十个。匠人集中度这么高,对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一个偏远小村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如果用一个故事来展示这么多种类的手艺,并且把每一种类的匠人都得到个性鲜明的表现。在仅仅近30万字的书里,是难以实现的。作者用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或生活片段,艺术地处理这个难题。这些小故事或生活片段,选得都很典型,很有代表性,展示了“匠”,也塑造了“者”。
传承匠者信仰,雕琢时光勋章
书中匠者,个个是尘世“守艺人”,执念为灯,以毕生心血躬身深耕技艺“厚土”。每一位匠人,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默默演绎着对传统技艺矢志不渝的坚守与传承。鼓匠无论寒冬酷暑,背负行囊、携鼓赴会,无惧报酬微薄、路途奔波,为传承技艺燃尽心力;木匠为求一榫一卯精准,反复打磨测量,耐住寂寞、经住质疑,用漫长岁月雕琢木艺臻境,是对先辈技艺敬畏,对品质执着的坚守。种种匠艺紧扣民生百态,从遮风挡雨、计时计量,到装点生活、传承民俗,扎根民间最深处,犹如繁星点点,串联起非遗于乌兰察布大地枝繁叶茂、绵延不绝的壮阔网络,雕琢着时光勋章。
匠者培根铸魂,传递薪火辉煌
书中匠者多是非遗传承“活态载体”,传统手艺在岁月淘洗下成珍贵非遗。鼓匠技艺关联民间鼓吹乐非遗项目,口传心授曲调、演奏程式,代代守护民俗音乐血脉;画匠壁画绘制是民间美术传承,独特颜料配方、绘画风格凝萃地域审美与信仰;木匠榫卯工艺属传统建筑技艺瑰宝,不用一钉一铆诠释古人智慧。匠人们以双手为桥,渡古老技艺过时代洪流,每一位匠者身后,是文化根脉延续可能,是民族身份标识守护。
《匠者》宛如一座时光的丰碑,镌刻着那个已然远去却令人难忘的时代,铭记着那群以双手雕琢岁月、以匠心铸就传奇的匠人们。《匠者》是对即将远去的文化印记的铭刻,更是向在贫瘠大地上默默耕耘、满是劳绩的匠者们,致以最诚挚、最诗意的敬意。
站在时代潮头,我们应握紧匠心之笔,饱蘸合力之墨;以传承为梭,岁月作线,穿梭于往昔与当下,编织非遗华裳;以坚守为砖石,情怀为砂浆;筑牢文化根基,续写匠者新篇,赓续华夏文脉,让古老匠艺非遗在现代文明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高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