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生命的体验与诗意的壮阔

朱海湛2024-09-03 19:54:39

 2


生命的体验与诗意的壮阔

——近读广东诗人王晓波诗集《山河壮阔》

 

作者:朱海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诗人王晓波新近出版的第四本诗集《山河壮阔》,精选收入他创作和发表的近作180首,这是他的第五本文学集,手捧着感到沉甸甸的。他的诗不论长篇短章,还是婉约奔放,都书写着诗意的多样与壮阔。

《诗探索》杂志主编吴思敬教授说道:“爱是王哓波创造诗美的驱动力量。”确实如此,诗人怀有爱心,敬畏生命,才能对这个大千世界投去爱的目光,才能由衷地生发出对亲朋好友、故土乡间、江河山川以及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的爱意,才能勃发出不竭的诗情,才能对真善美怀有好感,才能创造出不同形态、格局、风格的诗篇,也就是说爱诗而创造诗美。例如,他的《艺术品》一诗将“时光”比喻成两个独特的“腊染”“雕刻”,把你我的兄弟之情“染”或“刻”成“岁月的艺术品”,他进而认为今日的你我“相逢不识兄弟旧时样”,只见四目对视,已是“两额斑白”。而且“两额斑白”是岁月的痕迹,更是悠悠岁月的艺术品。如若无情无爱,便无从感受到"两额斑白"的生命细节与画面所呈现的“艺术品”之美。

在《遇见》中,王哓波写了留医的老父亲,将人间至情至性表露得刻骨铭心。那个六月,“朝晖落霞,宁静而美丽”,父亲“安详地靠着我的肩膀”,“你牵我手沿河而行,舐犊情深”,而眺望“远方”的我们看到“山河壮阔”。他在《母亲,是一种岁月》里还写到母亲,把母亲说成“是一种岁月”,让母爱之美铺排出一幅幅真切的画面:年轻的妈妈“背着不愿睡醒的孩童/提着早餐,在崎岖的小路快步”;中年的妈妈“牵着背着书包蹦跳的学童/提着菜篮,在悠长的小路漫步”;年迈的妈妈“正折叠衣服整理背包/提着背包,在小巷送别出外奔忙的青年”;苍老的妈妈“在雷雨停电的夜晚/侍食儿孙/仿佛看到年幼的我……"这些充满动感与细节的画面,构画出一幅母亲之爱与悠长岁月的长卷,向读者迎面扑来。

这本诗集起名《山河壮阔》,我猜想王晓波的立意或许是他心海的壮阔,开拓了他发现美的深远视野,让我们看到壮阔的诗意,看到壮阔的山河江川,看到壮阔的情天恨海。所以,走进他的诗《壮阔山河》,我们主要看到了“一定是故里/一定是青葱岁月/一定是求知若渴的年华/一定是那一片星空那一片海”,看到了他刻意地挑选了“某个晨曦,划水出海/在水一方,在水中央”,“慢慢习惯了寂静/寂静的自由,一种孤独追逐/岁月无语,朝阳起又落/壮阔山河在等待"。此时此地,我们和诗人一起眺望一轮朝阳升起又降落,天地上的山河,便显现出令人神往的辽阔与遥远。

说到诗意的壮阔,不得不提及王晓波的《我的祖国山河锦绣》。诗中所涉及的山河、人民、祖国这三个关键词,组构成诗的壮阔画面。你看,晨曦中的“以梦为马”在梅雨江南起程,跨越长江黄河,驰骋奇崛峻岭,横穿戈壁大漠,踏着落日余晖,“风在奔跑,岩石在鸣叫”,只要我们“存有一份敬畏的心/与热爱祖国的人民”。以梦为马,面对黑夜,我们便不会害怕孤单,以至于我们“勒马长城/与昆仑山对望”,“看见世上所有鲜花/都笑脸绽放”。这诗里的“鲜花”就是喻指人民,在锦绣的山河之上像”鲜花”一样绽放。

