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荷香茶(外二篇)

凌鼎年2024-08-03 14:50:01

荷香茶(外二篇)

 

作者:凌鼎年

 

周家世居古庙镇好几代了,早先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到周寒冰父亲这一代,已败落了。所幸的是周寒冰父亲留给了他一栋平房。房是老房子,不起眼,院子很大,院中还有个小水池,依稀能见旧时私家园林的轮廓。

周寒冰最喜欢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认为这是周家的骄傲。虽说查了几次也未查到他是周敦颐一脉后裔的文字证据,但他自认为至少是周敦颐的精神后裔。

有了这种想法后,他把业余时间全放到了种荷上。他把淤塞的小池拓宽拓阔,把池中之泥堆成土坡。坡上植梅,池中种荷。开春,他欣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色;入夏,他陶醉于“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里;深秋,他体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趣味。

渐渐,周寒冰不满足于一般性地种一池荷花了,他开始搜寻荷花佳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觅到了大洒锦、重台莲、并蒂莲、红千叶、寿星桃、千瓣莲、大碧莲、中日友谊莲等名贵品种,像大洒锦,花型大,香味浓,颜色奇,白底红边蓝镶条,宛如荷花中的皇后。周寒冰对这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花中君子爱之日深,推而广之,他又爱上了碗莲,他种了一盆又一盆,其中有“白雪公主”、“娇客”、“娃娃莲”、“醉杯”等皆是名品名种。几年下来,他家里,院中有荷,池中有荷,窗台有荷,书桌上有荷,大大小小,一百多盆,每到夏秋之际,周寒冰观叶观花观莲,真所谓其乐无穷。

他客厅里挂的是《墨荷图》《菡萏图》《接天莲叶无穷碧》,书桌玻璃台板下压的是他自摄的荷花照片,他还请同邑的大书法家苏人望先生题写了“国香轩”的斋名,一看便知主人乃真正爱荷人。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寒冰交结了一帮荷友,荷花盛开期间,隔三差五小聚赏荷。偶尔还有外地光临小镇的文艺界朋友慕名前来赏荷呢。

凡有客至,周寒冰必以上好的碧螺春茶待客。若是稀客,又是性情中人,若他提前三天知道的话,周寒冰就以荷香茶来待客。

据说荷香茶乃元代大画家倪云林之发明。

周寒冰待夜色漫开,暑气消散后,取龙井一撮,用洁净的白纱布包之,然后选一朵晨来刚开的荷花,放在莲房之上。荷花特点,朝开暮合,夜晚放入,那茶叶即被荷花瓣包裹住了。待清晨荷花绽放时取出。吸收异味乃茶叶之特性,尤以龙井为最,这一小包龙井茶经一夜之吸收,荷香尽吸其中,花露也尽吸其中,可挂阴凉之处晾干,夜来再放入,晨来再取出,再晾干,如是三夜,此龙井茶叶既得荷花之馨香,又得天地之精华。再用洁净之水泡之,立时清香扑鼻,闻之荷香缕缕,呷之沁人心脾,即便最挑剔的老茶客也常常赞不绝口。

荷香茶有季节性,因此能在周寒冰家喝到荷香茶的并不多。

一日,娄城的摄影家裘一鸣打电话来说要拍些荷花照片。

裘一鸣以拍花鸟鱼虫照片见长,特别是拍静物,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心得。

这次海内外数家单位联合举办“2009国际荷花摄影大赛”,这是国际性大赛,裘一鸣自然看重,拍花本是他的强项,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据说不少参赛者都涌到苏州拙政园、南浔小莲庄去取景头了。裘一鸣寻思,园林里的荷不免大路货,且你能拍,他也能拍,缺乏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如何发挥静物的特点,又在取景上避免雷同呢?裘一鸣想到了周寒冰家的荷花。说起来仅一面之交,交情不深。不过无妨,裘一鸣甚至认为有些事,浅交比深交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裘一鸣在娄城文艺界是有点知名度的。周寒冰对这位同道的拜访,很是高兴,已预先准备了荷香茶。如今古庙镇也用上了自来水,或许是水质污染的关系,用自来水烧开后泡出的荷香茶那味总逊色好几分。因此周寒冰都是用井水的。当然,按古人说法,最好是无根之水,即天落水。也是巧,前天一场雨,周寒冰收好一小缸夏雨水呢。

裘一鸣一到,好客的周寒冰就要泡荷香茶待之。裘一鸣摆摆手说:“先别忙喝茶,早晨的光线最柔和,最适合拍带露荷花。先拍摄,再喝茶,好不好?”

