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春泥莱西诗社会员自由诗十九首选(四)
中秋,回家的路
作者:董跃涛
攒了一年的月光
才拼出这么一个月亮
我擦擦鼻梁上的镜片
也擦一擦月面
月亮上的桂花树,不知
开过没有
就像我还未了解完的心思
打开过没有
一辆车,和一个人
连同这个季节一同带在了路上
我不该忘了季节,如同
我不该忘了八月
又是桂花遍地的时候
我试图把所有的月光都打开
摆在回家的路上
作者简介:董跃涛,笔名潮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顺义区作家协会会员,春泥诗社会员,新时代中国文艺执行总编。
月亮的爱
文/吕文东
我把月光擦亮
银色轻吻在夜的脸上
那一片温柔的爱
抱紧了沉睡的大地
梦,还在继续
月光楫着河水
寻找浩瀚的家乡
潮汐,把思念推上海岸
涨落了游子的乡愁
于是,月亮在贝壳里团聚
枫叶落下时
月光轻轻接住
怕摔碎秋霜馈赠的礼物
我把翩跹的红唇
印满了中秋的月亮
月光下(外一首)
作者:谭哲胜
月光下,思绪如纷飞的蝶
没有古韵的束缚
只有自由的跳跃
一些心灵的碎片
在光中轻轻浮现
我似乎看见故乡的灯火闪烁
那时
月光与炊烟交织
绘成一片温柔的夜
没有平仄的规则
只有情感像月光一样喷薄而出
这一抹银白与朦胧
酿出的诗句
一字一句
将夜色轻轻缝合
八月十五之夜
八月十五之夜
天空清澈,月亮圆满
那时
故乡的灯火与月光相影
庭院里,父亲摆上水果和月饼
母亲一遍遍把嫦娥玉兔的旧事新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像一枚热气腾腾的月亮
如今,月亮依然可亲
像逝世亲人的脸庞
恍惚中
我仿佛看见父母
正和嫦娥对饮
当年给我讲的故事成真了
原来天堂和人间一样
并无不同
微风只适合填空儿
而月光则是思念的邮差
把父母和我
同时濡湿
作者简介:谭哲胜,山东省莱阳人,居住莱西。系青岛春泥诗社莱西分社文学社社长。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近几年在《诗刊》《中国乡村》《鸭绿江》和《中国建设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应急管理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八百篇(首)。
城市的书
作者:于向阳
城市的书
是一部厚重的书。
一百年的历史穿越,
有几座山,几条河,多少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要塞、碉堡,
德国街,日本街的造型建筑。
那些老字号花开花落还在吗,
我还记得童年的庙会和海关后的茶炉。
仲家洼,太平镇,吴家村,
错埠岭,水清沟,重庆路。
缝纫机,手表,啤酒厂,
登州路,宁化路,散发着啤酒香的特色路。
榉林山下的臭水沟变成体育街,
老台东再也找不到那森人的鬼屋。
利群,维克,沃尔玛入住市北,
市中心迁移到台东三路。
城市的历史是一部书,
是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
我们用记忆的文字编写了十五本,
今年我们还在组稿青岛的文史书。
走进青岛大明指画蓝月亮文学创作基地有感
作者:于向阳
走进王春林的指画工作室,
我看到许多惊叹的面容。
北京的客人董梦知,
中国国画付院长董建平。
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到场,
展览工作室里春意正浓。
春鸟在枝头鸣啼,
小猴子在山崖攀登。
山涧小河流水潺潺,
满山翠绿、花开正红。
人们在这里感受到春天,
每一张画卷都写满了春风。
在这里、我还看到蓝月亮文学社作家的身影,
作家们在这里排练的《沂蒙深情》已播放在电视荧屏。
在这里,我看到王春林大师的桃李满天下,
手指在画纸上舞蹈的国画大师董建平。
我还看到大明画廊里飞出好多金凤凰,
艺术家们的诗情画意把海边岛城染红。
抗战,巍巍太行山
作者:于向阳
巍巍太行山,
山高林密叠嶂重峦。
云雾缥缈似轻幔缠绕,
百花盛开泉水潺潺。
巍巍太行山,
旌旗漫卷、映红蓝天。
自由之神在这里纵情歌唱,
松涛呼啸燃烧着反侵略的烽烟。
巍巍太行山,
日寇敌顽失魄丧胆。
朱总司令指挥千军万马,
游击战,伏击战,台儿庄大战。
巍巍太行山,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烈士的鲜血染红大地,
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河山。
巍巍太行山,
村村寨寨旧貌换新颜。
物产丰富多宝藏,
举红旗,奔向小康新纪元。
爱心
作者:于向阳
爱心、是浪花,
轻轻地把礁石拍打。
快乐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蓝色的大海是浪花的家。
爱心 是鲜花
人人要爱她,
花在人心中绽放,
就能让人类, 团结成一家。
爱心, 是棵树,
人人都栽培她;
小树在人心里长大,
就能开出,社会和谐之花。
爱心、是香醇的茶,
远走千里心中有妈妈。
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一心为了你、我、他!
