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

人间最美是清秋(组诗)

王晓波2025-09-15 11:44:28

人间最美是清秋

(组诗)

 

作者:王晓波

 

岭南秋韵

 

当蝉鸣倦了,岭南织起

细密的雨帘。枯荷蜷在池中

收起手掌——

它们曾托举盛夏的暑热

而榕树气根仍垂向水面

钓取自己伶仃的影

秋分线,切开岭南潮润的昏光

 

骑楼砖墙斑驳,浸透斜阳

木棉籽在风里轻颤。茶摊上

紫砂壶底的茶垢渐厚

如所有未诉的凝望

有人推开雕窗

任归鸟驮着暮色返航

 

蒲扇停靠竹椅的臂弯

余温退入酸枝木的暗纹

凉意自石阶缝隙漫溢

悄然攀上脚踝

整条麻石巷开始浮动

似古船卸下满舱喧响

 

我们静坐,看龙眼在瓷碗轻转

水汽蜿蜒爬上额角

秋天,最终泊进掌心

比落叶更轻

比珠江更深——

它正以暗流搬运星辰的鳞光

 

而月亮升起了,在陶瓮的釉面

在晾衣绳悬垂的凉雾中

轻轻拭亮每扇窗棂

它像一枚巨大的时令纽扣

扣紧温润微凉的岭南之夜

我们俯身啜饮,饮尽这漫天澄明

 

细致

 

木棉松开手指,红云落成薄绢

巷子深处,亚热带的光,突然变轻

无霜的玻璃窗上

水汽洇染出模糊的凉意

木纹里深埋的蝉声渐次敛藏

 

晚稻低垂,在涌动的金浪里

细数每粒谷壳的微光

芭蕉叶摊开宽大的绿

脉络间,暗涌着沉沉的欲坠

阳光斜斜穿过,筛下碎金般的影

半熟的菠萝蜜悬垂,金黄表皮鼓胀

裹紧一团馥郁的蜜

 

南风轻轻推搡,桂香在巷口弥漫

凉茶铺的吆喝声,糯了半度

骑楼斑驳的拱券下

铜壶嘴吐纳的烟雾

慢悠悠攀住行人衣角

 

我凝望榕树的气根——

垂落是它们钟情的事

缓慢,再缓慢

在潮湿的风里

那垂落是时光的绳结

默默丈量岭南之秋

一毫米一毫米

细致地,收拢大地飘散的余温

 

人间最美是清秋

 

南方的秋是砚台里化不开的雾

青石巷的茶烟斜了

桂花便簌簌地落满肩头

 

晒谷坪上,风推着金黄的独轮车

竹筛里摊着的陈皮瓣

悄然染黄了临水人家的阁楼

 

芦苇白头时,凤凰树正数着银两——

每片落瓣,都沾着日光的亮

溪水把碎银子叮当倾倒

买下整座山的斑斓与消瘦

 

忽然很想写信,用樟木箱底的旧笺

墨要磨得比夜色更浓

“昨夜白露,今晨可收新酿的糯米酒......”

 

而长天忽然撒开云网

一网打尽

雁阵、残荷、晒秋的竹匾和我的凝眸

 

这时节,适合把往事

腌成酱菜封坛

等某个寒夜,就着微温的黄酒

 图片1

王晓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山市文联第八、九届主席团成员,2015年12月主持创办大型诗歌季刊《香山诗刊》。著有《山河壮阔》《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2000—2020年)》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诗学评论《吹掉泡沫 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诗歌作品载《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度选》《中国新诗日历》《中国爱情诗精选》等选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