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作家网消息 冯高鹏报道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文艺界主动投身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重温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髓并贯彻执行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宝贵精神,回顾总结新时代下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创新的经验启示和理论成果,矢志不渝推动文艺创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奋力开创文艺实践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新格局。10月22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承办的“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理论研讨会旨在重温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华文摘》、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社、作家网等近30位专家学者。以下摘取了部分与会人员的精彩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以实际行动助推新时代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过去十年的文艺实践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今年9月2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强调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本次会议不仅是对新时代文艺创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一次学术交流,也是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助推新时代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
新时代文艺是文艺工作者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展示中国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书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气象的文艺。希望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新时代文艺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和把握。
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凝聚磅礴中国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张晶
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国文艺家传承与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继承本门类的艺术传统并加以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同时富有时代色彩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对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而言,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我们的文化使命。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进一步领悟中国精神,通过在文艺创作与批评中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昂扬斗志,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引领我国文艺创作与理论创新
北京大学教授:董学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领下,我国文艺创作取得长足进步,文艺理论得到创新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想的新概括,也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新部署。这篇讲话创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判断,通过近十年主编中央“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具体说明。
通向现代斯文的文艺新美质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
十年来中国文艺新美质可以从“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一新命题中获得一种理解。由于明确了中华传统根魂的引导和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获取创作资源,十年中国文艺创作涌现出三种新美质:取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古雅美质,取之于现代革命文化资源的壮丽美质,以及取之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喜悲融正美质。这些美质的生成及其不同表现透露出中国文艺新美质正在生长的气息,也由此让人对于建设中的中华现代斯文产生了新的想象和憧憬。
努力构建中国纪实美学理论体系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 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用三个“讲求”精准概括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这些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华美学在表达、言辞和形象意境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理论指导。然而,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纪录片创作实践并非易事,需要创作者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同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纪录片理论体系也显得尤为迫切。在构建纪实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明确纪录片创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将人民的视角和话语融入纪录片创作中,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精神世界。构建中国纪实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作者、理论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传承和创新,我们有望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实美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艺“为人民”之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席讲话,到新时代文艺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一脉相承未曾改变的就是“为人民”!从文艺创作到文艺批评、文艺传播,贯穿中国特色文艺事业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同样是“为人民”!“为人民”,意味着我们要有人民立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人民的视角去观察、发现与呈现与表达生活;要有人民情怀,带着对人民的热爱去为他们的喜怒哀乐去鼓与呼;要以人民为主角,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民形象;要以人民为服务对象,按照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推出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只有一切为了人民,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完成阶段性任务,不仅仅是封闭在个人的小世界,无病呻吟似地宣泄小悲欢,更不是急功近利地为了“人民币”,我们的文艺创作、批评与传播才能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才能为时代留下令人回味的精品佳作。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胜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其融通,主要不在概念、范畴或命题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既有共同的理论问题域或话题关注点,而且在文艺性质与功能、文艺批评标准与原则、人物形象塑造等核心问题的观念主张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精神相通性。
文艺滋养人民审美价值观的方式路径
浙江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 杰
在近百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文学艺术引发的情感爆发释放出巨大的改造社会的激情,文艺滋养着人民审美价值观乃至核心价值观的变化方式和路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之一。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蔡元培曾以康德和席勒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方案,来抵抗社会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但是他忽视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殊性,“以美育代宗教”事实上是一次流产了的文化努力。1942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十分重大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加强党领导文艺事业的方式,努力推动文学艺术家的价值、立场和情感结构方面的变化和改造,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学艺术作品,用文艺作品中蕴含的先锋性力量和先进的文艺制度,引导和感化人民大众,使他们成为改变社会和创造历史的主体。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对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等问题作出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本遵循与繁荣指南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玉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指南和纲领性文献,它传承和发展了马列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的重要构成,以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效果导向引领了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强化了文艺的人民性这个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生产的基本遵循,促使新时代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在从高原迈向时代艺术高峰中开创了群峰并峙的文艺发展新格局。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青年长江学者:段吉方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中国文艺评论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话语自主建构是其重要呈现方式。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不仅仅是话语本身的问题,话语建构应该深植于它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过程。从学科角度看,中国文艺评论有独特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属性,这方面的内容是其“中国”属性的标识;从学术角度看,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评论、评析、鉴赏、论说层面,“建构”之所以是“建构”,需要展现出对当代文艺问题的理论把握的高度、思想表达的厚度、时代观照的深度,最终是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服务。
网络文艺:想象中国的新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彭文祥
网络文艺在丰富实践中蓬勃发展。比如,用户规模一路水涨船高,并蕴含引发质变的强劲动能;各典型形态涌现一大批优秀作品;精品创作被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五个一工程”奖增列“网络文艺”门类,等。
网络文艺创作生产与时代生活同频共振。伴随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所寓含的特性、要求、价值等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审美转换,投射、凝聚在网络文艺的审美表意系统之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感体验、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价值理想等带来了巨大影响。