诗,是抒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情感的抒发。写诗,就要在诗里行间写出生命的体验,写出人的命运与质感。王哓波是一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生命质感的诗人,他笔下的诗篇充满了七情六欲、人情世故,皆来自于他的生命个体的把控与时空的展现。如诗《春节,是一种温暖》,他通过修辞的通感赋予名词“春节”生命感,把中国传统节日写成“有一种莫名的温暖/要与你分享”,总感觉到去年除夕年夜饭,“你温的热菜热酒/现在未凉,还暖/转身又是春风十里”。有了生命意识,你就可以在诗中进行生命的"通感”,写出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度感与质感。                                                                                                      

再看诗《等待春花或者落英》。从表象看,作者写的是花树纷繁的生命历程,实质是在写爱情的生命体验,写出爱的协奏曲。因为相信爱情,我便想到你,就会憧憬未来,不再感到孤独。孤单生养了“我”,也会生养了“你”,爱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你”,“我”就不会感到孤独,就像绿荫芬芳因为有水的浇灌,孤单不会来袭。“飞翔的小鸟/僻静地在花丛中歌唱”,我便知道这世间万物,因为有爱和生命,都在“等待春花或者落英”,我的生命力促使我鲜活地感受到“我的幸福朴素而真实”,而我的诗篇有了生命的质感也是朴素而真实。

再读诗《夜读鲁迅》。诗人从生命的感悟中起步,倾听到“先生的呐喊声/惊醒了/昏睡中的灵魂”,而“我”因为害怕黑夜和孤独,听到传来先生的呐喊声,便不再孤独和害怕漆黑。他接过先生曾经擦亮的火柴和烛火,去照亮前路,去寻找“光明”。鲁迅在王晓波眼里就是生命的高度的象征,就是火柴与火光的象征,就是在“夜读”中感受到“光明”的辐射,正在进行一次前辈与后来者有关生命与思想的对话。

王晓波的许多诗篇都有着忧患意识。在《一条咳嗽的鱼》中,他让读者赤裸地面对遭到人类破坏及污染的大自然,面对被拟人化的“一条鱼”,他希望能够引起人类的省思与悔悟。从中看出,王晓波之所以写诗有创意,在于他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忧患,提炼出人人可读懂却又使得每个人都产生共鸣而有所感悟的时代语言、现实语言。

著名诗人叶延滨曾经这样评价王晓波的诗:“写好诗会使平凡人的日子变得精彩,写好诗会让我们虽身处世俗生活而心灵变得高贵而自信,写好诗更能让我们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读王晓波的诗作,再次让我增加了对诗歌的热爱和信心。”挑灯夜读,眼前的王晓波的诗集《山河壮阔》让我品读再三,让我对叶延滨的评语颇有同感,让我感觉到王晓波就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确认对诗歌满怀热爱和信心的王晓波从平凡的日子和壮阔的社会生活中提取了诗意与情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不论是写大自然,写风物,还是写亲情爱情乡情以及社会现象,都是他对情感的真情抒发,是对生命的切身体会与感悟,让我们和他一起对诗歌继续充满热爱和信心,一起并肩携手走向诗和远方。 (2024年8月29日稿)

 

原载:《湛江日报》2024年9月3日“阅读”副刊


 2

书名:山河壮阔   作者:王晓波  出版发行:暨南大学出版社

(注:京东、淘宝、当当网、亚马逊、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新华书店公开发售)

 

诗集简介: 

《山河壮阔》诗集收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诗人王晓波近年来在中国、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发表的诗歌精品100首,以及最新创作未公开发表的诗歌80首。在这些诗歌作品中,展现了蔚蓝苍穹下的小草野花,料峭的早春,蛙鸣蝉唱的夏,稻穗飘香的秋……在他纯朴素淡而生动的笔触下,亲情与友情有如泥土上弥漫的芳香。王晓波坚持在现代诗学上进行艺术探索。他的诗歌,坚持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和写作主张。王晓波在属于他的场景和形象中用文字浇筑成了一个纪念碑——生命个体的时间纪念碑。也许它不高大,但是却足够坚固,足够容纳一个人的时间和记忆的全部。

