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关照到表达疗愈——电影+心理+诗歌,《银幕上的心理成长》系列书
作者面对面主题活动圆满举办
自精神分析理论以来,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批评作为潜意识测查的路径日益受到研究者青睐,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咨询领域具有独特的热度,绘画、拼贴、诗歌写作等均在其中,电影的创作与赏析同样在这一语义上体现出跨学科意义。基于此,12 月 8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作者面对面活动在北大纵横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分享作者为学者、诗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王昱华(夏花),现场邀请了三位主题对谈嘉宾和三位分享嘉宾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吸引了多位文学、电影、心理领域的爱好者并北影学生。活动依托《银幕上的心理成长》系列书的作者面对面分享平台,巧妙地融合了电影+心理+诗歌三个主题,以心理成长为纽带,结合影片探讨,特别是侧重结合“电影中的诗歌”进行主题聚焦,将创作、赏析、疗愈集为一体,为参与者带来一场知识与心灵的盛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众多知名学者、艺术家和诗人与同学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他们的见解与感悟。
活动伊始,作者面对面栏目主持人柴金龙导演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母校师生这一活动表达期待祝贺,介绍了自己与文化与诗歌的不解之缘,并介绍了活动背景和主题。北大纵横王璞先生随即阐释了作者面对面作为文化公益栏目建设初衷及既往成绩,不仅是文化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为大家提供了与名师交流、与高人同行的机会,至本场作者面对面已经走过了第404期,文化影响力日渐显著。
本期作者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王昱华(夏花)老师首先进行主讲发言,她分享了《银幕上的心理成长》三本系列书(《积极的心理品质》、《值得思考的人性》、《异常心理》)的成书背景,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与心理学选修课程的渊源。并结合系列书内容,对电影心理学逻辑体系进行了观点分享。她对活动开场柴导提及的“船长”一词尤为感慨,联想到并以电影《死亡诗社》为范本,谈及电影中《哦,船长,我的船长!》一诗,提出电影中的诗歌或作为特定元素或作为特色装置,一方面承载了影片的诗意诗性,另一方面,往往还很大程度上对电影气质与灵魂具有贯彻意义。比如船长一诗是惠特曼写给林肯的,在影片中显然投射到约翰·基汀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全体学生站在课桌上齐诵的场景,作为青春的鼓舞和灵魂的激荡,已成经典。电影、写作、心灵都需要船长需要引领者。国产电影《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影片放映内外的诵读场面,同样呈现出“电影中的诗歌”经由“电影”这一艺术载体的再现,所具有的心灵启示、审美升华、精神凝聚意义。
在主题对谈学术圆桌环节,第一位出场发表主旨对话的是北大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老师,他以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对电影和诗歌的热爱对电影、文学艺术人生疗愈作用的认识。他从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一个民族的素质取决于读诗的人数”谈起,阐释了文学、电影在人生中的意义,在人生意义中的意义,引发了对电影与诗歌在人生中重要性的思考。谈及时间的写作——加缪在中年后去祭望父亲,写下了“在我脚下埋葬着一个26岁的年轻人,他是我的父亲”。从《天堂电影院》到博尔赫斯的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阐释了电影、诗歌、书在我们人生中的位置和价值。陈晓明教授还分享了自己观影习惯的转变,从过去很少看电影到 60 岁后每天观看,他认为电影能让人看到另一个世界,具有疗愈作用。他特别推荐了《永恒的一天》等影片,认为这些电影展现了智慧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老师,身兼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等多重身份,在俄罗斯文学的译介中尤其成就斐然。他从诗歌与电影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艺术的相通性。他指出,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是诗化电影的典范,其作品通过长镜头、唯美的画面和对时光的雕刻,展现了诗歌与电影的完美融合,特别是电影中大量使用了其父亲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的诗歌,并论及国内贾樟柯、娄烨等导演作品。他还提到诗歌智慧在当代已渗透到多个领域,如小说、广告词等,艺术在相互渗透中丰富发展。此外,他在回应王昱华老师提到的当代心理学领域诗歌写作和诵读疗愈这一话题时,特别分享了对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理解,认为诗歌的写作对她们有着不同的疗愈效果,体现了诗歌作用的复杂性。
