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剩儿(小小说)
作者:平山人韩建中
狗剩儿的家在那个大山沟里,狗剩儿从那个山沟里走出来已经有好作个年头了。大家伙都还记得,他走的那天很是红火,村里人抬出了好久不用的大鼓、大锣,叮叮铛铛地敲打着,支书、材长一个劲地握他的手,以至后来把手指都握肿了。狗剩儿穿着一身刚刚从武装部领回来的崭新的绿军装(大是大了点,不过还是蛮精神的),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把小脸映得红朴朴的,很是好看。
村里的人象送一位外出做官的大人物一样,全都站在小街两边,男女老少一个劲地鼓掌。听老人们讲,村上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红火了。上一回热闹,是几十年前,也是村上的一个后生当兵去。后来听人讲,那个后生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家里还留一个刚会说话的小儿子。那个战死的后生,便是狗剩儿的爷爷。
“狗剩儿这小子真行!”话里有几分羡慕,当然也少不了一点妒忌。
“娃子,你可得好好学,看看人家狗剩儿。”
……
在这些世世代人董活在山里,连县城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的人们的眼里,狗剩儿一下子竟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并且成了全村人崇拜的对象。
狗剩走了,他是在乡亲们的夸奖声中走的。他走时,心里还乐滋滋的。
“这回,可真是解放了。”一上车,狗剩儿轻松地透了一口所。哇,山外边的空气原来这么香。
以后,狗剩儿在连队当了通信员,后来又当了班长,再加上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并且不断地在报纸上登出一点豆腐块,到了第三年,连里把他当骨干保留了下来(当然,他自己也乐意留下来)。说实在的,狗剩儿也真不想回去,真不想回那个一天仅能见五个钟头太阳的山沟,每天老是窝头咸菜,真是没劲。
两个月后的一天,连长把狗剩儿叫到了连部:“狗剩儿呵,你是咱连的笔杆子,又是骨干,这几年,连里年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你可出了不少力呵!说句实在的话,我真不想放你走,可是……”
“放我走,去哪儿?”
“你听我说,这事,我一直瞒着你。前几天,团政治处李副主任来了电话,说是机关要成立一个新闻报道组,想调你去帮忙。我本来不想让你走,可是——”
“到机关!”狗剩儿心里一阵高兴。他知道机关比基层连队好多了,不但经常跟首长打交道,弄好了又能立功,说不定还能提干,许多人做梦都想去。可是,真让他走,他还有点舍不下连队。
“狗剩儿,我想了好儿天,你还是到机关的好,那里更有利干你今后发展,咽,真的……”连长抹了一下眼睛,他也舍不得狗剩这样的好兵调走。
“这——我——”的狗剩儿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行了,别磨蹭了,回去收拾一下,明天我送你去报到。”
……
就这样,狗剩儿到了机关新闻报道组,再后来,他被团里保送上了政治学院新闻系。三年后,他已经是肩扛两颗豆的中尉军官了。
狗剩儿在部队当“官”的消息,不出一个月,便在家乡传开了。于是,做媒的人踏破了他家的门槛,最后,连乡长也托人上门说亲来了。狗剩儿的父母真是吃了一惊,乡长家的闺女,这可是咱平民百姓梦都梦不着的呀。老人家于是连夜托人给狗剩儿写了封信,大意是现在自己还年轻,不想急着成家,再说了也已经“有了意中人”。这一回可惹恼了他爹老根,老头儿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奶奶的,什么不急,都二十六了,还不急,他这是眼皮高了,以为自己了不起了。有,有个球,才出门几天,就来什么‘自由’,哼,现在就看不上村里的妮子了!再过几天,我看他连他爹是谁都不知道了。他真要是讨一个穿露奶子衣裳,兜屁股蛋子裤子的女人来,看我不打断他一条腿!”
第三天,村上的人也知道了这件事。
“狗剩儿这小子,平常看他顶老实,没想到也是个马蜂眼向上瞧!”
“你要是敢学狗剩儿,我就不要你这个儿子。”
“唉,现在的后生——”
“我那一次进城,见城里的女人脸上都打着粉,又抹着红嘴唇,一个个象唱戏,真不知道那样有什么好,又费劲又费钱,狗剩儿怎么能看上那样的女人。”
“人家可是吃上皇粮了,不一样呵,还不找个小红本(乡下人对城里人的别称)。”
……
过年时,狗剩回家休假。直到订婚那天,大伙才知道,狗剩儿的对象是他初中的同学,名叫酸妹,她家就住在邻村,父母也都是老庄户。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