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仁2025年9月诗歌29首
作者:徐作仁
1、关于一帧照片的解说(题图诗)
九月,天空和湖水共一种澄澈
在叫天子的赞美声中
小岛上,习惯绿妆素裹的树
换了一身闪亮的金装
我的爱人,静立成一支笔
誊写安安静静的中年
多美呀,不需要倒影技术
摁下快门——
一个人的沉思,一棵树的遐想
一个季节的密语
就是一个世界大写的华章
天高,可以傲立
水深,任凭沉潜
风来风去,爱就爱这慢下来的时光
这是我为爱人抓拍的一帧
没有美颜的照片
朋友,你看见我了吗
我就是这帧照片中的
一朵阳光,一句鸟语
一痕轻轻漾动的粼粼波光
2025.9.1
2、此时,杜鹃没有啼血
总是在季节转弯的当口
把一支谣曲唱得清脆响亮
这天堂的信使,用翅膀驮着
天公地母的诏约,下达给
每一座山,每一个院落
每一个穿粗布衣服的人
天上,云越升越高越升越薄
地上,风越吹越大越吹越黄
杜鹃的口气不见悲意,只有干脆
即将炸角的豌豆,听取将令
声声鼓胀,声声饱满
其中几荚,让阳光
咬出了咔嘣咔嘣的脆香
粗布短褂上的汗渍,此时
也缀上了脆香
歇坐在豆荚的旁边,从耳朵
取下一杆裹着鸟声的毛烟
火柴一划,整整一个九月
就漾动在他脸上
一声杜鹃,一身稳当
2025.9.1
3、九月是两茎蒲苇
在垭口,凭一种韧性
扎根石头缝隙
掇去鸟的飞鸣开始分蘖
听西风的节律开始拔节
不羡行走的野菊
用淡黄的香,叩问山脉
不屑疲乏的秋蝉
以沙哑调子,打探去处
活成自己的蒲苇,随秋风
用慢慢变白、慢慢分岔的笔
蘸日光、月辉、以及犟性的柔软
誊写垭口的寂静
把自己幻成禅性的拂尘或牧鞭
在垭口,放牧越来越高远的天空
放牧越来越空阔的大地
九月,原本就是两茎蒲苇
2025.9.2
4、小院,留守的九月
归鸟,按老规矩的节奏
把灰翅驮回的碎闻与糗事
搁在檐角,吊在竹梢
最惹人心颤的一句
是蹲在磨上那只,脆生生喊
大豆熟了,大豆熟了
扛锄归来的人,把身子
卸在矮凳,以一杆烟方式
让喘息慢慢飘散
掐着一把小白菜的人,蓝襟上
夕光拓了几朵软乎乎的花
脸膛上,是日子磨出的平静
鸟儿转换话题,开始讲他们的龙门阵
每一声都蹭过他们的眼角
每一句都落进柴米油盐的韵脚
此时,李树桠枝挑着月亮
欣然见证:干檐口下
夜色把他们映得,老实巴交
2025.9.4
5、初夏与农人
习惯黏着矮桑吊嗓子的灰蝉
用最初的明亮,给拔节的高粱助力
给替高粱叶掸晨岚的风添几分轻快
早晨很宽敞,高粱地很宽敞
一大群麻雀,遵从赛程
起落转向,都与风有统一步调
你的脚与风也有统一步调
扛着的锄头上,锃亮着
阳光、鸟鸣和攒积好的念想
站立地头,你不与高粱比高
比老实本分,比犟性脾气
五月,神清气爽
歇息时,你盯着一队蚂蚁
举着高粱的青绿,太阳的碎金
在风里,把日子走得特别扎实
2025.9.5
6、九月,收获季
这是麻雀表演说唱艺术的季节
九月,每个音符节律都浸过蔚蓝
柴院这个小舞台,任麻雀们
兴高采烈,参加表演
地坝,干檐,围席,簸箕
该用上的都用上了
包谷高粱黄豆,以个性色泽
替麻雀,备好韵词和腔调
有的一出口,就如绛红颗粒
串联着一穗穗软糯的醩气
有的一起调,恰似金润滚圆
缀映着一颗颗干脆的豆香
其中一只的表演特别逗人