左辉老师作为 心理映画心智成长技术创始人,通过在清华等大学担任MBA讲师 策划参与《心理访谈 》《天下父母》《夫妻剧场》《梦想中国》《走近科学》等多个电视栏目,多年来深耕这一领域。她详细解释了心理映画技术的内涵,提到自己因对绘画的热爱而涉足心理学领域,通过绘画方式探索人的潜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她以一个中学生的咨询案例说明电影对潜意识的影响,强调电影的疗愈作用在于潜意识对话,能在理性之外给予人们启示。对谈中王昱华老师以中国古代就有杜甫诗歌曾用于治疗友人妻子疾病的故事为例,问及诗歌在今天疗愈领域的应用,左辉老师以两个亲做的案例予以回应,一个是企业培训中用类诗语言对员工绘画进行人格描画,结果被企业每天员工会议中持续使用,以及在监狱系统中诗样语言评估对警察的疗愈作用。
接下来的分享环节中,三位兼具诗人身份的跨界专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向阳老师身兼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产业促进与投资委员会驻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等多个职业身份,是影视出品人,同时为《中国文艺家》执行社长和诗人,他以自身独特的跨界身份,从年龄与心理暗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电影对心理的影响。他认为年龄更多是心理暗示,影响力年龄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参数。这里面既包括个人对外界的影响力,也包括自我生命的影响和掌握。影视行业虽面临挑战,但电影的心理表达至关重要。他以李安的观点为例,强调电影镜头背后的心理渗透和疗效。他还推荐了《美丽心灵》《美国精神病患者》等电影,认为它们成功捕捉了心灵细节,展示了心理学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写诗的经历,强调向阳心态在文学疗愈中的作用。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作家网总编辑赵智老师则回顾了电影发展历程,对比了过去和现在电影的不同特点。他指出,现代电影更多注重视觉刺激和娱乐性,而过去电影在故事叙述和心理影响方面更为深刻。他以自己观看越剧《红楼梦》的经历为例,说明电影对个人审美和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并对王昱华老师在对谈中提及的“电影诗性应体现在气质和风格上而非简单的形式”进行了积极回应,赵老师的发言引发了现场的反思,即在电影工业和工业美学的视角下电影如何不丢掉诗性。
学者、诗人、鲁迅文学院副研究员杨碧薇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探讨了电影中诗歌的结构性作用和教化功能。她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讲述电影对人的鼓励作用,同时反思文艺现代性之后,致力于将个体从集体无意识中拯救出来之外,是否有伴生的自我陷入,作品在教化和鼓舞方面的缺失。她认为现代社会中,抑郁症的普遍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诗歌和艺术应突破自恋,构建完整人格,发挥疗愈作用。
在诗歌诵读环节,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张晚禾朗诵了迪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该诗在《星际穿越》中反复出现,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大三车卓航是学校涉水诗社的创办者和首任社长,他选读了艾米丽・狄金森传记片《宁静的热情》中的诗歌,赞美了诗及诗人的伟大精神。活动现场,王璞董事长朗诵了夏花为作者面对面300期所做《奇迹,正在进行》,陈晓明教授、杨碧薇副研究院、赵楠女士等分享诵读了夏花老师的《海上升明月》《一场大雪是冬天的告白》,《雪一再拒绝了人间》,大雪节气刚过,极富视觉效果和人生寓意的诗性语言,在这个冬日的下午温暖盎然也链接触发了自然、生活与人心。所有诵读者均做了心理层面的分享。最后,柴金龙以富有激情的方式朗诵了电影《死亡诗社》中沃尔特・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参与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滋养与疗愈。有人直接感慨太喜欢这样的分享了,有人更是以资深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对本场面对面交流的质量和精致予以高度评价。电影+心理+诗歌,此次活动搭建了跨界分享的平台与崭新形式。电影理论的发展,除了技巧理论和美学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电影心理学,而诗歌、绘画等也是当下心理领域的重要载体或新体。此次活动一方面为文化交流与心灵探索寻找栖息地,另一方面也持有理论跨界拓展实践的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