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平深情诵读《我的河北》
此刻,
让我饱蘸着戴河九月的水
和燕山太行回流的季风
告诉你一个收获着的河北
不仅仅是长城、关外、塞北
也不仅仅是滏阳、桑干、易水
连同海面上北渡南归的候鸟
连同田野里饱满谦恭的麦穗
还有网了一船幸福的老者
和唇边含着微笑的青年,他们都会如我一样
用最诚恳的乡音告诉你:
这是河北,我的河北,这是诗中走出的河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哪一句,都是山河日月的壮伟
哪一行,都是岁月苍茫的沉醉
哪一阕,都是燕赵风骨的大美
这是长城墙上风霜雕刻的河北
这是秦皇古道车辙碾过的河北
风萧萧里,
这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河北
易水寒中,
这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河北
赶考路上,
这是西柏坡的油灯
与天安门彻夜的灯火交相辉映、照亮中国的河北
这是“一带一路”“两个百年”伟大设想中
华丽转身的河北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
千帆竞发的河北
这是在冬奥会的冰雪赛道上
旗帜飘扬的河北
这是与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同声唱和的河北!
这是砥砺奋进中
七千四百万个脚步,与山河共振的河北
这是在汗水与渴盼中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河北
飞雪太行,大雨幽燕,
那么多的石头,都挺拔成了脊梁
以英雄河北的姿态 千年万年
杏花春色,稻麦两熟
那么多的丰收,都化作了梦想
以美丽河北的容颜 千年万年
京畿重地,渤海之滨
那么多的变化,都掀起着波浪
以希望河北的画卷 千年万年!
这是我幸福的河北
春风化雨 和谐常在
这是我骄傲的河北
道路宽阔 四季花开
这是我生命的河北
生生不息 继往开来
这就是河北,我的河北!
朗诵者:刘海平,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艺术总监、河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播音主持专委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演说中国”河北赛区专家评委、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获得者、著有诗集《一枚秋叶》,获第二届河北文学奖。
附:
河北朗诵诗人刘海平的代表作及朗诵风格
河北朗诵诗人刘海平担任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艺术总监、河北省演讲与口才学研究会播音主持专委会主任、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副院长兼朗诵艺术导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近年来,他不断参与、策划和组织了很多大型诗歌朗诵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朗诵风格。
刘海平的朗诵代表作品包括《大雪中的中国》《中文有多美》《生如胡杨》《你要写河北就不能只写河北》《梦回长安》《我的河北》等等。他在朗诵中强调中文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注重在朗诵中体现中文的韵律美与意象美。例如,他在第三届IRGC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大赛中,以《大雪中的中国》《中文有多美》等作品展现中文的感染力,旨在通过语言艺术“唤醒中文经典,传递中国情愫” 刘海平的朗诵风格独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自信与情感共鸣:刘海平认为中文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的载体。他通过朗诵实践,强调中文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注重在朗诵中体现中文的韵律美与意象美。他的朗诵活动始终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宗旨,通过语言艺术传递中国情愫。
二、诗意与哲思的立体呈现:刘海平的朗诵作品常与诗歌创作紧密结合。他的诗集《一枚秋叶》以抒情诗为主,语言流畅优美,舒缓如歌。他在朗诵中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与诗句的意境相融合,展现诗意的哲思。他倡导朗诵者需深入理解文本的哲学意蕴,通过声音的“起承转合”展现诗句背后的生命感悟与历史厚重感。
三、人文关照与自然意象的融合:刘海平的朗诵理念注重从自然与人文中汲取灵感。他将“山峰”“松柏”“泥土”等意象融入朗诵,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与精神象征,传递对故土文化的眷恋。这种理念与他诗歌创作中“将四季万物入诗”的风格一脉相承,认为朗诵应通过声音的“画面感”唤醒听众对自然与人文的共情。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