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只等鲜花开放的日子

吴晓钦2025-02-11 13:49:52

只等鲜花开放的日子

 

作者:吴晓钦

 

 

白杨来到深圳,十八年了。

他最初怀揣的梦想,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沃土上,凭着自己985毕业师范生的文学功底,以及胸有的小有才华,深耕细作,将来作家的夙愿,似乎离他很近、很近……

杨柳来到深圳比白杨晚四年,十四年的春秋岁月,弹指一挥间。

她是211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放弃留校,梦想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大展宏图,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

白杨和杨柳是在一次老乡聚会上认识的。因有激情、有追求、有梦想,又彼此在外漂泊,加之两人在乡情浓厚,语言土壤上,眼神和交流,格外亲切、轻松、惬意。

他们心里开始播下了爱的种子,长出了爱的幼苗。

之后,他们十分自然的结婚了。

白杨除了业余写作,每天上班兢兢业业地在一家房产公司做广告文案。

杨柳换了几家单位,现实看来的确骨感,最终,委身求全在一家私营培训中心做英语老师。

结婚后,他们丁克家庭,住在出租屋里。虽然居住稍有简陋,但他们生活甜蜜、日子幸福,相亲相爱,左邻右舍投来羡慕的眼光。

十年后,他们终于有了贷款买的房、买的车。

又过了五年,车贷还清了,房贷依然漫长,等待退休,才能画上房奴的句号。

 

 

刚满四十岁的白杨,严峻的时刻来了,房产公司开始裁人。

部门陆经理对白杨说,再裁人,你白主管尽管放心,以你的文案才华,老板不会辞退你的,除非房产公司破产。

白杨回想在公司的时间历程,工作方方面面,备受老板的青睐和器重。

当然,白杨心里也有小九九,工作闲暇时,也趴在电脑上,偷偷地码字写网文。或许没压力,或许没下功夫,所写的网文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一个月只能挣点零花钱。

周末一个晚上,杨柳回家很晚,脸色僵硬,眼神迷茫,像是有心事。

半夜里,白杨瞅着杨柳,发现神情不对劲,问了几次,她才断断续续、一脸沮丧地告诉了白杨,说,工作丢了。

她一心好好工作,可大环境和市场影响,迫使培训中心老板干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

屋漏偏逢连夜雨。

半月后,白杨十分阴沉地告诉杨柳,房产公司把他裁了。

杨柳一听,感到意外、震惊。

两人站在一起,相对无语,满脸苦笑着。继而,他们紧紧相拥,眼泪哗哗哗地在流。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杨柳满脸兴奋地对白杨说,原来的同事介绍她去做英语家教,每天上课,可以挣400元。

白杨听后,一阵欣喜。但顷刻之间,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反问自己:我能干些什么呢?不能看着妻子辛苦挣钱,自己在家闲养着,这叫什么男人?

杨柳犀利的眼神,看出了白杨的心事,对他说,我挣的钱,房贷可以解决,吃穿方面,我们就简单、朴素些。过日子吗,好坏都是一样过。

白杨心里十分感动,眼眶有些湿润。他对杨柳说,媳妇,你放心,每月房贷我来想办法。

两天之后的一个晌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白杨告诉杨柳,他和一家网文公司签了协议,上班打卡写网文,业绩好的话,一个月挣个万把块钱,应该绰绰有余。

杨柳和白杨各自忙于工作,披星戴月,一回到家里,累得像一摊泥,倒在床上,呼呼直睡。

 

 

一个月过去,杨柳把挣的钱交给白杨。白杨一见,发现杨柳十分疲惫,脸上瘦了一圈,皮肤毫无光泽。

这段时间,白杨忙得像陀螺,也没关注杨柳的变化,心里顿时感到一阵酸楚,眼泪从眼角汩汩溢出,晶莹透亮。

杨柳瞅了一眼白杨,用手拭去他脸上的泪水,抿着嘴,笑盈盈地说,你这是怎么啦,我工作很好。我带家教的孩子,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对我很客气。只是他们的——小孩,学起来有些捣乱、调皮。我想,毕竟人家花钱请我,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这让我感到局促不安,压力不小,良心谴责。

白杨十分心疼看了一眼杨柳,从口袋里掏手机,刷给杨柳看。他说,这是网文公司这个月给的佣金,下个月可能还会多些,主要看网文的质量和题材的创新。

杨柳侧过头仔细一看,一月收入还真的不少。

俩人相视一笑,幸福的泪花涌了出来。

 

 

晚上,白杨突然发现杨柳的大母指,裹着创口贴。他问,这是怎么回事?

杨柳说,上课时,不慎被小孩推倒的水杯给烫了。小孩吓哭了,家长过意不去,一个劲地道歉,还把小孩揍了一顿。

白杨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杨柳很疑惑看了一眼白杨,十分镇定说,上午十一点钟左右。

怎么啦?杨柳反问道。

白杨把杨柳拉在身边,心情复杂,眼角潮湿,心疼地问:你每天真的在做英语家教吗?你看看你的手,粗糙不说,脱皮成什么样子了,实话告诉我?

