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文学

赵鹏飞诗三首

赵鹏飞 刘海平2025-08-16 06:47:11


赵鹏飞诗三首

 

作者:赵鹏飞

朗诵:刘海平

 

1、赵寿山

 

1894年,这位出初生在陕西户县的男孩

目光里满是烈火

经过辛亥革命的淬炼,一直追随冯玉祥的西北军

 

战火不熄,戎马一生

他的一生的足迹在追着光明

 

曾在杨虎城部任军事教官和营长

也曾在西安事变“捉蒋”事件中

贡献了不朽的功勋

 

事变和平解决后

任三十八军十七师师长

 

这是他的简历,而关于他抗战的故事

在扼守井陉雪花山的战役中

续写着新华章

 

2、雪花山战役

 

"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

—题记

 

战争有记载,历史有回音

"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

 

此刻的枪声已经听不见了

可耳边的子弹还在飞

 

满地的子弹壳都是抗战的见证

一万名川陕子弟兵的尸骨啊

 

我至今都不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当年血战日寇的身影,让雪花山飘雪至今

 

它覆盖住了历史的尘烟

却无法覆盖住赵寿山师长军帽上的弹孔

 

谁在诉说当年的顽强,窒息和无助?

当失守的雪花山

最终化成了皑皑白雪和山峰

我低首,匍匐着前行

 

这一天,我爬上了乏驴岭的照天粱

远远眺望雪花山

肃穆地凝视,确是模糊的风景

 

在烈士墓碑前,我献上了鲜花和美酒

真想邀请这位38军17师的师长

一起喝上一口井陉的石打石酒

 

可惜我不配:这里只有崇高的敬意和泪水

 

3、他是功臣

 

西安事变中,他是功臣

作为国民党起义将领,在解放军任职最高的

非他莫属莫

 

“中条山盲肠炎,红鼻子将军赵寿山

宁打中央军一个团,

不打三十八军一个连”。

 

当年,对于想跨过的黄河的日军来说:

这始终是一个梦。

 

为了扼守娘子关

他曾坚守在必经之地的井陉雪花山阵地

血战15个昼夜

望着牺牲的一万多将士,一夜须发尽白的是他

 

未让日军前进一步

这是奇迹,也是战殇

 图片1

作者简介:

赵鹏飞,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理事。诗歌作品散见《中国诗歌》《星星》《诗选刊》《北京文学》等刊物。著有诗集《诗歌的白马》《安放》。


图片2 

朗诵者简介:

刘海平,媒体人、播音员、朗诵艺术导师,河北省人大文促会文学与朗诵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北省诗词协会吟诵工委主任。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