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拂过心灵的风

杨红君2013-08-05 11:18:55
拂过心灵的风
 
 
——评云南省楚雄州文学青年杨雯作品
 
    同事从楚雄归来,送我一本杨雯的新书《一地风俗:在那诗意栖居的地方》。我是一个喜欢读书之人,自然来者不拒,便欣然笑纳了。仔细一想,我和杨雯本来素不相识,我没见过她,她不认识我,但由于共同的志趣爱好,她的名字早在几年之前我就在各种报刊、杂志上见过,也知道她是州内一位拥有众多读者的文学女青年。无功授人予礼,我是整日惶恐不安。今日时逢有闲暇时间,读罢其大作,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一种久违的、从未有过的清清爽爽的激动及情愫,犹如一缕拂过心灵的风,一直缠绕在我的脑际,令我久久挥之不去,一种难于言述的情怀,也就不由自主的倾诉于我的笔端……
    《一地风俗》一书,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它以散文和游记的写作形式,尤其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及感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彝州大地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无论是予以深刻的描绘和浓郁的笔墨,表达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精神和爽朗的性格特点,还是向读者展示彝族人民热烈欢快的民族歌舞,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都是本土文化元素符号的集中体现,它兼容了民族学和旅游等领域的文化范畴。众所周知,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是田野调查,《一地风俗》一书的写作路子,也完全符合民族学的研究范畴,因为此书所囊括的大部分文化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本民族的核心社会文化知识,是所有探访彝族文化有识之士都应该了解的常识。因为在这之前,我所目及到的有关文章,在研究地方文化方面,虽然各有创见和新意,但往往作平面介绍者居多,对研究地方社会文化,若仅仅停留在一般平面性介绍的水平上是不行的,只有溯流而上,回到大自然的臂弯中去,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源中去,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和感悟,我们的研究工作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彝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彝族文明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分割的文明。在各种伪文化泛滥成灾的今天,杨雯能够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放弃进美容院或服装店包装自己的宝贵时间,甚至放弃和亲朋好友团聚的大好机会,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彝族聚居区,克服语言障碍,正视并积极掌握和运用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凭借自己敏锐的视觉,有意识地梳理彝族文化,高屋建瓴地从广阔的视野下解读彝族文化,努力将彝族优秀的传统风俗、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古朴的民居建筑变成优美的文字,并推向山外面的世界,自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读“猫街寻梦”章节,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彝族人民的善良和淳朴;读“好花开在姑娘房”章节,自然而然会勾起我们对彝族特有的民间风俗的心驰神往;读“节日风情惹人醉”章节,自然而然会让我回想起左脚舞之乡——牟定,那曾经冲刺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万人齐跳左脚舞”的壮观场面。
    杨雯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真情实感,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格调清新等特征,在拟人或拟物方面都很有特色,很有创新。无论是写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论是以浮躁动荡的现代社会旋律为创作素材,还是以原始朴素的现代乡村交响曲为文化背景,都彰显了其个性鲜明的写作风格,总能在不经意之间触动读者的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催人泪下。这和她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勤于练笔,勤奋好学积淀下来的文学修养是分不开的。杨雯散文《最美的女人》塑造了一个为资助山村孩子上学而忽略了打扮自己的女青年形象,心灵之美胜于外表,诠释了美的真正含义;《眼泪》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作者在乡村亲眼见到猪、牛、狗等动物面对生离死别时凄惨流泪的情景,使作者对动物的同情跃然纸上;《最爱荷花香》中,我们看到的是笔者对远离城市喧嚣,对消失后的村庄的深深眷恋。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杨雯众多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小说《迷途》、《说出你的秘密》无疑是两篇很有思想性、艺术性、文学色彩比较浓郁的好作品。在小说《迷途》里,笔者对小说中女主角楚秀姑娘命运的刻画,也极其合乎情理,是典型的乡村爱情的缩影,它集中代表了广大偏远山区农村妇女对渴望自由,向往幸福美满生活的共同期盼。小说《说出你的秘密》,则是以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节奏为创作意境,饱满鲜活的向我们描绘了刘惠芳似的贤内柱潘黎,甚至毫不留情的将自私虚伪的小人物陆旭,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活灵活现的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阴暗的两个层面,这些个体,既是社会主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当今的一种社会现象。杨雯的作品,无论散文或小说,都充斥着乡村经历、生活磨难、助人为乐及下层人物悲苦命运的题材,这正是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所需要和呼唤的文学,从其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心地纯净、善良的女子。
    杨雯是一位热爱生活、勤奋刻苦的进步青年,在她的一篇日记里,曾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文字,足以证明我所下的结论:“我的《一地风俗:在那诗意栖居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本个人著作,因是业余作者业余写作,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整整一个月没有出去应酬,没有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每天吃过晚饭后,关掉手机坐下来就是写作,每天必须写满五千字,不管到几点,常常写到腰酸背痛,双眼模糊,到后期的时候,坐骨神经痛得我没法站起来。有一次,我甚至莫名其妙地扑在键盘上大哭。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晚饭也省略了,一边啃着面包喝着白开水,一边开电脑。那真是一段与世隔绝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书稿写完之后,视力似乎下降了许多,腰背都驼了,或许是太过于劳累,或许是这本书已经耗尽了我全部的心血,我整整一个月没有再写下过一个字,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又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空白……”
    杨雯这种废寝忘食的创作精神,脚踏实地的创作心态,一丝不苟的创作作风,尤其是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及执着追求,确实令我等时常舞文弄墨的业余作者也深感无地自容,和那些每晚沉湎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男欢女爱的青年男女相比,杨雯的清净、刻苦和执着确实值得令人钦佩。通往文学殿堂的路是漫长的,也是遥远的,文学创作更是永无止境的,但愿杨雯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我将翘首以盼,静静的期待着、热情的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