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作品

在吕梁看《护工风波》

作家网2021-06-05 23:30:26
在吕梁看《护工风波》

顾建平
 
        我是10月16日午后,站在吕梁山护工服务中心二层的过道上,对着MAXHUB超大平板看完《护工风波》这部微电影的。这样的观赏,算得上是现实与艺术超级对应的一个场景,本身就包含梦幻般的戏剧性。当时有消息说《护工风波》已经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只是尚未正式对外公布。本人因为职业习惯,也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一直对微小说和微电影密切关注,但《护工风波》却是来到了电影素材的起源地才临时补看作品,也算是临时抱佛脚,不过这种现场感难得一遇,比在家里对着电视机或者电脑观赏更专注更投入更有代入感。好在它实在太微太短,这个电影连片尾字幕才只有12分36秒,两支烟的功夫就看完了。结束后我走下楼,沿着护工服务中心的场地走了两圈,深秋了,太阳偏西,天气微凉,此情此景,让我观影之后纷至沓来的感慨和联想慢慢退隐下去,得以用一个远距离观赏者的眼光回味、审视这部电影。
        微电影故事片和微小说一样,虽曰小曰微,但在结构上跟其他讲故事的艺术——小说、电影、话剧一样,有矛盾冲突,有平息解决,起承转合一样都不能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是像《护工风波》这样,第一秒就展示激烈的矛盾冲突,还是难得一见的。这意味着这是一部情节性很强的电影,高潮也许会从开头持续到结尾。
        一对夫妇中女主的母亲不吃东西被护工推搡拳打,女主紧急回家,女护工情急逃走,母亲住院。与此几乎同时,男主父亲准备给孙子买生日礼物,发觉抽屉里少了两万元钱,而此前男主发现男护工假装购物悄悄溜走了。到派出所报完案,电影已经播放四分半钟,过了整个影片的三分之一。此刻比追逃更重要的,是急需为两位身体不便的老人寻找新的护工。电影的主要矛盾至此才真正出现:找新护工迫在眉睫,但找一个合格的护工又何其之难!正在这对夫妇一筹莫展之时,女主的母亲不见了,一番折腾终于在街头找到神情落寞、魂不守舍的老太太。影片播放到七分半钟,即故事发展到接近五分之三时刻,一位热心的朋友出现了,她雪中送炭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她家社区门口新成立一家护工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旗下的吕梁山护工能吃苦、特别专业。影片余下的五分之二故事情节都是顺风顺水,都是在了解、接触、雇佣吕梁山护工,最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果比照叙事艺术的严格要求,《护工风波》的不足是很明显的,因为片时太短,有些情节缺乏铺垫交代,有些转折难免突兀。两个逃走的护工杳无踪影不了了之了,八分钟之后的情节,矛盾冲突完全消失,与最初四分钟的激烈紧张,反差太大,就显得整体结构不均衡。但这部影片的拍摄初衷,是强调护工的重要性并推介吕梁山护工,至此已经完全实现。如果聘用吕梁山护工过程中再出现波折,甚至交代两位逃走护工的去向,这不是一部微电影的容量可以承载的。总体而言,《护工风波》的主要转折是自然的、合理的,也是平稳的,它称得上是微电影中的成功之作、优秀之作。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来到吕梁地区。吕梁是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地方,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是我少年时代最初的文学启蒙著作之一,也是难忘的历史记忆。初来乍到,满满的都是新鲜和惊讶。在碛口古镇外的黄河转弯处,看着滔滔河流辉煌落日,我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在眼前走过,战鼓声厮杀声在耳边响起。
        吕梁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但令我意外的是,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吕梁地区还有如此多的贫困落后村庄,还有如此之多仅仅处在温饱线上的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成了吕梁市党政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扶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战略决策,并且为了实现目标设定了时间表。扶贫攻坚,重点在“坚”字,除了通过政府和社会给予资金物资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为贫困地区、贫困户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此,我熟悉的朋友、同学有当驻村扶贫干部的,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挖掘当地亮点,为持续发展寻找立足点。今年下半年我两次去昭通,昭通集“山区、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民族散杂区”为一体,是云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贫困户就地脱贫短期可以解决,但治标不治本,于是昭通市昭阳区使出了大手笔,在市郊建设了八十多座安置房,让数十万人异地安置,并且辅导、安排就业。今年十一假期,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到我家做客,带来了极其美味的苹果和梨,鲜梨汁如牛奶般味美甘甜。关主席说这是他去保定市阜平县采访扶贫攻坚成果带回的礼品,当地干部介绍,他们高山种植成功优质苹果和梨,并将进一步推广,果树种植将成当地的特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吕梁市以输出优秀护工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是一个极具创意、极具前瞻性的决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进入老龄社会的脚步逐渐加快,护工是一个需求量极大的行业,而且在可见的未来,这是一个需求稳定增长的市场,护工输出足以成为一个地区可长期保持的经济生长点。