我们生活在爱的港湾、
红太阳暖在春冬秋夏。
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家的青岛牌缝纫机
作者:于向阳
从七十年代到现在、
我搬过好多次家。
许多家电、家具都淘汰扔掉,
但青岛牌缝纫机却放不下。
那是凭票购买的三大件之一,
我喜欢听它的启动的声音嚓嚓嚓。
每当我看到它的身影,
总想起好多朋友的佳话。
是文友李德义送我的缝纫机票,
挑选质量的重担交给文友王春华。
我含着热泪不断地说谢谢,
用地排车把缝纫机拖回家。
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我喜欢它的声音嚓嚓嚓嚓。
妻子用它缝制了许多衣服,
它见证了儿子的成长和家的变化。
至今、我家的缝纫机还在屋角,
上面摆放着一盆盛开的花。
我不会忘记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温暖,
它是我心中一幅最美的图画。
城市的年轮
作者:于向阳
城市的年轮是历史的脚步,
千万人走出宽阔的路。
一代人走过一代人再来,
痴情要多少年轮才停住。
风华日月送走情感无数,
动人的故事组合多少史书。
童年的伙伴如今在哪里,
曾经的恋人不知在何处。
加添的年轮何时能圈住。
日行中天时怎走开心路。
现如今满头青发变白发,
谁展开多美画屏彩虹路。
王公酒与毛尖茶
作者:海歌
黄河滔滔送来云贵高原的王公酒,
长江奔腾献出湖南茶山王公毛尖茶。
云州的茶酒醉倒了天上的蓝月亮,
醉倒了大海,醉倒了海中的白浪花。
浪花在茫茫大海中翩然起舞,
喚醒了文人墨客、岛城的艺术家。
共同举杯畅饮王公的纯香白酒,
细口慢品御用的云雾毛尖茶。
文思泉涌写下千年震撼的文字,
莺歌燕舞唱响天上人间的神话。
送给你天宫的香茶与美酒,
健康长寿,大家都是作家、艺术家。
太平洋寿险公司周年纪
作者:左言文
我爱的太平洋
好客的太平洋
太平洋的风,撩醒复兴梦
情系客户,踏上新征程
黄浦江畔上,彩旗迎风扬
专业守护,前行有保障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黄浦江边说过知心话
高楼映晚霞,沧海披轻纱
太平洋,美如画
太平洋的水,滴滴入心扉
我伴亲人又度过了一岁
常常在惦念,在外的顺遂
遥遥万里,总是把你陪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经过秋冬,经过了春夏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
服务无止境,盛开四季花
平时一滴水,江河百川汇
多少次我仰望你的光辉
意气风发的你,世界五百强
我爱的,太平洋。
常常惦念,在外的顺遂
遥遥万里,总是把你陪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经过秋冬,经过了春夏
一起经风雨,共同沐阳光
我爱的,太平洋
不管那一天,你若需要我
手牵手,一起走
手牵手,一起走
春泥莱西诗社月湖行
作者:呼延光民
月湖的风,是金的
送着我们登舟,像送一段
从古典里洇开的韵
晴光漫过湖心,我们在白日里
把谪仙的酒杯,斟满蟾公的思绪
酒水醇厚,漫过千年的岸
弦歌是琴的心跳,在游艇的红栏边
宋社长的诗行,倪院长的声线
和呼长波的笔锋,一起
在水面铺成涟漪
这是诗的国度啊
一群人把汉字当作火种
在莱西的晴日里,点燃
国学的薪火,易理的酒曲
古琴卧在案上,像一尾待游的鱼
我们在它的鳞光里,看见
双节的喜,盛世的暖
和文化的基因,在水波里
长成一泓永不干涸的祥
红亭、绿树、湖畔的楼
都成了诗的注脚
我们站在当下,却与古人
