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时代经典 山水新歌

邹中海2024-03-19 23:06:36

时代经典 山水新歌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二部《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赏析系列十一章

 

作者:邹中海

 

一、

 

随着我的研究、归纳、体会和总结,我认为许峰老师的诗歌,完全具有形成经典的可能性。这绝不是信口开河,是有根据的:

首先,他的诗传播率非常高,按传播学的原理:“所谓经典,必先流行,流而行之,经而典之。”因为只有流传度宽广,才不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所覆盖。

其次,是他的本心写作,所谓本心写作,就是有感而发,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写而写“,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很容易与读者朋友产生互动和共情。他的诗是社会现实中的某些人、物、景、事触动他了,自然而然地有话要说,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表现手法又与众不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读者朋友和评论家们都非常喜欢,有厚实的土壤,所以极容易同频共振。我相信在若干年后,依然会拔动人的心弦,让人感同身受,于是便有了传承的基础,能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形成经典!反之,如果是为“写而写”,必定会缺乏真情实感,那么写出来的诗文就会乏善可陈,甚至会令人反胃。比如现在网络上那些为了流量、博眼球写出来的所谓“诗歌“,一大堆的假大空,甚至下三滥而无所不用其极,不但会给诗歌这顶文学的皇冠抹黑,也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哪怕在当时确能引发一波关注,但也是在饮鸠止渴。因为流量终究会淡去,热度也会冷却,人们在笑过骂过之后,肯定就会抛弃。只有像许峰老师这样的诗歌,带有诗人体温的真情实感、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的诗歌作品,才能永恒!

其三,他的诗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思想的高度,蕴含着中华古典文学中那种传统美学之美,继往开来又守正出新,其内涵包括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天人合一、映射万象、意味隽永等诗性特征,诗里的真善美,永远都是他追求的重要核心,所以也具有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其四,他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既为华夏的山水讴歌立传,又借助山水的自然物貌,咏出心中的“道”与“志”,体现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的至真至性,至纯至美,这也是最容易打动读者的灵丹妙药。

其五,他言咏的这些山水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历朝历代的名家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王维等人的持续开拓,更加奠定了山水诗的理念并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到了现当代,这些包含着中华文化重要之源的山水诗,甚至包括对祖国山水方面描绘的文章,都很少了。山水孕育了中华文明,却在时代的发展中缺位,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大的缺陷和遗憾。许峰老师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卓越的才华、睿智的眼光,自觉捡拾起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之源,弥补了这个方面的缺陷和遗憾,延续了文脉,为迈向经典、延续经典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

 

今天的讲座,主要就许诗中的真善美和山水诗的意境、结合古今中外的名家言论试做一下浅述。这是诗人一生都在追寻的精神境界,当然也是我评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文以载道,真善美永远是道的核心,文学的最终目的,都体现在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我们试看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真善美永远都是他们的艺术和思想核心,没有国界、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制约,因为人类的情感始终是相通的,那就是追求的永远是情感之真、人性之善、人文之美。比如享有国际盛誉、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在他的十四行诗中的第105首诗中说: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

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而在中国,著名诗人艾青先生在一篇《诗论》也是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驾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

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样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

诗是自由的使者,永远忠实地给人类以慰勉,在人类的心里,播散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坚信的种子。

诗的声音就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就是自由的笑。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写诗有什么秘诀呢?

用正直而天真的眼看着世界,把你所理解的,所感觉的,用朴素的形象和语言表达出来,从自然取得语言丰富的变化,不要被那些腐朽的格调压碎了我们鲜活的形象。

个人的痛苦和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也必须糅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里。

具有信仰的虔诚,对人世怀着热望,对艺术怀着挚爱,在生活着的日子,忠实地或是恳切地,也或是顽强地、勇敢地说着话语,即使不是诗的形式也是诗。”(引自艾青《诗论》)

 

同样地,真善美也是许峰老师捧为圭臬的精神寄托,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火出圈的重要原因,他也在一篇诗论文章中,以反向立意来传递出他的真善美,体现出他至情至真的品格,他说:

 

“历史上,诗人本是知书达理之人,是吟唱圣洁之人,是不与邪恶为伍之人。遗憾的是,当诗歌被糟蹋得不成样了,当更多的真诗歌真诗人在属于自己的诗歌家园却没有户籍和位置、没有耕田,没有座位的时候,我当然不能安然于所得的名声而自鸣得意。相反,我为此感到悲哀。这样的诗坛,不走进死胡同才怪!”

