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纪念碑,站着的刺刀

史映红2024-07-15 10:10:32

纪念碑,站着的刺刀

——浅析周东浩诗作《纪念碑》

 

作者:史映红

 

反复品读周东浩诗作《纪念碑》,脑际就浮现出与纪念碑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曾瞻仰过诸多烈士陵园的情景,难忘的是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关于松山娃娃兵的小视频,分享如下:80年前,在云南松山战役中,7000多名孩子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枪,冲上抗日战场,很多孩子牺牲时最大的仅15岁,最小的才9岁,他们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松山娃娃兵。

一个国家究竟到了怎样的绝境,才会让一群孩子去搏杀?1944年,历时三个多月的松山战役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打响,当时中国远征军伤亡惨重,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7700多人,后因兵力实在不足,只能逼迫招了7000余名自愿参军的娃娃走向战场,跟日军血战,他们最大的不到15岁,最小的才9岁;但他们丝毫没有畏惧,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枪,迎着炮火与敌人血拼,没有一个中途退缩。据说战斗中一个年仅9岁的娃娃兵被俘,日军问他想怎样死?小战士拍了拍身上的土,挺直了腰杆,坚定地说:“当我走向战场的时候我就已经死了,但死也不投降”。好一句死也不投降,死战到底,就这样1000多名娃娃兵壮烈牺牲。当时一个外国记者到营地采访,问一个小战士抗战胜利后打算干什么?孩子摸了摸头,想了想微笑着说:“那个时候啊,我应该牺牲了吧”!记者当场泪奔。一寸山河一寸血,这群孩子本该在读书的年纪,却走上了战场,保家卫国,尸骨堆满了松山阵地,那一刻他们不只是孩子,更是中国军人。娃娃兵可能没吃过糖果,没进过游乐场,却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战场,小小年纪,毅然决然地勇赴国难。有人质问他们指挥官,为什么让一群孩子上战场?他们可是国家的未来啊?指挥官回答让人潸然泪下:“丈已经打到最艰难的时刻,如果他们不上,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啊”!

今天,我们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快乐度过六一儿童节,应该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未来吧!多么希望有来生,希望这群孩子能回来,看一看这盛世美好;也希望我们所有人记住他们,这些英勇无畏的松山娃娃兵。

来看第一节:“所有站立的物体/只有纪念碑/像连长的一柄枪刺”,是的,站立的事物实在数不胜数,但是只有纪念碑的站立,让我们有一种气吞山河的震撼,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激越,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纪念碑站着”,它是在问天,问苍穹,问人间正道;“纪念碑站着”,我想起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谭嗣同就义时站着,他铿锵之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站着;我想起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就义时站着,他在雪地上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也站着;我想起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就义时站着,他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也站着;我想起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牺牲时站着,他对劝降的赵廷喜讲:“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也站着;我想起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时站着,她对日寇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也站着。

“太阳站在天上/光线前后左右丈量/找不出一个影子”,我曾在以前文章里写过:其实很多时候,绝大多数烈士陵园长年大门紧闭,门庭冷落,门可罗雀,一年当中,就那么几个重要节日,一些社团、部队和学校组织祭拜瞻仰;其余时间就“找不出一个影子”;周东浩的言外之意:就是期望我们全社会和更多的人们,有更加强烈的对烈士祭拜愿望和瞻仰意识,以此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任何时候都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战无不胜。

第三节:“参观的人也站着/把纪念碑/读成一块站立的大书”,是的,所有的烈士陵园和无数座英雄墓碑,是我党我军光辉历史的精彩浓缩,是我党我军伟大精神的精华凝聚;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曾讲:“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江泽民同志也讲:“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同志曾言:“要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教育活动,促进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这首诗共用了12个“站”,让人印象深刻:对诗句语气的沉挚,对诗行走笔的豪阔,对诗作气势的豪迈,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今年是我党诞辰103周年,无数革命先烈先辈的傲骨铮铮,功勋赫赫,忠魂凛凛,将浩气永存;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向警予、杨开慧、刘胡兰、江竹筠……是其中杰出代表,他们的革命气节,献身精神,光辉事迹,千秋功勋,都凝聚在烈士陵园和大大小小的纪念碑上,故而,烈士陵园和英雄纪念碑是我们的黄钟大吕和雄文宝典,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华夏儿女永远秉持的精神品质;我们要一代一代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广大。“身正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黄帝内经》,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希望,国防才能强大,社稷才能稳固。

 

纪念碑

 

作者:周东浩

 

纪念碑站着

远处站着楼房和树木

所有站立的物体

只有纪念碑

像连长的一柄枪刺

 

太阳站在天上

光线前后左右丈量

找不出一个影子

像纪念碑

腰板笔挺且轮廓分明

 

参观的人也站着

把纪念碑

读成一块站立的大书

石碑上的那些名字

如方队

站得整整齐齐

站得沉稳大气且气字轩昂

 

清明节站在细雨里

纪念碑似乎与季节无关

草丛中站着去年的花圈骨架

天空中站着四月的袅袅香烟

站立在红土地上的纪念碑

是其中最坚硬挺拔的一种

 

作者简介:

周东浩,曾有多年军旅生涯,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诗刊》等众多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出版诗集《沿着春天走》等。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