我周边的亲友,家有老年人或新生儿的,总是感叹优秀保姆一人难求。我母亲因为脊柱手术失败,常年卧床,幸亏有一位资深护工全天候护理,让我们兄弟姊妹基本得以保持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护工产业不是吕梁市传统优势产业,吕梁也没有超越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人脉资源优势,唯一可以依峙,也是可以作为强大支撑的,就是吕梁市党委和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在吕梁市区停留这两天,我们参观了护工培训学校、护工服务中心,与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交谈,与走出吕梁的护工代表交谈,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听到了许多故事,获得了诸多的直接感受。在别的地区,护工大多是自发择业、靠自身悟性摸索进步的,少量是在护理学校或护理专业进修过的,而吕梁市把护工培养、输出做到了专业化、规模化,做出了品牌,在用工市场受到了普遍欢迎,有口皆碑,名声远扬,这就是微电影《护工风波》故事得以成立并且诚实可信的现实基础。
        吕梁市委书记在“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欢送仪式”上讲话、挥手的场面感动了我。虽不能说“风萧萧兮易水寒”,但送人出征、送人远游总还是有点悲壮和伤感。中国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以亿计,像这样浩浩荡荡以同一个主业外出务工的队伍,在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脱贫,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到太原,到北京,到上海,甚至到更远的深圳、广州就业。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没有人愿意与父母、配偶、孩子长久地分别。尤其那些孩子尚未成年的年轻女性,远在他乡既不能照顾家人的生活,也不能照管孩子的教育,总是人生的遗憾和缺失。牺牲在所难免,矛盾在所难免,而忍耐不可或缺,但足可告慰的是,收获也水到渠成。
        护工到经济发达地区、到大城市就业,除了挣钱养家,更重要的是慢慢与现代生活合拍,与都市文明融合。这样一支庞大的务工队伍,带回吕梁地区的不仅仅是金钱,他们也带回了文化,带回了更现代更文明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这副产品比主产品更有价值。这是借鸡生蛋,四两拨千斤。这也许是吕梁市的执政者、决策者们更深层次的考量。当初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试验乡村建设,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试验平民教育,为何难以推进、成绩甚微?一是军阀割据列强环伺,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缺乏现代化的都市作为对照和奥援。扶贫攻坚是一次助力奔跑,要弯道超车,不能只靠自身蛮力。
        吕梁市临县的青年妇女许艳平,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因为她的家乡太穷太苦了,没有老师愿意来任教。她的家庭也太穷困,支付不起学杂费。她的哥哥挥锄劳动时不小心在她脸上砸了个大口子,家里人不愿意送她去医院,因为花不起医药费。母亲用面粉抹在伤口上,让她在家等伤口慢慢愈合。结婚生子之后,许艳萍有机会参加首届护工培训班,外出务工逐渐成了金牌月嫂,月薪近万,还当选为山西省人大代表。在电视镜头前的许艳平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没有人会想到她仅仅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相比较她被写进宣传材料的先进事迹,我更喜欢听到她面对镜头讲述生活的细节,今昔生活的对比与感慨,还有那隐忍着眼泪的表情。外出当护工改变的不仅仅是她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开阔了眼界,改变了她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她的家庭,改变了她的丈夫和孩子,她的人生道路从此发生了巨大转折。
        有阳光的地方总会有阴影,我们的目光不能只看到生活的A面,忽视甚至忽略生活的B面。“十万护工出吕梁,自强不息奔小康”,是社会的正能量,是时代的主旋律。但具体到个人,每个外出务工者都曾有过纠结、矛盾、犹豫、徘徊,有过担心、思念、懊悔,也有向往、期待、惊喜,他们的人生之路也许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但永远不会笔直通顺。他们的经历遭遇,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悲喜忧乐,用微电影仅仅能展示其冰山一角。或许有一天,反映护工产业、护工生活的更大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或者大电影,甚至电视连续剧,会陆续面世。《护工风波》作为开创性作品,如同导路先驱,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自明。
 
        顾建平,江苏张家港市人,1968年出生,1984-199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随笔集《无尽藏》、散文集《冬天我到南方》。曾任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十月》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兼《中华辞赋》总编辑。现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