 

在我国古代,真善美也是被先贤先哲们当作艺术的永恒追求和精神寄托,并上升到了“道统“的高度,就修身和家国情怀实行了完美的统一。其中饱含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世界观。许峰老师的诗歌以祖国的山水人文为载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多维空间,即物象与精神,实象与虚象的转换。描绘出一个世界存在的真实样态,但又可从这个样态中演绎出非常多的线索,让人走进去,生发无穷无尽的想像,教人以善,或给人以美。

 

三、

 

今天讲述的这组诗见许峰老师的主题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中的第三十六至四十首,见被74—81页。评论家有点巧合,依然是由邓三君、方寸、陈正老师点评,前两首由方寸老师点评;第三首由邓三君老师点评;第四首为陈正老师点评,本次讲座,全文照录了诗人的诗歌、山的简介和三位评论家的点评,我们现在一起来欣赏。

 

一、咏狼牙山

 

狼牙虎贲鬼神惊,壮士魂伴松柏青。

舍得柩囊三尺土,何愁灭寇国运兴!

 

——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二、咏威虎山

 

威虎山上藏恶狼,英雄单骑摆战场。

为民除害埋忠骨,林海飞雪祭杨郎!

 

——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三、咏黄袍山

 

立世就想黄袍身,御座虽阔能几人?

为政多解黎间苦,功德高下在民心!

 

——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四、咏贺兰山

 

千年刀兵刃边关,累累白骨垒贺兰。

民族和风抚旧创,骨肉同享好河山!

 

——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狼牙山简介】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狼牙山原名郎山,因汉武帝时太子刘据之子为躲“巫蛊之狱"避难于此而得名。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狼牙山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是河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方寸老师诗说:最近看了电影《八佰》,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力讲述“八百壮士”阻击日军的故事。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如出一辙,悲壮、惨烈,却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剧中何香凝女士的一句感慨点明了主题一一“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确,“舍得柩囊三尺土,何愁灭寇国运兴!”当敌强我弱时,只有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才有打败敌人的可能。更何况,誓死保卫家国,匹夫有责!

 

笔者认为,这组诗既写出了一种战士精神,又写出了人文色彩。诗人通过狼牙山五壮士、巫蛊之狱的历史典故,巧妙地与现实编织在一起,完成了矛盾的统一,带有道家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诗人托山叙事,把两个纠结的历史故事,阐述了世间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相联,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了矛盾与统一的基本法则。此外,诗人在诗的简介中,利用“郎”与“狼”的谐音进行了阐述和发展,讲述了狼牙山的来处与起源,增加诗的知识性和艺术性,为山的底蕴,做了再一次的延伸。

 

【威虎山简介】

威虎山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城以北40公里处,山势险要,风光秀丽。景区自然风光由奇山怪石、山间瀑布和林中清流构成。宜作画,色彩绚烂;宜咏诗,诗韵清绝。山间跳跃的流水和飞流直下的瀑布共同演奏着大山的乐章。威虎山是当年侦察英雄杨子荣只身入匪穴,活捉三代惯匪“座山雕”的战斗遗址。

 

方寸老师诗说:这首诗与其说是咏"威虎山",不如说是咏“智取威虎山”。“林海飞雪祭杨郎",这杨郎,可以是杨子荣,也可以延伸为杨靖宇,更可以是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烈们,他们都是“忠贞铁骨”,只有飞雪的洁白,才能祭奠他们的赤诚。

 

笔者认为,方寸老师的解读很到位,诗人就是通过现实语境的直接体验,体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我们看他的这首诗里,有很浓的家国情结。这些,在他所有的诗中,都有体现,他情感的真,哪怕是写景状物的诗,亦是如此。他总是把所看到的自然景象,上升到家国层面的荣辱盛衰,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的诗歌,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会产生一种壮阔或悲壮的精神力量。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不仅仅是作为描述的物象,还是与诗人的见识、思想、哲理、兴趣等元素融为一体。他的诗歌,个人情感毫不掩盖地融入诗中。

 