跳着、蹦着,黄喙朝天
把一句好词献给炊烟
灰翅,扑楞出半院精采
竹椅上捻棉线的婆婆,眼角
盛开两朵菊花,抿着嘴
看小媳妇缝织的鸳鸯袜垫
顺手把麻雀的趣话缠入线团
扛着扁担从田埂归返的汉子
肩头亮着麻雀说的俚调俗腔
“今年的包谷能酿三坛好酒”
嗓门,比雀语更加入韵
2025.9.6
7、白露帖
闲时爱吊竹梢耍把戏的麻雀
今日改了习性——
往檐缝的巢穴里
衔一缕白露,半撮稻草,几粒碎粮
灌下两碗桑尖竹芯茶
扛锄的人,提镰的人,
踏着晨霜走出杨家大院
割谷,翻土,是刻进骨头里的嗜好
不消半晌,大筐大筐谷子
在院坝里露脸,摊开金黄
随手挂在树杈、沾着露水的锄头,
锃亮里,飘着新翻的泥香
两个后生举竿敲枣,打核桃
半院笑声,与忙碌的麻雀撞个满怀
让凝在青瓦上的白露
滴下满檐口的精采
2025.9.7(白露日)
8、九月是篇一气呵成的文章
拉开门,站蓝被好梦熨帖的身体
用亮眼、抿笑与熟稔的俗习
给九月,添几笔清晰的注释
挂在枣树上的锄头,带着锃亮与泥香
和坠枝的枣颗儿一起
把晨光,圆融得很可以
檐角垂落的阳光,与一首诗里漫出的阳光
在麦草帽上,逗引两只家雀
啼鸣有烟火气的清欢
我甩臂踢腿时,小西风也学我的模样
不小心碰撞了一朵牵牛花
滚落的露珠,替这清静的晨
画下一个晶亮的句点
九月是篇一气呵成的文章
我这被晨光浸蓝的身子
正是其中最通俗易懂的词语
2025.9.8
9、九月的风,很厚道
遵着农历的老规矩,九月风
反复摩挲山岭、河流、田畴
替葱茏的莽撞,浑浊的喧嚷
突显巍峨的骨,清澈的光,和深浅不一的黄
密草往一边伏身时,山就亮出肩脊
水底石头,正蹭着云影晒凉
稻子垂成金穗,大豆胀起黄荚
稻草人抖擞,横开半旧的布衫
一群麻雀,在风的督促中
一会儿降落,一会儿腾起
大片熟透的香,从翅尖漫过田埂
——是稻浪的明黄,豆秸的苍黄
九月的风很厚道
总在农人歇下锄头时,递来凉爽
让他们稍一抬头,脸上额角
映着日头,闪成乐滋滋的光芒
2025.9.8
10、我的自白书
在某些富人面前,我很富有
一百二十平米里,父母健在
有个经常吵嘴又特别黏人的女人
还有个听话又叛逆的孩子
在个别穷人面前,我更穷
辛苦钱常常掰成四半
买油盐柴米,买打折智能机
买一本精装版的《增广贤文》
我就是我——伟人,真人,小人
富得正当,穷得安心
2025.9.9
11、戒律
长天浩渺。斢个头*
飞鸟就有嘉木可栖
长风浩荡。斢个头
花朵就有繁叶可衬
暂拄锄把,絠开一颗领扣*
大片高粱会在斢头之际
红出一片天地
放下往事与烦恼的鋬鋬*
撒脬尿吧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2025.9.9
*注:斢,音tiao(斢了个头),絠诗gai(把绳子絠开),鋬读pan(器物上供人提拿的把手)
12、你可以坐在矮凳抽烟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烟
看刚挂上墙檐的锄头
缠在木柄上的泥腥味里
还留有土疙瘩的阻栏、乱草的纠缠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烟
用右手刮去脚丫上声嘶力竭的夏蝉
用左手扯下裤腿上的鬼针
针芒扎过的痒,不声不响