阅读王晓波的抒情诗歌,净化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内心,感悟和收获生活的恬淡幸福。

 

《山河壮阔》作品选(九首):

 

1.绽放

        

我要将渔期提前到来

我要将洋流回暖

我要将丰收在望的喜讯

告知那渴望赶海的渔民

 

洋流,已经回暖

冰封的海平面生机勃勃

渔讯、渔歌还有赶海吆喝的号子

瞬间传遍渔村的每个角落

 

渔民僵硬的面容

在微拂的海风里逐一绽放

 

2.如果有海豚喊你

 

不经意,打开月光宝盒

惊现二条蓝鲸双双跃出海面

 

惺惺相惜的二只大象,跌跌撞撞

不合时宜闯入了人世的丛林

 

千帆过尽是你的恬淡

落霞深处,庆幸有你并肩

 

转身时,如果有海豚喊你

恰到好处,尽情吞咽海天的蔚蓝

 

3. 此时寂静

 

万物之灵裸露在外的善良

笨拙、难看、微不足道

不善言辞,不习惯寒喧

 

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着

篝火东倒西歪高原空旷无比

松针落地,雪斜吹向河床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

此时,风开始消退冰雪的凛冽

泥土里,一点点地伸展嫩绿

 

神的气息,在黑暗中

闪烁、舞蹈、奔流

夜深深几许,谁正记录此时寂静

 

4.半湖月色

 

凤凰花数度红了窗外

蝉声,缓缓踱过青葱岁月

有月光翻书

有音符在蓝天飘荡

花鸟作赋,草木入文

你我的汗水浇灌成春绿

从晨光读到月色

半江瑟瑟半江琅琅书声

谁的笑语在夜半梦里荡漾

以为这就是爱情,一回头

半湖月色朦胧,捞不起的月亮

往日的诗稿,现已长出青苔

经年累月,聚话同窗往事

最难忘凤凰树下的斑斓绿荫

每天午后,你匆匆而过的身影

仰起头,同饮梅子青菊花黄

窗外流水潺潺

谁又把心事翻译成青绿

望远山近水,此时蝉唱

逐次又把山光和夜色点燃

 

5.山夜

 

天色暗淡,已晚

山河昏沉,夜幕遮蔽

“簌簌”四野寒风凛冽

悬崖峭壁,如树立起

一张黑色大被

 

山沟沟空空荡荡

黑暗吞没了来时的道路

湿冷缓缓而来的夜气

沉重,而使人恐惧

一切温暖的事物都被砸碎

“哪里,可以是藏身之地?”

 

水流声,时隐时现

一点二点三点四点

闪烁不定,算不清的

萤火虫身影

延着水声流动,此时

寂静而不寂寞

 

6.五月

     

草色凝碧,一只蝴蝶飞临

烈日下,木棉果荚破裂

花絮满天飘舞

茫茫飞絮,恰如夏日飞雪

此时蝉唱,喧噪热闹了岭南

 

推舟。顺水而下

摆渡船上,回眸处

深陷,记忆里的昨天

蹉跎许多不再复返的梦想

 

暮色苍茫,星空下

隐隐听闻一只蟋蟀,欢快地

和由远而近的一列高铁

错落有致地唱和

 

7.雕刻的时光

 

时光对岸  南岭以南  睡莲不露痕迹

鲜艳  明媚  枯萎  凋零

 

在光阴的河岸  我捡拾到数根银丝

丢了银发的  也许是那呼啸而过的白马

也许是涉河而过的你和我

庆幸的是   我们发现了莲的心事

窥探到时光的秘密

 

那骑白马的人  就站在澎湃时光的岸上

 

8.晚风

 

夜已沉默,带走一盏渔火

你从满天繁星中走来

 

谁在前方不停呼唤,我听见了

水流汹涌着,追逐着远方

 

昨天太短暂,从不敢奢求永远

永远,也许不会很遥远

 

此时寂静,我们在晚风中相依

时间正在浪花中穿梭

 

9.荡漾

 

