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万水千山,诗心相连

史映红2023-11-21 05:18:18

万水千山,诗心相连

——浅析敖琢玥诗作《寄父亲的19岁》

 

作者:史映红

 

仔细品读敖琢玥诗作《寄父亲的19岁》,脑际一直萦绕着关于她父亲、西藏知名作家、诗人敖超的点点滴滴:敖超可谓著作等身,出版短篇小说集《假装没感觉》、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诗集《遇见》等,曾担纲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我曾数次与敖超在不同地点和场合相聚,或把酒言欢、饮酒论诗,或畅所欲言、推心置腹,或各抒己见、阔论西藏,每每这时,总能清晰感知到他的坦率真挚,诚信守义和与人为善。

我曾数次给敖超诗作写过拙评,他的文字既有刚烈的刀光剑影,又有温馨的婉约柔情,还有只属于青藏高原的奇崛苍茫与广袤辽阔。作为一个在西藏生活工作了50多年的人,他的边地诗行和雪域诗作,当你细品慢嚼,总是形如镌刻于心的印痕,有着斧凿钉铆般的印记,诠释着诗人所经历的、每年的花开花谢、草青叶黄,每天的黎明初现、旭日喷薄,每夜的星辰辉映、月朗风寒。

还想起敖超好朋友张治中先生在诗集《遇见》里的几句话:“敖超既是个孝子,也是个重感情、有责任心的丈夫和父亲,年迈的父母在重庆,大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小女儿在山西,夫人退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也给一向乐观的他增添了许多情愁和难以言表的苦衷”。是的,敖超是曾经和正在为西藏繁荣发展、无数奉献者里普普通通的一员,自然,他的家庭也是这些建设者家庭的真实浓缩,分散各地,遥遥牵挂,彼此思念。浅显的经验告诉我,往往这样的家庭,注定充满了无尽的牵念,因为牵念,所以相思,因为相思,所以抒怀,因为抒怀,所以就有了深沉的文字和婉约的诗行。

返回作品《寄父亲的19岁》第一节:“在城市的喧嚣中”,在农村的萧瑟中,在商海的拼搏中,在宦海的沉浮中,“时光涌过如江水”,铺天盖地,咆哮着、轰鸣着、翻滚着,漫过你,漫过我,漫过他,漫过所有人。

“父亲在远方的笔墨里/勾勒出诗意的蓝图”,牵挂着,思念着,憧憬着,“勾勒出诗意的蓝图”,这个蓝图是什么?一定是家庭的其乐融融、阖家欢乐、欢声笑语;一定是西藏的长治久安、安宁和谐、蒸蒸日上;一定是祖国的花团锦绣、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诗作第二、三节:“19岁的诗篇/成为时光的遥远回响/我漫步在父亲的文字中/感受那岁月的缱绻∥他曾是年轻的诗人/诗篇如流水般奔腾/我如今读懂他的文字/仿佛与年轻的他对话”,北宋文豪苏轼在《三槐堂铭》里曰:“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乔家大院里有一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曾国藩家书》里也有言:“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沗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从敖琢玥爱书、读书以及写作上,能看出敖超对孩子在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和长期言传身教的痕迹。

不是所有诗人都可以开凿出心灵的印痕,不是所有诗人都能够永葆初心、坚持从诗歌旅途上执著向前,并始终怀着向真向善向上向美的心胸,对世事和人生、对周遭和万物做出诗意的挽留与祝祷,但敖超显然做到了,他知道自己关于人生百态的深切体味与世事感触,他知道自己的文字和诗行很多人会读到,当然包括自己的孩子,这些“在远方的笔墨”,这些“流水般奔腾”的“诗篇”,穿越万水千山,走过千沟万壑,与山水共鸣,与草木私语,与女儿隔空对话。

“父亲的心却在诗的原野/我在他的诗里漂泊/19岁的梦与我相隔”,这个世界辽远纷繁,多姿多彩;每个人都形形色色,特立独行;这个时代变幻莫测,云谲波诡;唯有文字和诗歌能使我们获得一个怀念往昔、留恋曾经的理由,父亲敖超的诗行,铺就了一条通往内心的路,把思念连起来,把牵挂连起来,把憧憬连起来,把血脉连起来,把父女情深连起来。

“父爱如诗,静静绽放/在梦的缭绕中,我找到他/并用心编织一首/属于我们的诗篇”,无容置疑,当下,我们周围是越来越高的建筑,是越来越宽的道路,是越来越斑斓的色彩,是越来越疏远和功利的人心;曾属于我们生命的朝阳与黄昏、真诚与友情却似乎越来越淡漠。

这个时候,小诗人敖琢玥心无旁骛,执拗地“漫步在父亲的文字中”,“感受那岁月的缱绻”,她在父亲的“诗里漂泊”,“仿佛与年轻的他对话”;诗心相连,绵延不断,文字是敖琢玥心灵情思的流动和灵魂的呈现,是她对生命不倦的追思和对父爱的深切体恤。

平心而论,这首诗没有太多的修辞,也没有多少华丽辞藻,但溢涌在字里行间的亲情,弥漫在文字里的父女情深,缓慢而悠远,持久而绵长,非常具有个性色彩,能清晰看出小诗人的睿智与才气来,假以时日,她一定会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寄父亲的19岁

 

作者:敖琢玥

 

在城市的喧嚣中

时光涌过如江水

父亲在远方的笔墨里

勾勒出诗意的蓝图

 

19岁的诗篇

成为时光的遥远回响

我漫步在父亲的文字中

感受那岁月的缱绻

 

他曾是年轻的诗人

诗篇如流水般奔腾

我如今读懂他的文字

仿佛与年轻的他对话

 

城市的高楼林立

父亲的心却在诗的原野

我在他的诗里漂泊

19岁的梦与我相隔

 

父爱如诗,静静绽放

在梦的缭绕中,我找到他

并用心编织一首

属于我们的诗篇

 

作者简介:

敖琢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