网络文艺蕴含丰富、深刻的审美现代性意义。尤其是,在审美价值的意义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涵、价值规定性一脉相承、义理相通,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是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基本要求,其功能突出表现为“协同性”。
十年来文艺评论之“新”
中国文化报社期刊中心主任、主任编辑:刘 茜
近十年来,文艺评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经历了显著的发展与变革。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要求批评家要有战斗力和说服力,要求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培养新力量。新机构、新组织的涌现以及新媒体评论号的快速发展,为文艺评论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遇。然而,当前文艺评论仍面临专业深入评论缺乏、真正批评较少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探索新思路,加强评论者、创作者、媒体和学界的联动,做好传播工作,建构良性生态,鼓励真正的批评。未来,文艺评论工作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发展,为文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两个“讲话”看中华传统文化在文艺中的位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接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又与新文化运动主将们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极端看法相区别。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建设新文化的理想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用批判和继承的态度、方法和观点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并强调传统文化对文艺的滋养价值,体现出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文艺方针,也体现出他在建设新文化的理想中创造新文艺的思想。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出发,一方面继承了“五四”精神,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进行了理性思考,从文化整体性和基础性的立场出发,用全面、整体和辩证的观点来诠释中华传统文化,让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性精神力量,进而让其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文艺新发展,滋养新时代的中国文艺事业。
媒介化艺术与批评媒介化转型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杨 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融媒时代的疾驰而至揭开人类历史新篇章,文字数字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媒介新质,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媒介的深度介入,不仅强劲推动艺术的媒介化进程,同时也冲击固有的艺术批评观念与方法,促使艺术批评新转向。
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文艺研究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友军
习近平“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文化思想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文艺研究而言,这个标识体系也是一个文艺的价值体系研究,它所包含的宇宙观、哲学观、人生观内涵十分博大。“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文明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从国际国内视野、历史与未来视野做过具体阐述,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是当下文艺界“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指导方针。另外以“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两结合”思想为这一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建构指明了路径。
人民美学铸造文艺灵魂,中国精神夯实文艺气度
——中国电视艺术十年发展述评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李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繁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无愧于时代的、具有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在文艺创作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讲话推出十年来,文艺创作领域成效卓著,电视艺术领域亦当仁不让,以人民美学铸造文艺灵魂,以中国精神夯实文艺气度,在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精品佳作,有效提升了国内外的传播效果。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024年10月5日刊发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成果《中国的宣讲在全球日益被接受》,可作为中国作品国际传播能力持续提升的第三方证明。
新时代文艺方针与政策管理引领助力影视剧创作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副主任:戴 清
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方针与政策管理对新时代影视创作创新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促进作用。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与文化思想为文艺创作指明方向,党的文化顶层设计在形塑新时代的文化语境、引领创作风气、激发创新活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新时代影视创作的重要背景板与加速器,坚持人民性理念、追求人民美学的表达成为新时代影视创作的基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有力提升了影视作品的精神蕴涵与美学品格;其次,国家主管部门的政策管理积极鼓励引领影视创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倡“提质减量”,政策管理贯穿创作活动的全流程,为影视创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再次,主管部门通过文化监管为影视行业发展设立规范与底线,坚持内容审核,规范指标数据与演艺生态等政策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推动影视创作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文化类传媒艺术作品受青年人热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 俊
近年来,传媒艺术领域涌现出大量以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逐渐成为青年观众追捧的热点。通过点状提炼、情感撩拨、奇观营造和材料给予等转换智慧,传媒艺术作品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吸引了青年人的目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播放量、收视度和讨论度,还主动设置社会议题,展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然而,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需警惕同质化内容过多、审美疲劳以及资本干扰等问题。未来,传媒艺术应继续探索转换的智慧,保持文化的纯粹性,寻找传统与现代、古老与青春的契合点,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媒艺术的创新生生不息。青年观众的拥抱,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可,更是对文化连续性和创新性的期待。
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美育——一个亟待开拓的美学研究新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万人青拔”:王 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数字技术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手段,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鲜活。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智慧美育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创作过程之中,实现美育浸润。利用虚拟画室、数字艺术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形式探索艺术创作,个性化表达自己的美学想象。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呈现方式,也为美育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艺术教学的评价方式更加精准和多元化,推动个性化、智能化的美育模式发展。在当前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培养既具备艺术创意能力,又具有审美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充分激活数字美育的潜能,多维度“创新驱动”美育实践与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文艺的化育功能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得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人文学院文学系副主任:王 永
从社会文化的建设来说,文艺作品具有“教化”的属性与功能,但特色上又是以“化”为“教”,以“化境”为上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结合自己年轻时代的阅读体验,彰显了文艺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润泽之功。从这一视点出发,重新阅读总书记的讲话,会理出一条文艺作品如何感染与熏陶读者,从而作用于时风建设的重要路径。
做好“文艺两新”工作,大力发展文艺“新质生产力”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赵 莹
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是“文艺两新”在中央层面的首次提出,“文艺两新”,即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从文艺工作实践来看,“文艺两新”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且新技术应用速度快、创作效率高,符合“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顺应文艺事业发展未来,需着力发展好文艺新质生产力,做好“文艺两新”工作是关键环节。
首先,从文艺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角度看,要做好“文艺两新”人才业务培训和高校高质量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其次,要拥抱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科技赋能文艺创作、文艺欣赏;第三,不断推动“新旧”融合,突破内容创作层面,从机构合作、人才交流、联合科技攻关、合作创作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视听创新问题的一些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谷疏博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创作中的价值得到凸显。十年来,文艺工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涌现出大量跨媒介精品,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化表现与精神传承。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美学传统和审美追求,还在公共阐释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原真性与时代性的融合。然而,随着技术迭代,传统文化视听创新面临新挑战,需警惕资源滥用、误读及伦理问题,确保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需从人类视野出发,探求文化阐释框架,发挥人的主体性和情感创造力,强化传统文化情感性表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力量。
(摘编排列为发言顺序)
摄影/王庆福、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