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粟米的价格(微小说)

王炜宁2025-10-31 17:33:42

粟米的价格(微小说)

 

作者:王炜宁

 

古南越国周边有个小国,这个国家的皇帝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每天需要喝一碗粟米粥,不喝便腹痛不止。且熬粥需乡间碎米,否则也不管用。

皇帝年迈而命不久矣,下诏让两个儿子入宫。

皇帝还有一个小儿子,最像他,多年前在与西北部落大战中,小儿子为救父而失踪。

寝宫之内,张御医正为皇帝把脉,小徒弟端着粟米粥侍在一旁。

两个皇子走上大殿,目光都落在了床头的玉玺上。

皇帝突然剧烈地咳嗽,小徒弟马上将粟米粥奉上,可皇帝却摆了摆手。

“今日粟米…价值几何?”皇帝问两个儿子。

大皇子不懂民生之事,崇尚武力,“父王,您要粟米,我率兵去抢周围那些小国!”

“父王,城中米价三文钱,乡间粟米更加便宜。”二皇子一连说了近三年的粟米价格,竟然没有半点差错。

皇帝问,“谁传消息给你?对米价这么清楚?”吐出一口黑血,昏死过去。

张御医吓得跪下大呼,“皇上恐怕不行了!”

大殿上乱作一团。大皇子放声痛哭,二皇子反倒十分平静。

一班大臣站出来,拥立二皇子即位。

这时候,王妃和大将军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禁卫军从屏风后闯了出来。

禁卫军围住寝宫,高声道,“诸位,二皇子年幼,博学而无治国之才,王城位于四战之地,唯有立嫡立长。”

大皇子快步走向床边,就要把玉玺拿在手里了。突然,皇帝睁开了双眼,坐了起来,看着所有人,“看来,觊觎皇位的另有其人啊。”话音刚落,一众亲兵闯入,手持兵刃围住大皇子、王妃、大将军,寝宫外的禁卫军恐怕已经被擒了。

大皇子见事情败露,恼羞成怒,他抽出藏在腰间佩带的刀,挥刀朝皇帝砍去。两个亲兵阻挡,被一刀砍死。说时迟,那时快,小徒弟一个箭步上前,将手里的粟米粥泼过去,泼得大皇子满脸热粥。亲兵趁此制服了大皇子。

“父王,我是清白的!”二皇子边说边哭,开始卖惨。

一时之间,两个皇子开始互相攀咬。

“张御医,孤才看到这帮人的真面目!要什么赏赐?”皇帝说。

“皇上,臣不要赏赐!臣只想让您看看,他究竟是谁?”张御医指了指小徒弟。

“小徒弟走上前,解开了自己上衣的衣襟,只见他胸口上有一道伤疤,伤疤很长很细。

皇帝又惊又喜,他的小儿子的箭伤,正在胸口。

皇帝心怀疑虑,“既是孤的儿子,为何多年不相认!王位空悬,你才出现,这是为何?”

小徒弟手指大皇子说,“我落得今天如此地步,都是拜他所赐!”

原来,当年,小皇子为救父而挡了西北部落的暗箭。箭头有毒,他中毒之后便昏死过去。

张御医救了他,以草药敷脸,这才侥幸存活,但容颜尽改。

他本想说出实情,可又怕认亲不成招来祸患,只好隐姓埋名,一直住在张御医家,还跟着张御医学习医术。

后来,他跟着张御医进宫服侍皇帝,他觉得这样能陪在父亲身边,也很好,所以更不愿意说出真相了。

“今日见不臣之事,实在无法忍受,只好出来认亲。”小徒弟说着,还流出了几滴眼泪。

皇帝问:“这碗中的粟米,价值几何?”

小徒弟万万没想到,如此紧要关头,皇帝竟然会问他这个问题,他本以为自己会顺利登上宝座。

“粟米确是三文钱,可我认为,粟米是这个价格。”说完走出内殿,捧回一捧沙。“这捧沙子,就是粟米的价格。”

见所有人大惑不解,小徒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这些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现在百姓所买的粟米,已经掺了大量的陈米、糠和沙子,所以就和沙土一样,一文不值。”

皇帝点了点头。

小徒弟偷偷看了一眼张御医,张御医暗喜:好在提前有了准备!

皇帝缓缓开口,“你为了装成我的儿子,还要中上一箭,还有你的脸,也是故意毁成这样的吧?”说完,他摆摆手,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被带上了大殿。

皇帝扭头对张御医说:“她是小皇子的乳娘,就让她来辨认,必能让你心服口服。”

妇人走到小徒弟面前,“小皇子身上并无明显的特征,但是有一处,这世上除了我之外,就连死去的王后娘娘都不知道。”

小徒弟浑身抖如筛糠。妇人绕到他的耳边,仔细看着他的左耳朵。

妇人说,“老妇是匈奴人,真心疼爱小皇子,怕他有一日遭难流落民间,便用胭脂点了红点,遇水不侵。”

事已至此,张御医和他的儿子已经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束手就擒,可怜张御医谋划半生,还是没能如愿。

原来,当年张御医在战场上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小皇子,便带回家中施救。他的儿子与皇子年龄相仿,拜为兄弟。

小皇子天真忠义,将皇子身份和盘托出。张御医动了心,希望儿子能李代桃僵。他先是毒死了小皇子,再毁掉自己儿子的容貌。

之后,他想方设法进宫当了御医,还把儿子带在身边,等待机会……

皇帝看着张御医说,“我儿死后,王后为了感谢乳娘对小儿子的养育之恩,于行宫内设一偏殿,专供它居住。平时,她有专人侍奉,你自然不认识她。”

皇帝惨然一笑,“不管这碗中的粟米价值几何,我都悔之晚矣。连年征战,王位空悬,无人继承,只盼天下太平,大家都能吃上粟米,和美生活。”

 

首发中国文联《民间文学》,本文有删减。

 

作者简介:王炜宁,青年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北京东城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景县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十八届浙江省文学院、浙江文化馆全省新故事大赛一等奖,北京市文化馆第十届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海峡鼓浪屿诗歌奖,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颍州文学奖,贵州省作家协会举办“叶辛好花红书院杯”全国征文二等奖,河北省文联“新时代 新征程 河北篇章”优秀作品奖,曲阜市文联“圣城曲阜 最美记忆”全国征文优秀奖,《诗刊》社举办“我与《诗刊》的故事”全国优秀奖等数百奖项,作品广见于《北京文学》《牡丹》《北京纪事》《东方少年》《鸭绿江》《美文》《青春》《散文选刊》《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山东大学报》《三角洲》《今古传奇》《民间文学》等数百家媒体刊物,中篇小说发表于山东大学出版社《文学天地》丛书,另有诗歌入选中国言实出版社《北漂诗篇》第七卷,《2023中国诗歌年选》,文章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最美大运河》丛书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