这种艺术家的敬业态度立时博得了周寒冰的好感。于是,两人来到院中,周寒冰如数家珍地一一告知这盆叫什么名,那盆叫什么名,这盆以花型大闻名,那盆以香气足传世……

裘一鸣心不在焉地听着,他的眼睛却如鹰隼般扫视着每片叶,每朵花,从不同的角度捕捉着别具一格的画面构图。“好花,太好了。”不一会儿,他就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似乎已忘了周寒冰的存在。

周寒冰倒并不在乎他这种态度,他反认为搞艺术的就该有这种痴迷劲头。

裘一鸣拍了几张后,发现周寒冰一直在身边陪着就对他说:“你忙你的,我一个人拍,静心些。”

周寒冰想想也是,怕干扰了裘一鸣的构思,就悄悄回了屋。他泡好了荷香茶,只待裘一鸣拍好,一起赏荷品茗,聊上一聊。

裘一鸣整整拍了两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屋来,那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望着那满院的荷花说:“如果我家有这么多荷花,每天早上来选景拍几张,不获奖我不姓裘。”

“随时欢迎你来拍。”周寒冰很真诚。

“我走了,荷香茶下次来喝。我得赶紧回去冲印出来,所谓先睹为快。”

周寒冰虽觉遗憾,却很理解他。一直把裘一鸣送到门口。

送走裘一鸣后,周寒冰才发现裘一鸣为拍摄到理想的荷花图,做了不少所谓的艺术加工,诸如这盆摘掉一柄荷叶,那盆剪掉一朵荷花插在这盆里,或者剪了几盆的莲子,集中插一盆中……

周寒冰对荷花盛情之深,有如生命,他甚至连残荷都轻易不剪枝修叶,没想到裘一鸣他会如此对待神圣的荷花。周寒冰对他的好印象一下丧失殆尽。周寒冰气呼呼地回到屋里把为裘一鸣泡的荷香茶泼了。心里想,幸亏他没喝,他这种人不配喝荷香茶。

 

原载于《山东文学》2010年8期;

 

获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入选2013高考样题——语文正文(全国卷), 25分。

 

药膳大师

 

在娄城餐饮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开张饭店的,你不请市里的头儿脑儿可以,不请场面上露脸的那些款爷富婆可以,但假如你不请戚梦箫光临,不请他说几句好听的,那我敢打赌,你这饭店的生意必好不到哪儿去。

为何?

难道说这戚梦箫比市长还市长,比书记还书记?

嗨,你还真的说对了一半,戚梦箫在餐饮界的知名度牛着呢,外号“美食家”。据说其祖父是清朝皇宫里的御厨,其父亲曾是上海国际饭店特聘掌厨。他本人呢,虽不是啥名厨,却整理出版过一本《娄城历代名菜谱》,还被《美食家》杂志特聘为刊物顾问。连省电视台摄像人员也专程到娄城为他拍摄了《娄城美食家》的专题片。

由于他有如此知名度,娄城的那些老饕们自然十分注意他的动向,如果他不肯捧场的饭店,他们自然也就极少光临。如果戚梦箫在哪个饭桌上哪个场合说了某某厨师,或某某菜味道不错,那必有不少人会慕名去尝一尝。影响最大的一招是戚梦箫闲来无事时还会写篇把千字文,或介绍一只传统名菜、或介绍一道特色名点,文中间或还会批评、表扬一两家饭店或起色了或滑坡了,这就使得戚梦箫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娄城的餐饮界。因此,宾馆、饭店、酒家的老板谁不巴结他,只要他一到,“戚老,戚老”、“老法师”、“美食家”之称呼就不绝于耳,必上最好的菜,最靓的汤,让他品评,请他指点,唯恐怠慢了他,得罪了他。

却偏偏有不识相,不拎行情的。这不,刚开张的大学士街的“王记药膳菜馆”,竟没有请戚梦箫。

据知内情人透露,开张前有人提议不请谁都可以,戚梦箫是非请不可的,谁知菜馆的总经理王一脉竟然大言不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似乎对戚梦箫不屑一顾。