碰了杯,在月湖的圆心
把雅兴,酿成永恒的回响
给李军摄影的赞诗:火烧云与山大的交响
作者:呼延光民
当火烧云在九月廿四的傍晚
把蓝色硅谷的天际点燃
赤金与绯红如浪潮般铺展
李军的镜头,撞进一场盛大的浪漫
山大的楼宇在暮色里伫立
灯火与晚霞深情相拥
远山在绚烂中隐现轮廓
这是自然与建筑的交响,是光的诗行
他捕捉到千年前的诗意
让“半江瑟瑟半江红”落于天际
一明一暗的分割里
藏着镜头后对美的执着寻觅
是校园衬了晚霞的绮丽
还是晚霞醉了校园的静谧
李军的镜头温柔且细腻
让我们都成了这场视觉盛宴的参与者
致百合老师的文字之花
作者:呼延光民
在精刮的时代褶皱里
你打捞起那些“傻瓜”的灵魂
像打捞暗夜里发光的星
零零发的面香、黎耀晖的灶台、王庚的执念
被你酿成诗的酒
在每个读者心里烫出温柔的褶皱
你笔锋是细密的网
捕捉爱里卑微的尘埃
却让它在诗行里开出倔强的花
我们在精明的天平上左摇右晃
是你递来一勺“傻瓜”的甜
中和了世界的酸
你看,文字的藤蔓已爬满心墙
每一朵花都是你埋下的
关于爱的,不妥协的倔强
诗与药的交响
——致刘艳英《苍耳》
作者:呼延光民
你把苍耳种进诗行
像把草药熬进时光
地沟旁的倔强
在平仄里疯长
风与雨打不垮的苗
在文字里茁壮
无人问津的荒野
你掘出疗伤的宝藏
从根茎到籽粒
从生长到药房
你以药师的眼 诗人的心
把平凡酿成铿锵
那些关于生命的守望
那些同根的滚烫
在诗的土壤里
开出带刺的花 结出治病的方
你是跨界的行者
在文学与医药的疆场
让每一个文字 每一味药草
都闪着人间的光
秋分的蒲公英
作者:呼延光民
秋分的风,不只是吹黄了田野
一群蓝色的蒲公英,在莱西的土地上
把爱,酿成了暖阳
六十余簇星火,分成九支队伍
在城市与乡村的脉络里
寻找二十六颗待暖的星
他们走过田埂,穿过玉米地
在花生秧的摇曳里,把爱心款
塞进满是泥土的手掌
那掌心的温度,烫热了整个秋天
也有人放下行囊,拾起农具
在东朱东村的院门口
和生活的重量,一起劳作
小小的志愿者说,以后要常和妈妈
把公益,种进日子里
每一次交谈,都是在心灵的土壤
播撒希望的籽
每一份物资,都是在童年的天空
点亮温暖的光
他们是蒲公英,是党建引领下的使者
把爱与责任,随风播撒
让正能量,在莱西的大地上
长成一片,永不凋零的春天
蟾公湾的诗韵
作者:呼延光民
诗社的步履
在姜家许村的时光里停驻
石蟾静卧如诗的注脚
把古老的传说,在今朝酿成平仄
曾被蛙鸣沸腾的湾
因一纸符咒归于清宁
风调雨顺的絮语
在岁月的褶皱里,悄悄生长
春泥的诗者们
与金蟾的石像对望
他们来解读这方水土
也将自己,谱入文化的新韵
绕着石蟾走吧
一圈是吉星的祈盼
两圈是顺水的悠途
三圈,让诗的灵感
在这湾的故事里,找到绵长的回响
致百合老师的文字之花
作者:呼延光民
在精刮的时代褶皱里
你打捞起那些“傻瓜”的灵魂
像打捞暗夜里发光的星
零零发的面香、黎耀晖的灶台、王庚的执念
被你酿成诗的酒
在每个读者心里烫出温柔的褶皱
你笔锋是细密的网
捕捉爱里卑微的尘埃
却让它在诗行里开出倔强的花
我们在精明的天平上左摇右晃
是你递来一勺“傻瓜”的甜
中和了世界的酸
你看,文字的藤蔓已爬满心墙
每一朵花都是你埋下的
关于爱的,不妥协的倔强
中秋吟
作者:王开天
缝缝补补的岁月
打磨了三百六十天
拼成一轮玉盘
高悬星空
照亮天涯回家路
浓香醇厚的蟾公酒喷出气贯长虹的神韵
令九州人民陶醉
这个晴空万里的日子
注定不同寻常
双节龙腾
群星璀璨
光照天下的玉盘终将完成
万家团圆的使命
青岛春泥莱西诗社简介:
社长、总编:宋向辉(中作协作家)
春泥国学院院长、主编:倪中敏
自由诗编辑:谭哲胜 刘春玲 王开天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