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们相聚在白云鄂博诗会上。左起张钟涛、尚贵荣、白涛、蒙根高勒、杨晓旭、陈榕
【70年 · 我和《草原》】
冰峰:血液中流淌的风景
作者:冰峰
岁月无痕,往事如烟。
1987年,我第一次见到《草原》编辑部的尚贵荣时,他年轻、帅气的样子一下子侵占了我对《草原》的最初印象:《草原》是年轻的,也是充满活力的。之后,我又陆续见到了丁茂主编以及赵健雄、路远、白雪林、任建等《草原》编辑部的朋友。我与他们虽然来往不是很多,但“同志”般的感情一直保持着温度。因为我们都喜欢文学,又是编辑圈子里的同行。唯有尚贵荣,除了“同行”之外,还有着更多的情谊,那时候包头的“呦呦诗社”正是繁盛时期,尚贵荣是往来最为密切的“知音”和老师。
1989年,“呦呦诗社”组织了“白云笔会”,内蒙古当时很多重要诗人汇聚白云鄂博,在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一首首诗作应时而生。后来,《草原》编发了“白云诗会专辑”,让“呦呦诗社”很多会员的作品登上了省级刊物的殿堂。那时候,我和“呦呦诗社”社长白涛的工作单位都在包头市东河区,贵荣一进入包头境内,第一站就会在我和白涛的“领地”落脚,谈诗论道,浅酌豪饮,友情日深。文学带来的友情,用文字恐怕是难以详尽的。
“呦呦诗社”现在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呦呦诗社”在内蒙古诗歌界有着响当当的名号。2015年,“呦呦诗社”成立30周年,我主编了《呦呦往事》一书,把“呦呦诗社”与《草原》来往的历史记录其中。可以说,没有尚贵荣、赵健雄等《草原》编辑的参与,“呦呦诗社”不可能有当年的盛景。现在想来,那是一段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时光,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留给内蒙古诗坛的辉煌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2001年,我离开包头来北京工作,距离并没有让我和《草原》的关系疏远,反而显得更为亲近了。我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的时候,贵荣已是《草原》的主编。几次路经呼和浩特,贵荣都会约天男等诗友小聚。一晃二十年,贵荣已退休离开工作岗位,阿霞成为了《草原》主编,我也离开《人民文学》,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但对《草原》的感情和惦念却是永恒的。
阿霞做主编,虽然年轻,但她文学情怀很浓,把《草原》办得风生水起,在不景气的文学大气候中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开辟出了一块繁花似锦的芳草地。她把敕勒川、杨瑛等有名的诗人、作家聘请到编辑部,还着力培养年轻的编辑队伍,让《草原》有了更加持久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我身在他乡,一直在关注《草原》,他们选发的作品,前卫、先锋,但又保持了传统的本色;既有老作家的经典之作,也有年轻新秀的开山力作,可谓兼容并蓄。作家网主办的全国高校征文活动中的获奖作品,也受到了《草原》的力推,在全国高校的文学爱好者心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草原是广阔的,也是博大的;《草原》的情怀牵扯着我漂泊的心。每当想起我的故乡——那片辽阔的草原,都会想起与《草原》有关的人和事。我希望无论到何时何地,我的内心,也会像草原一样壮美、辽阔,更像文学的《草原》一般温暖、包容、纯净。祝福《草原》!
|作者简介|
冰峰,本名赵智。作家网总编辑、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北京诗社名誉社长、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随笔》等报刊。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多部。杂文《嘴的种类与功能》入编《大学语文》。有作品曾获第2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匈牙利举行)汉语写作最佳诗歌作品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曾参加第五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北京文学》年度奖等评奖活动中担任评委。先后应邀出访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及东南亚等地参加文学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2014年,获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