“王记药膳菜馆”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媒体的好奇,他们很想知道菜馆吸引顾客的绝招何在,就去采访了王一脉。

王一脉告知记者:四百多年前李时珍来娄城拜访其先祖王世贞时,请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序,这本《本草纲目》在王世贞处一放就放了十年,直到1590年王世贞临死前才看完了全书,写出了序言。其实有一个细节外人不知,王世贞请人抄录了其中的药膳部分,共有400多个食疗医方呢,这个食疗医方成了他们王家的传家宝。现在传到了他手里,他正是根据这些食疗医方才开这爿药膳馆的——哇,来头还不小呢,老记者们一个个顿时来了兴趣,要请王总经理详谈一下有关药膳知识。

谁知这一问,问到了王一脉的脉上,他侃侃而谈起来,什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什么“肺宜辛,心宜甘,脾宜苦,肝宜酸,肾宜咸”;什么“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 一套一套的,听得见多识广的老记者们也一愣一愣的。王一脉趁热打铁,邀请老记者们吃一顿便饭,尝一尝他的手艺,免得被人说“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老记者们已被他说得口水都要滴出来了,都说:你不请我们吃,我们也不走了。

王一脉叫手下端来了玉米须炖龟、姜汁拌海螺、泥鳅钻豆腐、百合鲤鱼、天冬炖鸡、陈皮扒鸭掌、杜仲腰花、荸荠狮子头、枸杞汁熏麻雀,素菜类有琥珀莲子、冬菇萝卜球、口蘑椒油小白菜、酿煎青椒、韭菜炒胡桃、葵花豆腐,还有竹荪芙蓉汤与茯苓烙饼小点心,最后上了芡实粉与山药粥各一盆。

吃得老记者们一个个都说:“味道好极了!”

王一脉呢在边上介绍如何选料、用料、配料,如何掌握刀法、器具、火候,如何做到形、色、香、味俱全,还一口气说了要“不偏不倚,不过不离,不韧不糜,不老不嫩,不坚不滑,不燥不寒,不涩不腻,不咸不淡,不艳不暗,不大不小”,听得老记者们个个目瞪口呆,其中一个专跑饮食条线的老记由衷地说道:你王总才是真正的美食家,今天我们算是开了眼界,享了口福,饱了耳福。

第二天,市报上一篇《访药膳大师王一脉》的专访登了将近半版,还配发了照片。

电视台则在《生活》栏播放了《别具一格的药膳菜》;电台则播了《真正的美食家王一脉访谈录》;网站还把“陈皮野兔肉”“田七鸡杂炖鲫鱼”“东坡童子甲鱼”“绿豆汤西瓜盅”“蟹黄鱼翅”“当归枸杞鸡”“壮阳乌龟汤”等多盆菜的照片也上了网。

这股宣传势头使得“王记药膳菜馆”一时名声大噪,食客盈门。

戚梦箫原本以为王记药膳菜馆早晚会请他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他有点坐不住了。他是个吃遍娄城皆上宾的美食家,现在如此美食品尝不到,他浑身难受。从另一方面讲,他也实在想去实地看一看、品一品,到底是名大于实呢,还是实大于名,可他又实在不好意思自己跑上门去吃。总算有人看出了道道,请了戚梦箫去品尝药膳菜。

戚梦箫去之前,特地翻了唐代孟洗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明代汪颖的《食物本草》等,以防到时出洋相。

无论怎么说,戚梦箫乃老吃客了,嘴早吃得极刁极刁,但当他品尝了百花鱼肚、香酥飞龙、柳蒸羊羔、蝴蝶海参、卤猴头菌、燕窝人参羹等药膳菜后,一语不发。席散后,他突然大喊道:“你们把老板叫出来!”

请客者蓦然一惊,怕戚梦箫说出些不得体的话来,忙说:“戚老,你今天喝多了,走吧,走吧。”

哪能想到戚梦箫坚持不肯走,非要见王一脉不可。

王一脉见是戚梦箫,忙说:“失敬失敬!”

戚梦箫也不客套,直截了当说:“虚头话不说了,拿笔墨来!”