一坨乌云把偏东雨砸下来
呼儿唤女的声音,从竹径
滚湿菜地,又撞了坡上的石头
你可以坐在矮凳,慢慢抽烟
一只鸟在瓦缝里蜷着咳嗽
檐滴串成线,垂在眉前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烟
让烟气,燻烘日子的平常
2025.9.10
13、红月亮渡我(题图诗)
大湖抿住呼吸,不兴波浪
四围黛山,卸去轮廓与戒心
影子浸水里成了墨的余韵
垂柳垂着枝条,不忍拆封
碧绸一样的心事秘笺
不问来处,也不问去处
我乘一叶扁舟,载一盏孤灯
泊于水渚——像个顿号
把流水的长句,顿出片刻空白
湖的静漫过我,我的静融入湖
红月亮懂我,从蓝帏浮出
它垂落一缎红绸,将我
轻轻渡进红彤彤的圆满
无我的世界,处处有我
2025.9.10
14、留守的要务
刚刚把一杆烟吸短
篱上灰蝶就翻开一本历书
不须猜恻,你完全可以肯定
头一页是白露,下几页
就是秋分,寒露,霜降
像檐壁挂着的锄头,把子上
渍着的立秋、处暑,那样子
还在眼瞳里演绎劳累与幸福
演绎松土,垒根,理沟
太阳督阵,蝉声加油
再续完一杆烟,眯眯盹睡
让家虫,替你仔细唸读
历书上的吉、凶、宜、忌
你记得明白,陪你留守的小院
也记得清清楚楚
干檐腾出的位置,等几天
要码上红苕,包谷
坝边堆放的粪灰,等几天
要撒给麦子,豌豆
要紧的:吃得下,睡得着,干得动
2025.9.11
15、偏东雨
往东偏一点,再往东偏一点
老爹和阳坡的包谷
已经渴到了嗓子眼
老爹大吼一声
莫要听信风这个奸臣、叛徒
莫要被风拐往别的路途
要来就赶快,老爹替包谷说
你来得及时痛快
我们也淋得畅快及时
大点就好,我们喝就喝个饱
喝足了,你就自己走吧
我们会顶住四五六七个大太阳
2025.9.13
16、八面山:盘山公路(题图诗)
八面山把自己揉成一团深绿
盘山公路,偏要做根银亮的针
一针一针在岩石与草木间缝出磅礴
不,它是一支写狂草的大笔
掠过草木牵绊,绕着峭壁凛骨
蜿蜒逶迤,把“向上”写得倔强
墨痕压罡风,锋尖挑虹光
每一弯,都与深谷对峙
每一转,都往云里挺进
阳光为它镀银镶金
云雾掩不住跌宕腾挪
盘山盘山,盘出整山高歌
2025.9.20
17、秋日
灰蝉怯懦,不敢与九月争吵
一茎芭茅草的旧词,苍白
不带半点韵声
蒌蒿把积攒已久的绿
萎成败黄,任一阵风吹往
不想去而不得不去的方向
游云鸟散,空洞中
时间毫无声息,一杆孤烟
却熏黄了打望的目光
2025.9.20
18、鬼针草
不是深闺里拈绣线的女子
也不是柴院笑春风的村姑
穿粗布褂的老实小子,把身子
掼进日头里,又浸在夜露中
生来不往良田沃土里凑
只蹲在乱石缝、荒坡上
学不了招蜂引蝶的讨巧
药香裹在叶瓣,落满尘灰
也没人过问
揣着股拗劲:生就倒刺
不勾花也不勾叶
只等路人裤脚,针籽儿悄悄刺上去
换个地方,扎根再生
2025.9.21
19、雏菊
竹篱歪斜,圈半块瘦地
草色刚刚褪到脚踝
风翻旧了夏天的稻杆
从田间小路溜进来,碰落
第五片槐叶,第三朵桂子
你偏着头,把鹅黄的小蕊
举在风里、夕晖里
影子清瘦
却不肯朝篱地,弯下半分
2025.9.21
20、栾树花开了
谁也说不准,先有栾树还是先有老屋
树干刻的名字,早被风磨成了浅影
我回老屋,已是多年之后
风还熟,卷着八月蝉鸣绕枝桠
