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的借贷账簿(外一篇)
作者:宏逸
林小满第三次用红笔在台历上画圈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青砖巷道上。咖啡机嗡鸣的间隙,她听见木门吱呀轻响,苏雨桐裹着米色羊绒披肩闪身进来,发梢沾着几片金黄的落叶。
"今天有刚烘的黄金曼特宁。"小满转身取咖啡杯,指尖触到柜台深处那本牛皮账簿,硬壳封面烫得她指尖发颤。这是她们大学毕业那年合买的记账本,原本要记录合伙开花店的收支,后来花店没开成,倒成了雨桐的私人借款登记册。
雨桐接过咖啡时,无名指上的碎钻戒指在杯沿磕出清脆声响。"我可能要晚些还那笔住院押金……"她垂眸搅动奶泡,"妈妈这两天总说心口疼,我想带她去北京查查心脏。"
小满望着玻璃柜里最后一块红丝绒蛋糕,那是留给常客张教授的。雨桐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忽然握住她缠着纱布的右手:"你手又烫伤了?都说别亲自煮咖啡……"暖意顺着结痂的伤口渗进血脉,小满想起七年前那个雨夜,浑身湿透的雨桐抱着发烧的她穿过三条街拦出租车。
"卡号没变吧?"小满抽回手,蛋糕包装绳在指节勒出红痕。雨桐睫毛轻颤,从PRADA手包里摸出个鼓囊囊的信封:"这是之前借的八万,先还两万……"话没说完手机突然震动,她瞥了眼屏幕匆匆起身,披肩扫落桌角的梧桐叶标本。
账簿最新一页的墨迹未干:2023年11月7日,借款5万元整。小满翻开夹着干花的扉页,2016年10月23日那栏写着"借款3000元,付半年房租",旁边还画着两个女孩共撑一把伞的简笔画。
梧桐叶在暮色中打着旋儿,巷口老裁缝踩着缝纫机哼评弹。小满擦着虹吸壶,听见父亲在电话里咳得像破旧风箱:"囡囡,医生说最好用进口支架……"玻璃门映出她发白的指节,账本最后一页的未还总额是37.8万。
雨桐再来时带着协和医院的检查报告,羊绒披肩换成了香奈儿粗花呢外套。"专家说要做心脏搭桥……"她将报告推过来,CT影像上蜿蜒的血管像条挣扎的蜈蚣。小满盯着她新做的水晶甲,想起昨夜催债公司打来的第七通电话。
"我卡里只剩……"
"还记得大二那年吗?"雨桐突然打断她,"你在勤工俭学,还偷偷往我饭卡里充钱。"暮色漫进咖啡馆,在拿铁拉花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小满望着墙上泛黄的合影,两个穿学士服的女孩在梧桐树下比心,雨桐腕间的银镯子闪着微光——那是用她第一个月工资买的生日礼物。
催债短信亮起的瞬间,雨桐抓过账本疾书。钢笔尖划破纸页,37.8万变成42.8万。"就当投资我的画廊..."她眼尾泛红,"等莫奈展结束……"门铃叮咚,穿校服的女孩来取预订的生日蛋糕,哼着她们当年最爱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冬至那天,梧桐枝桠覆满白霜。小满蹲在阁楼整理父亲遗物,账本从箱底滑落,夹着的梧桐书签飘出张泛黄信纸:"致小满:花店就叫'梧桐巷27号'好不好?你煮咖啡我插花……"雨桐稚嫩的笔迹旁晕开水渍,不知是当年的雨还是今朝的雪。
催债人砸碎橱窗那夜,小满抱着账本蜷在吧台后。警笛声中,她看见雨桐踩着碎玻璃冲进来,香奈儿外套沾满血迹。"我把画廊抵押了……"雨桐撕开衣袖包扎她手臂伤口,银镯子叮当碰响玻璃渣,"先还你四十万……"
春雪化尽时,梧桐巷搬来新租客。小满在收拾吧台时发现本精装画册,雨桐的个展报道占满整版。评论家盛赞那幅《债》:画布上两个女子共执账簿,金线绣的梧桐叶从裂痕中生长,缠成鲜红的中国结。
情与利的交织,合伙人的抉择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有两颗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心,他们的名字叫林晓和苏然。一个是精明能干,心思缜密的商业奇才;另一个则是创意无限,满怀理想的实干派。他们怀揣着梦想,决定携手踏上创业的征程,开一家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室。
林晓和苏然的相识颇具戏剧性。那是在一场商业展览会上,林晓被苏然的一个独特创意吸引,主动上前搭讪。两人在交流中,发现彼此的理念不谋而合,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己。从那一刻起,合作的种子就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合作日益紧密。林晓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为工作室拉来了不少客户和资金;苏然则凭借着出色的创意和才华,设计出一款又一款令人惊艳的产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逐渐走上正轨,订单越来越多,利润也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随着事业的成功,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林晓开始觉得苏然在决策上过于冲动,经常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创意导致项目投入过大但收益不佳。而苏然则认为林晓过于保守,限制了他的创意发挥,许多好的点子都被扼杀在摇篮中。两人为此发生了多次激烈的争吵。
有一次,在一个重要项目的策划会上,苏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意,要在产品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林晓却觉得这个技术成本高、风险大,目前的市场还没有足够的接受度。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会议不欢而散。
这种争吵越来越频繁,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开始心存芥蒂。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晓发现苏然在财务报销方面有些不规范,多报了一些费用。这让林晓对苏然彻底失去了信任,心中的疑虑和不满如火山般爆发。
在一个深夜,林晓把苏然叫到了工作室。办公室里冷冷清清,只有他们两人相对而坐。林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苏然,我们相识一场,本以为能携手共创辉煌,可现在才发现,我们之间的问题太多了。我希望我们能把事情说清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重新明确一下。”
苏然的心中一阵刺痛,他没想到林晓会如此决绝。但看着林晓坚定的眼神,他知道自己不能逃避。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林晓,其实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或许我们确实在合作之初没有把一些规则说清楚,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林晓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友情在利益面前确实脆弱。但我们可以重新制定规则,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只要我们能坦诚相待,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苏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被失落笼罩。他缓缓说道:“林晓,我一直很信任你,也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可是你最近的态度让我觉得自己在你心中已经失去了信任。或许,我们真的不太适合继续合作。”
林晓听了苏然的话,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可能伤了苏然的心,但他也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终只会让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晓和苏然都在痛苦和挣扎中度过。他们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欢笑和泪水,都让他们心如刀绞。
最终,在一个清晨,林晓找到了苏然。他紧紧握住苏然的手,说道:“苏然,我错了。我不该那么轻易地怀疑你,也不该在你还没有解释清楚的时候就做出决定。我想我们可以再试一次,这次我会把一切都坦诚地告诉你,也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苏然看着林晓真诚的眼神,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他缓缓说道:“林晓,其实我也想我们能再试一次。我知道我们之间有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坦诚相待,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从那一天起,林晓和苏然重新制定了合作的规则,明确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他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学会了尊重和包容。在新的规则下,他们再次携手前行,工作室的业绩也越来越好。
他们明白,友情和利益并不是对立的,只要能够坦诚相待,找到平衡的点,就能够实现双赢。他们的故事告诉人们,在商业合作中,明确规则固然重要,但友情和信任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