杨柳再也不想隐瞒实情,扑在白杨的怀里,顿时哇哇大哭,眼泪像暴涨的河水,淹没了整个世界。

过了好一阵,杨柳抽搐地抹着眼泪,哽咽地说,我找了几天工作,都说岁数大了,只好在一家餐馆做勤杂工,洗碗、打扫卫生。

杨柳问白杨,你怎么知道我在餐馆打工?

白杨说,今天我去你打工的餐馆,老板心急火燎在抽屉像是翻找什么东西。我一问,他说洗碗工把手划破了,找创口贴。老板边说边指着洗碗工的背影对我说。

我好奇朝那边一看,发现那个背影那么熟悉,一猜就是你。

杨柳好奇地问,你不是上班写网文吗,怎么跑到餐馆来了?

白杨沉默了一阵,内心窘迫、苦水翻涌着,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我哪写网文,我在跑外卖。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正在这时,白杨电话响了。

电话那头,自报家门,是伯乐网文科技公司董事长秘书。秘书核实白杨名字后,说,你的情况我们调查核实了,外卖员,业余写网文,但写的网文,挂在平台上,读者寥寥无几,市场不待见,十分惨淡。我们董事长看了你写的网文,十分欣赏,要把它拍成短剧播放。如果你同意,明天一早,来我们公司签合同。

白杨一听,满脸兴奋地把刚才的事告诉杨柳。

杨柳很是激动地说,总算熬出头了。

第二天一早,白杨披着温煦的阳光,一脸春色,疾步如风地跨进网文科技公司。

前台青春靓丽的女孩,领着白杨敲开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白杨十分惊讶、眼睛涨了一圈,坐在办公椅上的那个董事长,一见白杨,急忙站起身,一脸笑意走近白杨,向他示意握手。

白杨做梦曾未想到,站在眼前的董事长,竟是他救过中年女人的儿子。

事情是这样的:半月前的一个晚上,白杨从餐厅出来,听见对面马路不远,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刹车声……

一阵过后,那边围满了一群人。

白杨急忙跑过去,只见一个中年女人,一脸鲜血,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围观人看热闹,指指点点,议论肇事者撞人逃逸。

白杨一见,拦了一辆出租车,迅速把昏倒的中年女人抱起,直送医院抢救……

凌晨四点,中年女人醒了,看去穿着考究,一脸富态。医生对中年女人说,幸亏这位好心人送得及时,再晚一些,命能保住也很难说。

中年女人一听,眼神里对白杨充满了感激之情。她把家人的电话告诉白杨。白杨把电话打过去后,中年女人的家人陆陆续续赶到医院。

翌日早晨起床,白杨发现自己的微信上有20000元转账。他一看,转款下面发了一条微信,自称是中年女人的儿子。微信上说,多给的18000元,一定要收下,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一条命,是他全家人的一番感恩。

但,白杨婉言谢绝,只收了2000元。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窗外,深邃、遥远的天空,繁星闪烁。

白杨把早晨见到中年女人儿子的事,告诉了杨柳。

杨柳一听,一脸神奇,眼睛里含着泪花说,真应了那句话,好人有好报。

杨柳说,有件事想告诉你。

白杨说,什么事?

杨柳说,你猜猜。

白杨猜是餐厅发红包了。杨柳摇头。白杨又猜是提餐厅主管了。

杨柳继续摇头。

白杨说,猜不上。

于是,杨柳把手机屏递给白杨。白杨一看,微信上是译林出版社,通知杨柳明早去上班报到的一则消息。

白杨望着杨柳,一脸氤氲。

杨柳告诉白杨,一周之前的一个晚上,餐厅突然来了一桌外国客人,在客人落座点菜时,因语言不通,有些不便、麻烦。

她一见,自告奋勇跑过去做翻译。

餐厅老板一听,没想到她的外语,说的如此流利,让老板惊讶不已。老板问她,她才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告诉给了老板。

杨柳自己更没想到,老板把这事告诉了出版社当领导的妻子。他妻子一听,出版社正好缺一名翻译,当天,老板的妻子叫她去笔试。

她凭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笔试获得成功。

杨柳很是兴奋地简述完,一脸笑意,和白杨四目对视良久,两人心里如潮水般汹涌。顷刻,他们紧紧地搂抱在一起,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的艰辛跋涉中,尽管前方路途遥远、渺茫,只要始终坚持朝着梦想的远方,匍匐、踔厉前行,等待的、伸开双臂拥抱的,将是一个鲜花开放、满园绚丽的春天。

 

作者简介:吴晓钦,出生地:江西井冈山,现居乌鲁木齐。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少年文艺》《中国乡村》《作家》《西部作家》《回族文学》《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昌吉日报》《作家网》《中国作家在线》等杂志报刊及网络平台。曾有小说、散文多次获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