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微型小说不是微型新闻

冰峰2010-09-11 08:17:36
        为了选编《2009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报刊中,阅读浏览了大量的微型小说作品,从中选出佳作一百余篇。这一工作虽然简单,但却让我发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微型小说的文学性正在缺失。
在近两个月的年度选本的选编过程中,许多微型小说出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回想后才明白,这些小说其实只是一则新闻的改写。不难看出,这些作品的作者缺少生活体验,创作的过程只是对事件的重新叙述,或拼接、加工后的再叙述,有的则是一篇纯粹的读后感。有些作者还很诚实,不仅重新讲述了故事,还要把自己的感悟留在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微型小说和创作态度,实在令人堪忧。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谈到小说叙事时曾经说过一段话,他打比方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情节的重点在于回答为什么”,这就与故事有了明显的区别。显然,我们的这些作家,题材是拿来的,根本就不知道事情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也就回答不了“为什么”的问题。即使回答了,也是杜撰而成,不能令人置信。
小说的情节如此,细节就更不足谈了。因为细节需要作家的深度体验,需要灵与肉的悲伤离合、喜怒哀乐。“拿来主义”的作家们是不会有这样的体验的,其作品不是没有血肉,就是出现“两张皮”现象,情节与细节相去甚远,毫不搭界。
百科辞典对细节是这样阐释的:小说细节是小说情节的是小说情节的最小单位,是小说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性格、肖像、语言、行动,事件的发生、发展,周围环境和自然风景的具体描写。逼真细腻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小说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不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撕心裂肺的感受,没有切肤之痛,道听途说,逼真细腻的细节描写从何而来?
说别人的事,只能是故事,而不可能成为小说!
过去我们讲,创作来源于生活,现在只能讲,创作来源于媒体。过去写东西,需要体验生活,需要灵感,需要对生活的感悟,而现在,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登陆网络……甚至一个小小的手机,就会有用之不尽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我们的作家就变得懒惰了,不去深入生活体验什么,而是在电视、报纸、网络前闭门造车。这些作家很聪明,编故事的能力也奇强,只要拥有一颗梨树,就可以在苹果树上嫁接出苹果梨,可以在小麦上嫁接出麦子梨,手法娴熟,神乎其神,令人叹为观止。
我很敬佩这些作家拥有的聪明和智慧,但我却不能苟同这些作家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微型小说的细节没有了,作家的个性生活体验没有了……一句话,微型小说的小说特征没有了,微型小说的文学性没有了,只留下一个干瘪的故事,一个事件的报告。因为这样的作品,不具有文学的特征,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文学化的通讯报道。与其如此,小说的意义何在?
现在看来,“拿来主义”的作家们能在苹果树上嫁接出苹果梨,已属不易,可谓技法高明;而在小麦上嫁接出麦子梨,却让人难以理喻,不能置信(起码目前的科技水平做不到)。脱离生活,胡编臆造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学创作,需要作家的个性体验,没有个性体验,作家也就算不得作家了。来源于信息渠道的文学作品,雷同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因为,故事的核来源于同一个事件。如某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甲乙丙丁都看到了,也都写成了微型小说,虽然这些作品被粉饰过,也做了一些加工改造……样子是变了,难道里面的核也能改变吗?用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话说——不要以为穿上马甲我就认不出你了!
写到这里,我似乎觉得应该增加一种与微型小说相关的职业,叫“微型小说翻译(或改编)”,主要工作就是将新闻、消息、通讯报道、故事等翻译(或改编)成微型小说。如果有这样一种职业,我们就可以把微型小说作家划分为“微型小说作家”和“微型小说翻译家(或改编家)”,这样,微型小说翻译作品就可以直接注明“根据某电视台某日新闻翻译(或改编)”等字样。如此,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我写这样一篇文章,并不是想指责什么,而是想提醒我们的微型小说作家,一定要警惕微型小说文学性的缺失,要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生活,体察人性,只有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震撼人,牵动人的灵魂。否则,你的作品只能被人作为娱乐或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一笑了之。如果是那样,难道我们不觉得悲哀吗?
最后,我想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告诫我的作家同仁:热爱文学,让文学照亮我们的内心。  

                          《
2009中国年度微型小说》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