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如歌(外四首)
罗迦玮(布依族)
在我的世界里
鸟儿很小
小小的鸟儿
却有一副响亮的嗓子
清脆悦耳
叽叽喳喳的几声欢叫
就能唤醒
一个春天的到来
鸟儿的耳语
从不压低嗓门
由衷的心声
从不担心他人的窃听
鸟儿的呼唤
可以穿越四季
只遗憾
我不能破解它的含义
我只觉得
鸟儿的欢喜
鸟儿的悲切
都是一种真情的表白
许是雨的洗礼
风的激荡
雾中传来的鸟语
可以越过山川的阻隔
像一道阳光
可以让迷途的同伴
找到前行的方向
一起回归温暖的故里
可以让落寞的我
在幻想
中
寻到飞翔的翅膀
把负了重的生命放飞
听着如歌的鸟语
身在尘世的我
已在沉浸中
享有了心声的共鸣
2025年3月3日
鸟儿不会摆拍
鸟儿不会摆拍
摆拍是人类的一项专利
人人都可以
无师自通
且不会有任何的
侵权或剽窃他人的嫌疑
摆拍的人
一般都是
通过某一个特定的
动作或神态
把自己的最佳形象定格
悦己的同时
还能够示人
甚至还可以作为
历史或岁月的见证
让人赞不绝口
也抑或让人深恶痛嫉
而鸟的愚钝
和胆怯啊
就在于其不会摆拍
也不敢摆拍
虽然它自自然然的神态
和腾空而翔的身影
是世上的最美
我也只能远远地
在它没有察觉的情况下
为它
偷偷地拍下一张照片
我如此的形为
有一点卑劣
却也在卑劣中
认识到
鸟性与人性存在的差异
有时候
我想做一个真正的人
也想做一只真正的鸟
人鸟不分的世界
或许是一种融合
也或许
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人有了
神话一般的向往和寄托
2025年3月1日
我听不懂鸟语
我听不懂鸟语
却喜欢听鸟鸣
能听到鸟鸣的地方
有山有水还有树林
一方难得的宁静
会让人在沉浸中
远离了尘世的喧扰
我喜欢每一天的清晨
都有亲切的鸟语
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谚语
让我知道
勤奋的人
总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有鸟语还有花香的季节
是春天的无限美好
在人们心中
留下的记忆和向往
听到鸟儿鸣叫的时候
我会感受到
一阵春风的扑面而来
让我忘掉了
季节的交替和轮回
忘掉了所处的环境和际遇
我听不懂鸟语
却能感受到鸟的真切
鸟的悲欢和离合
鸟的欢快和忧虑
已在时空的交错中
唱响了
天籁之音的神奇和悠扬
魂一般扣住了我的心弦
我听了莺啼燕语
又听了雁鸣秋月
一年的光阴又将如斯
总听到有一个声音
一直都在把我远远地呼唤
我得抛开世俗的烦恼
回归内心的宁静
听懂生命的韵律
让自己像鸟儿一样
也有了
言为心声的表达和倾诉
我听不懂鸟语
就得走入鸟的世界
以便把身心
更好地融入
大自然的交响和共鸣
2024年12月5日
鸟儿不知我的心意
鸟儿不知我的心意
我悄悄的靠近
只为了抓拍它
动人的神态和美丽
虽然我的镜头
贴上了迷彩的伪装
我放轻的脚步
也没有了往日的声响
我屏住的呼吸
已将喧嚣的世界
悄无声息地屏蔽
但鸟儿的警觉啊
还是没有
一丝一毫的放松
快门的轻微响动
还是惊动了
它敏感的神经和慌乱
它的一飞即逝
留下了怅然若失的我
我的有意无意
竟然都无法得到
它的理解和接受
人与鸟的世界
该怎样和谐地相处
已不是植一片林子
或掘一湾河水
这样的简单和容易
我寻思着鸟性
也寻思着人性
鸟儿的世界我不懂
我只希望人的形象
在鸟儿的眼里
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2024年11月11日
对一只鸟儿的守候
不知从何时起
对一只鸟儿的守候
竟成了我余生的痴迷
和乐此不倦的沉浸
我在树影中藏着
在河坎里躲着
在草地上伏着
只怕扰了鸟儿的宁静
我想看到
鸟儿逍遥自在的神态
和自由的飞翔
可以把我深深地陶醉
我想听到
鸟儿清脆悦耳的欢鸣
和彼此的呼唤
把我融入天籁的境界
对一只鸟儿的守候
让我远离了
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我的内心已自得其乐
只遗憾我悄悄的探访
算不上坦坦荡荡
我希望胆小的鸟儿
懂我毫无恶意的心思
我要把我的守候
当做一种看护
有鸟语和花香的季节
是最美的时光和岁月
我想与鸟儿做朋友
我能走入它的世界
它也能走入我的世界
和谐的世界生机无限
2025年3月16日
【作者简介】罗迦玮,男,布依族,1964年12月生,贵州安龙县人,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物理系,系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布依族卷》,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十月》《人民网》《中国民族报》《星星》《贵州作家》《贵州日报》《广西日报》《脊梁》《诗选刊》《天津诗人》等报刊网站,著有诗集《歌声漂泊》、文学作品集《心路历程》、散文集《人生点滴》,分别获贵州省第七届、九届、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诗歌、散文类二、三、一等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