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何慧卖菜

张永安2025-01-29 11:18:33

何慧卖菜

 

作者:张永安

 

何慧是一个卖菜高手。

邻居老太太出殡这天一大早,何慧抓了几把石灰粉,在她家住宅周围撒了一圈。据说,这样就能避免别人家丧事的晦气进入自己家。然后,她和老公骑上电动车去城里一些有农贸经营的街巷考察。他们窜到来往行人川流不息的秦丰路,仔细在密集的小商贩地摊搜寻可以插入的空隙。何慧发现同村的老陈也在这条街道的路边摆着地摊卖菜,便走过去笑嘻嘻地询问行情。她在顾客买菜时听见菠菜每斤两元,眼珠微微地转动了一下,待顾客买完菜走后,对老陈说:“在咱们镇上,菠菜就卖两元五角的价了,你跑这么远来才卖两元一斤。你不如在咱们镇上去卖。”

第二天清早,老陈继续在他那个位置上摆着菜摊。不一会,何慧骑着电动车也来了,带着满满一车菜,前后都塞满了。她走到老陈的摊位前,对老陈说:“你得换个地方去摆,这个位置是我去年夏天摆过的,属于我的。”老陈不同意,说他在这里摆了一个多月了,挪个位置很不容易,何况也没地方可挪。何慧好像没听见,停下车,就把她的菜往老陈的摊位放。旁边卖货的小商贩们都劝何慧别这样。正在这时,对面黄金地段摊贩王胖子的媳妇骑车从这儿经过,她停下车,对何慧说:“你也别争了,我家那口子昨天晚上住院了,起码十天半个月我们做不成生意,你去我家那个摊位卖菜吧。”何慧一听,心中大喜,谢过王胖子媳妇,就赶紧把这车菜带过去。

何慧在匆忙卸货时一不小心,车倒了,菜甩了一地。老陈看见,赶紧放下自己的生意,跑过去帮忙。何慧摆好摊后,对老陈说:“今天是你在那里摆摊,要是别人摆在那,我绝对不答应。”

来来往往的居民们寻找着自己需要采买的东西,讨价还价,菜农和小商贩们热情周到地服务着。何慧看到有人经过她的摊前,就笑脸招呼。每当她看见有顾客在旁边以及对面的摊位上问价时,就大声招呼:“我这里有,质量最好,价钱合理,来看一看吧!”她这一招,把不少顾客都招呼到自己的摊前采购。

何慧由于今天摆摊的位置特别好,加上她的热情招呼,菜不但卖得快,而且价钱也不错,尤其是两元一斤的菠菜。她为此心里特别高兴。但她忽然又想到,王胖子出院康复以后,还会在这里摆摊,他又是这条街上谁也惹不起的人。除了这个地方,老陈摆摊的位置也不能丢。想到这,她隔着马路对老陈喊道:“那个地方暂时让你用吧,以后我需要的时候,你得还我。”

中午十二点多,这条街上,何慧最早卖完菜收摊回家了。何慧走后,旁边的菜农和菜贩子都纷纷骂她。

第三天,何慧拉来满满一三轮车蔬菜,见昨天自己这个摊位都摆不下了,笑嘻嘻地让左右的菜农老大爷和老太太给让点地方。老大爷的蔬菜没地方挪,说自己每天半夜就来守摊位,你一来就叫我让地方,没这个道理。何慧强行把老大爷的白菜挪到萝卜后边,说买菜的能看见白菜,不用都摆在前边。而她自己的蔬菜全部摆在街道边缘。老大爷不依,何慧说:“这地方不是你私人的,既然你能用,那我当然也能用。”

一天,在买卖的高峰时段,忽然来了一辆越野车,停在何慧的菜摊前。“嗨!把你的车……”何慧刚要指责司机,却见脖子上挂着金灿灿粗项链的胖司机带着大钱包下了车,蹲在她的菜摊前,询问几样蔬菜的价钱。何慧见此人是一个大老板,脸上立马阴转晴,热情地回答,并说她这几样蔬菜的优点。大老板仔细挑选蔬菜,何慧一项一项地给称秤,算账。这时,大老板接了一个电话,通话时间很长。而他的车也比较长,使其他顾客无法挤进来采购。何慧的心里一阵焦虑,却又不敢得罪大老板,因为这是大买主,就只好忍气吞声地等待大老板结束电话。电话通了近半个小时,何慧实在着急了,笑着对大老板说:“大哥,是不是先把帐结一下?”大老板点点头,却依然拿着手机聊着。通完电话,大老板微笑着对何慧说:“实在不好意思,家里老爷子说今天用的蔬菜已经买够了。”何慧的脸上一下子阴沉下来,但当她听见大老板说“明天买你的菜,再多买点,价钱高低不成问题”,瞬间满脸堆笑,说:“明天你一定来哟!”大老板点点头,说:“一定来。”在这条街上,买卖主要在早晨八九点钟,大老板选菜打电话时间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里,这就耽搁了何慧的生意。导致她的蔬菜在很晚才卖完。她在心里既骂着大老板,又期待着明天大老板的到来。

后来一连几天,大老板都在这个时间段来到何慧的菜摊前,但每次都变换蔬菜种类。他要买的蔬菜种类,何慧大多没有。何慧每天问大老板:“明天需要什么蔬菜?”大老板总是说还不知道。何慧估摸着大老板下一次要买什么蔬菜,却总是算计不到。她索性多准备一些种类的蔬菜,可是再也没见到大老板的身影。

正当何慧谩骂大老板时,王胖子的媳妇又骑车从她的菜摊前经过。听见何慧的骂语,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后,王胖子媳妇严厉地冲着何慧说:“我把这么好的摊位借给你用,你却这样对待同行和顾客?你再这样弄坏我摊位的名声,就滚吧!”何慧一下傻眼了,连忙向王胖子媳妇道歉。

从这以后,何慧好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敢欺行霸市了。一些老太太说:“现在在她的摊位上买的菜,不再缺斤少两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