红黄色的花垂着,像耳旁絮语
落瓣粘石阶,叠着旧年的温馨
记得蝉声低时,栾树就挂上小灯笼
我总喊它“气球”,扯着母亲的围腰
要一串两串晃荡的红花
母亲笑我,“提串红灯笼,找个乖媳妇”
弯腰拾花,围腰沾着秋阳
也沾着细碎的栾花香
此刻,墙头的灯笼还在摇晃
我伸手,想接住那串好看的花
风过枝桠,只剩掌心的凉
当年的暖,随栾花谢落在
母亲拾花的那片土上
2025.9.22
21、檐下,听风读雨
晒秋的竹匾还在墙根斜着
豇豆红,南瓜黄,沾着九月的光
风从篱笆缝挤进来
掀了掀娘笸箩里的鞋样
雨就跟着来了
打在青瓦上,碎成读秋的细韵
爹把自已和一只矮凳,往檐里
再挪了挪,一杆烟气被风一搂
更加袅娜多姿
我盯着雨滴在檐下敲出琴声
读斜雨在檐外书写的行书
内心愈发柔软
而包谷棒子吊在檐下
也学我,听风读雨
2025.9.23
22、秋天的芭茅
在田埂拐角,把最后一点绿
拧成霜白,像踮脚望归的妇人
把整个夏天捂热的心事
叠进一痕秋光
不求豆荚鼓胀,不羡野菊燃艳
只把腰弯成田垄的弧度
静听土地里的虫豸
用俚语叨唠星象、年成与家常
鸟雀歇脚时,敛尽锋芒
以微弓的穗子,架一座软桥
让迁徙的辛苦与慌张
轻得能浮在风上
冷霜袭,裹紧单薄的白芒
却把筋骨绷直,挺成瘦硬
怕暮色里的归人
错认了田埂的走向
抖落的温软,每一粒白茅
扬在风里,是说给土地的私语
落在归途,便是归人鞋尖沾着的
带霜的乡音
2025.9.26
23、青茄子,紫茄子
篱笆把暮色拦在院外之时
母亲正弯腰摘茄子
青的像没有睡醒的星子
紫的是晒足了日头的小猫
蛐蛐清唱,竹篮晃着月光
母亲指尖碰过的茄枝
小刺软得像我幼时的乳牙
咬着她的温柔,很轻很轻
"青的炒红椒,紫的炖腊肉"
炊烟和笑语漫过灶房
我数母亲鬓角的白,像数
一篮子青茄子、紫茄子
如今每次在市场看见茄子
就想起那个浸着茄香的傍晚
月下,母亲立着
青得美丽,紫得慈祥
2025.9.26
24、红辣椒
篱笆把夕阳裁成小块,落进土里
几株辣椒踮脚接光,红了
像母亲的碎花花衣裳,把矮篱
媚得有模有样
母亲挎的竹篮晃着半篮红
尖的、圆的、长的、歪的
紧紧依偎,乖巧得像我一样
母亲和夕风折回干檐,把辣椒
悬在木门两边,几串红
是秋天盖在日子里的印章
厨房飘出辣香,母亲端来面条
趁热,我几口下肚
辣乎乎的“长大”,生精壮骨
后来在异乡,才懂辣椒的红
母亲留给我的——
暖彻心扉的念想
2025.9.27
25、穿堂风
总是在午后,把旧木门悄悄推开
像母亲蹑手蹑脚,走近
我借屋顶亮瓦写作业的方桌
它绕过褪色的藤椅,摸摹
书包上补缀的那只飞鸟
——那是掏鸟蛋挂破的地方
飞鸟小嘴微张,像没说出口的道歉
它又熟门熟路,走到墙角
轻轻掸了掸一双旧布鞋
上面沾着的泥点儿,像极了
母亲从菜园子回来时的模样
停在相框前,它小心翼翼
拂拂母亲鬓角的灰
我一伸手,只握住凉丝丝的旧时光
就这样呆了好一会儿
它才折身出门
我不敢说话,怕一开口
就乱了母亲的方寸
2025.9.28
26、千脚泥
娘总在黎明把门前的泥扫成堆
扫出一条亮堂的路,让晨光
沿着扫把的腿,溜进堂屋
爹上坡回来,裤脚沾着带根的泥
在干檐跺一跺,转身用锄头
把墙脚的泥铲在一块,说
陈年老泥养得出最肥的豇豆
我常光着脚,用力踩那层软
踩出星星点点小窝,像娘
纳鞋垫时没绣完的鸟儿花儿