我们具体来分析,以上面两首诗《咏狼牙山》和《咏威虎山》为例,试看他的《咏狼牙山》诗中的第二句“壮士魂伴松柏青。”和《咏威虎山》中的第二句“英雄单骑摆战场。”的诗句,这两句诗,都是以“壮士”或“英雄”开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场景发生了关联。因为我们知道,诗歌是诗人心中的映照。咏古抒怀,其实就是借古咏情。许峰老师的诗里说到的英雄、壮士,说到底,他就是一位历经过战火的英雄。所以,当这些景象触动了他的时候,他的英雄之气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诗中,与所写之景重合,因而形成了热血沸腾又情感真实的诗歌。在他的这两句诗里,他把报国志、英雄情,都融在了他的诗中。我们再看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舍得柩囊三尺土,何愁灭寇国运兴!”“为民除害埋忠骨,林海飞雪祭杨郎!”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一股英雄侠气,油然而生。

我认同方寸老师对“杨郎“的解读,这个“杨郎”,已成为了无数中华英雄儿女的象征。由此可见,在民族的苦难面前,作为战士与诗人的许峰老师,以深沉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为保家卫国而奋不顾身的民族英雄,当然也包括他自己,这也是传承了几千年的血性和民族精神!

 

【黄袍山简介】

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湖北省生态自然保护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人古迹比较多。据《通城县志》:古代有仙人晒黄袍于此,故名黄袍山。自然景点有中国十大落差最大瀑布之一的白水崖瀑布。主要景点有一门三尚书忠臣庙(方琼纪念馆)、黄庭坚退隐黄袍山的“鲁直第”,以及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湘鄂赣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等。

 

邓三君老师诗说:皇位虽大,主权在民。凡从政者,如果不能以民为本,施政于民,就是攀摘了皇枝,又能得到多少人的青睐与拥戴?此诗告诫从政者:百姓之口,才是为政者的无字碑。此诗讽刺了封建帝王治理天下的弊象。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对封建王朝的批判。但我们回过头看诗人所写的简介,里面又抒写了“一门三尚书忠臣庙(方琼纪念馆)”“黄庭坚退隐黄袍山‘鲁直第’”“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湘鄂赣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非常有正能量的事迹或物象,说明了诗人在这首诗里,同样含有道家的辩证思想,批中有肯,肯中有批,做到了多元层次的展现,使诗由单一性,变得非常饱满。

 

【贺兰山简介】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北方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一,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贺兰山长期战事不断,元朝与西夏、明朝与鞑靼等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无数将士英魂永留贺兰山。

 

陈正老师诗说:在中国,没有一座山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千年刀兵刃边关”,从秦朝到明代,中原民族与边疆民族间的战争从未停止。抗日战争时期,宁夏抗日壮士在此同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郭栓子匪徒彻底覆灭,贺兰山终于回复了安宁。

 

在《咏贺兰山》这首诗里,还有一个非常有名又非常悲壮的英雄故事。那就是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首词也是历朝历代所推崇的最具有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佳作。许峰老师的这首诗,有了超越与升华。我们来看诗人的后两句:“民族和风抚旧创,骨肉同享好河山!”这两句不光是对前代英雄的回应,还包括祖国在大一统之后,全国的兄弟姐妹结束了骨肉相残的悲剧,如今相亲相爱,同享华夏大好河山的幸福生活。这首诗的艺术高度和思想高度,都是无与伦比的,弘扬了民族气节,也不会产生纷争和歧义。

 

四、

 

许峰老师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他重创新,不固古,有主见,有特识,决不随波逐流。所有这些,构成了他在创作中追求个性表达的思想基础。他推出“崇古但不固古”“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意在文先”等诗观理念,影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诗人作家和读者朋友。许峰老师的诗歌,已完全具有了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艺术的本质是整个精神层面的修为,所以个人的性情也非常重要。在本文即将结束时,还想谈一下他的性情,我试举一例,与朋友们共同见证,他的性情之独特一一在我的文论中,我曾多次把他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和一些前代先贤先哲去做比较,他其实是非常反对的。这在我看来,这也是他在自谦之后又有他的自傲,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不用任何人来衬托他的高度,他就是他,在时代的山水里,他站在那里,就是一座高峰,就是最为亮丽的风景!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