笔墨拿上来后,戚梦箫略一凝神,提笔写下了“良厨有如良医,试药膳大师也”。落上款后,他笔一扔,头也不回地走了。

 

收入《百花园》杂志社编的《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漓江出版社2011年9月版;

收入《超人气现代名家小小说选》,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收入《中学生不可不读的微型小说名作·站立的拐棍》,东方出版社2012年3月版;

收入《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版;

收入河南省信阳市、三门峡市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5分);收入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6年春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收入省曲阜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4月月考)试卷。

 

那片竹林那棵树 

 

市报报道一:

《古庙镇发现特大灵芝》

大意是:古庙镇牌楼村村民周阿狗在周家竹园采到特大灵芝。据专家测定,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在江南地区发现如此特大灵芝,实属罕见……

市电视台报道之二:

憨厚的周阿狗捧着那特大灵芝,向观众们介绍着发现特大灵芝的经过。

真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乖乖隆地冬,那特大灵芝竟有脸盆那么大小,紫赤色有光泽,犹如红木雕刻品。娄城延天龄药房退休的老药工也说从未见到过如此大的灵芝。

电视真是个好东西,把市报上语焉不详的新闻术语,全变成了可视画面——原来周阿狗是在那片竹园靠河边的一棵檀树上发现这灵芝的。这棵檀树有几百年树龄已不可考了,看样子,这树历史上曾遭雷劈,一半已枯死,歪斜在河面,一半已浸在水中,但倔犟的生命力仍支撑着它枯干上的几枝新绿。也许正是这半死半活,又枯又荣,半干半湿的檀树,为灵芝生长提供了最佳产床。

据老辈人讲:周家是有根有基的人家,祖上显赫过好几代呢。

传说一:

周家有功于皇上,据说就与灵芝有关。当时皇上莫名中毒,百药无效,连太医也一筹莫展。后,周家祖上进献采自周家竹园的一株百年灵芝,皇上服后,不久即康复如常。于是龙颜大悦的皇上给周家祖上封官加爵,敕建牌楼。一时皇恩浩荡,风光朝野。

传说二:

太平天国时,周家组织民团拼死抵抗,以忠皇室。结果,周家竹园尸横遍野,血红黑土。此后,每逢阴雨天,周家竹园即阴风惨惨,乡民无人敢近前。以致周家竹园无形中成为禁地。那片竹园自生自成,百余年来,几乎无人去惊动之。

传说三:

据说古庙镇发现特大灵芝的消息全国不下百家报刊转登。这之后,有多位大款有意出巨资购买。

最言之凿凿的有这样一则传闻:深圳一暴发户携一密码箱百元大钞,专程前来古庙镇,准备一手交钱,一手取货。不料一位台湾老板捷足先登,已在与周阿狗接触之中,最后两人互相竞价,最终因台湾老板财大气粗,以20万元买走了这株特大灵芝。

传说四:

那竞价失败的深圳大款放出口风:谁能再采到大灵芝,这带来的一箱百元大钞就归谁了。

市电视台报道后的第二天:

有两三位胆大的村民,带了手电、蛇药、镰刀等,拍足胆子,一步三看地进入周家竹园寻觅灵芝……

市电视台报道后的第三天:

大约有一二十位古庙镇乡民结伴深入周家竹园探宝,吸引了不少牌楼村看热闹的村民……

此后,来周家竹园的人与日俱增,有当地的,有外地的,有来碰碰运气的;有采不到灵芝决不罢休的;有来瞧稀罕的;有来轧闹猛的。

进竹园的人像梳子似的把周家竹园来来回回梳了好几遍,那些刚冒头的竹笋被踩了个稀巴烂。那棵默默无闻数百年的古老檀树,被人们上上下下,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多少遍。后来,有人剥它的树皮,说拿回去放家里,看看会不会生出灵芝。这头一开,再也刹不住了,那檀树最后被连根刨起,不知去向。后到的人大所失望,无名火莫名其妙地发到了那些无辜的竹子身上。更有甚者,骂骂咧咧地说:“老子采不到灵芝,你们也休想在这儿再采到灵芝!”一时间,周家竹园的大树小树、老竹新竹一起遭殃……

周阿狗悄悄来到电视台,一、要求把特大灵芝献给国家,万万不要宣传;二、恳求电视台播条消息,就说那灵芝是假的……

电视台的编辑记者感到有责任帮助周阿狗,他们再次去周家竹园,拍摄了遭殃后的周家竹园。播音员用沉痛的心情说:据专家们讲,周家竹园百年内不可能再有灵芝生长,可惜啊可惜!

周家竹园总算又复沉寂起来。

 

原载《当代小说》1995年6期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