这些泥里,埋过我的乳牙
娘说,埋好,长大才会扎根
也埋过爹修房从老墙拆下的半块青瓦
瓦沿像他弯着的脊梁
埋过奶奶临终前攥在手里的种籽
而指缝漏下的,都发了芽
后来我走了,它被岁月啃得越来越浅
后来我回来,它结成硬壳
扫把倒在檐口,像个迷路的孩子
豇豆藤,没有爬在篱笆
我蹲下身,指尖碰碰那层凉
风里,好像还飘着扫把扫过晨光
飘着脊梁弯下弄出的声响
2025.9.29
27、一脬尿
赶集的布鞋还沾着叫卖的喧嚷
肚里的潮正漫向田埂的方向
二大伯攥紧毛蓝裤的腰绳
像攥着半亩薄田
一脬尿,要夹回自家的粪凼
腿缝里的慌,比田埂还长
每一步都踩着尿意的鼓点
不能慢——慢了就积不到肥
不敢快——怕那泡肥
顺下裤管,喂了别家的秧秧
风从领口灌进,他小肚发紧额角冒汗
望见自家粪坑时,他眼里亮了光
——那泡尿,会熬成
新麦的黄,嫩菜的香
终究没憋过最后一道田埂
热流冲破闸门,他僵在垭口
老脸通红——一泡金贵的尿
在裤裆结了层咸霜
后来,二大伯坐在干檐抽烟
说起那年赶集的糗事
烟锅里的火,明明灭灭
像那年憋在他肚里的潮水
像田埂上,亟待浇灌的春光
2025.9.30
28、爬上篱门上的葎草
数着葎草的卷须,一根、两根
它们勾着篱笆往上爬,像极了
视频里爸爸攥着脚手架的手
奶奶说这草扎人,可我偏要摸
指尖被划出血珠,不疼
比不过夜里想妈时,鼻子酸得发紧
它爬得真快,昨天才爬了半腰
今天够着我贴在篱门的贴纸——
那是城里表哥送的举光的奥特曼
摘片葎叶含在嘴里,涩涩的
忽然想起爸妈走时说的话
“等草爬满篱笆就回来”
爸妈没回来,葎草已经爬上李树了
奶奶把缝缀的旧围腰挂树上
给这恼人的日子,穿一件衣裳
2025.9.30
29、枸树
今夜,电脑屏幕突然洇出一片绿
像乡下老屋檐角的那棵枸树
它矮瘦歪斜,根扎进老屋墙脚的裂缝
像奶奶看我时,眼镜上方横出来的皱纹
幼时总嫌它的飘絮,粘得我满头满脸
而奶奶,却捋回它的新叶
开水一焯,就是饭桌上最嫩的春天
后来奶奶上山,走的那天
枸叶落了一地,像碎绿的纸钱
父亲母亲把奶奶的旧袄子埋在树根
说奶奶能够就着树根
摸一摸老屋的墙,看一看
我每次回家,踩在门口的脚尖
我看着屏幕,想起那些被我嫌弃的枸絮
想起奶奶混着枸叶涩味的话语
窗外霓虹闪闪,替我品出了涩中回甜
我真想给那棵枸树打个电话
问问它,今年的新叶
有没有落在奶奶的坟头
落在父亲母亲新添的白发上
2025.9.30
作者简介:徐作仁,重庆市作协会员。诗作刊于《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潮》《北京文学》《天津文学》《湖南诗歌》《江浙文艺》《中国好诗歌》《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当代诗人精品诗歌荟萃》《中国当代乡愁诗歌精选》等多种刊物和选本,获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多次入选《中国好诗》《每日精选》,获中国作家网“每周诗星”,多次获世界诗歌“日冠军”等。著自印诗集《坐在时间对面》。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