蝴蝶翩然在尖尖小荷上

池塘一阵荡漾

没有风,没有水流

分明听见池塘的心跳

 

颤动了小荷,生动了水面的

盈盈是一种

爱意,荡漾

 

名家推荐语:

 

☉王晓波的诗常把我带回到童年的故乡——料峭的早春,蔚蓝苍穹下的小草野花,蛙鸣蝉唱的夏,稻穗飘香的秋……在他纯朴素淡却生动的笔触下,亲情与友情有如泥土上弥漫的芳香,温暖了离乡背井的游子的心。不像当下许多只会玩文字游戏却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品,他的许多诗都拖著长长短短浓浓淡淡的时代与社会的影子。在他的一首题为“一条咳嗽的鱼”的诗里,他让读者赤裸裸面对遭到人类破坏及污染的大自然,希望能因此引起人类的省思与悔悟。我常说“一个有创意的诗人,必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人人能懂,却也能使每个人都有所获有所感的时代语言”。很高兴看到我的这个诗观在王晓波的诗里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印证。—— 非马(著名国际华语诗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 

 

☉写好诗会使平凡的日子变得精彩,写好诗会让我们虽身处世俗生活而心灵变得高贵而自信,写好诗更能让我们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读王晓波的诗作再次让我增加了对诗歌的热爱和信心!——叶延滨(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杂志原主编)

 

☉爱是王晓波创造诗美的驱动力量。正是由于他的心中充满对亲人、对故乡、对自然、对人类的博大的爱,他才能勃发出不竭的诗情,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格局、不同风格的诗美。——吴思敬(著名诗歌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

 

☉王晓波立足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经验,用诗歌诠释了他与生活的关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他用质朴、真率、简洁的语言,合理的抒情,彰显审美立场和趣味。他的诗,有个性,也有很强的张力。——商震(著名编辑家、诗人,《诗刊》杂志原常务副主编,作家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王晓波的诗歌以“深情”著,其诗歌的精彩篇什,乃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所擎的一颗浑圆露珠,是以被拟物化、拟人化的意象浸泡的醇酒,是回甘绵延不绝的上好橄榄。——刘荒田(著名散文家、诗人,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第四届会长)

 

☉王晓波在属于他的场景和形象中用文字浇筑成了一个纪念碑——生命个体的时间纪念碑。也许它不高大,但是却足够坚固,足够容纳一个人的时间和记忆的全部。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日常神,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彼岸。而诗歌就是其间的摆渡者!——霍俊明(著名诗评家、诗人,文学博士后,《诗刊》杂志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 )

 

☉王晓波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滋养,他善于在意境的营造中抒发个人的情思。在其一系列诗歌中,都能读到一个迂回徘徊的抒情主体,他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私语。这使得王晓波的诗作自成自体,在修辞、节奏和情绪中,构成了有其个人气息盘旋的诗歌世界。——杨庆祥(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 )

 

☉王晓波的诗歌是较有特色的,而这种特色与他一直坚守的新古典美学理想和持之以恒的艺术实践关系甚密……在王晓波的诗里,那些散发着古典韵味和精神气质的意象可谓俯拾即是,极为丰沛,它们在诗歌文本中的不断现身,增强了诗作的古雅气质,给人一种古意氤氲的阅读感受。——张德明(著名诗评家、诗人,文学博士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审专家)

 

☉王晓波对古典语言的淘洗与把握让我看到现代新诗与传统之间的有效勾连与充满生机的承续,他擅长对古语进行妥帖的变形、对古典诗境进行创造性的化用与创生,以柔和的方式在现代文学的借鉴与综合中融入了古典元素,缔造了古意盎然又洋溢着现代情感的别具一格的抒情诗歌。——杨汤琛(著名诗评家,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


QQ截图20240903173628 

王晓波,1968年5月出生于广东廉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香山诗刊》主编。著有《山河壮阔》《骑着月亮飞行》《雨殇》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诗学评论《吹掉泡沫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诗歌作品载《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度选》《中国新诗日历》《中国爱情诗精选》等选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