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习惯不记下这些路的名字
(组诗)
【作者简介】张守刚:重庆云阳人,生于70年代,中国作协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扬子江诗刊》《作品》《四川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一千余件。有作品入选《现代诗三百首笺注》《朦胧诗二十五年》《年度最佳诗歌》(连续7年,辽宁版)《中国新诗年鉴》等几十种重要选本。有作品被译介为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另有诗作入选小学中学语文读本。出版有诗集《工卡上的日历》《徘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60首诗 张守刚卷》等。
很多年习惯不记下这些路的名字
(组诗)
张守刚(重庆)
远眺
近水苍茫 远山隐约
两江汇合的时候
站在高处的人表面上平静
他也许在内心波澜汹涌
长江依旧
澎溪河依旧
水还是水
反复奔走之后
它也许越来越干净
远远看上去
它就是一言不发的平地
很多年习惯不记下这些路的名字
在一个地方活得太久
闭着眼睛都会知道
身体在每一刻所处的位置
上环路中环路滨江路
它们殊途同归
是这个城市的动脉血管
我所住的居所
在三合路的一个角落
背后青山
龙脊岭逶迤的身子那么好看
夜晚在磨盘寨望月
面临长江
江水一直澄澈
清晨又趴在长江洗脸
已经很多年不去记这些路的名字
它们在脑海里血管一样汩汩流动
替我早出晚归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江边看江水
看不出江水流动
只有风吹着它的皱纹
静静的,没有一丝生息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江边看江水
陪我一起看江水的还有岸边的草木
它们站得很直
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时光在缓缓流逝
我在慢慢变老
而眼前的长江并没有什么异样
江水无言
总是这么走着
脚底的疲乏就装进了心里
江水表面平静
没有人来揣测它的体内有多么汹涌
这个雨后的下午
长江似乎更加长了
我把中年的肉身抵押给平淡的日子
长江水也不会说出潜藏千百年来的秘密
江水不会随便说话
我们在上辈子就说好了只用彼此的眼神交流
沿着山
它一直是这个小县城唯一依附的存在
磨盘寨或者龙脊岭
扑腾的腰身从高处开始
到低处的长江结束
大清早的龙脊岭或者没有醒来
缓缓爬行的道路还和昨天一样
沿着山势一步一步引着清早的风
把凡俗的我们带进寂静
山也许并不高
行走的人可能比尘埃还要低
江水不用悠悠
江边小城是一个
可以轻易表达心跳的好地方
很多这样的日子
虚浮的脚步背负不确定的肉身
江水闭着右眼
用惯常的左眼揣摩俗世
长江啊为什么一直这么长
水里的波纹为什么一直藏得这么紧
流啊流的江水不用悠悠
淘洗了不计其数的过往和来世
洗眼睛
用下午的江水洗涤眼睛
这一江冬水就变得格外澄澈
停停走走的西风里
那么多枯黄叶子扑棱棱飞行
有的随流水去了
无数次打量之后
我中年浑浊的肉眼
和少年的一样干净
顾 问:周文海 李成虎
刘 川 车延高
许 晨 铁 流
赵 智 周 习
社 长:任 重
主 编:任 立
编辑部主任:郭 卿 邓一鸣
编委会主任:吴宝泉
秘 书 长:任 真
投稿邮箱:手机:15589030966(微信)
《诗歌高地》源于2013年,我做山东省作协《时代文学》(双月上)执行主编时在刊物设立的一个栏目。记得那是2014年初冬,我和原济南军区《前卫文学》主编张乡林到东营采风,站在黄河的入海口,我对陪同我们采风的胜利油田作协秘书长、我的宗亲大哥、著名诗人任真说:我们一起做一个《诗歌高地》公众号,弥补充实纸质媒体的短板,注册费用我们各一半,我推荐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你具体排编。这样,我们注册认证成功后。从第一期在2015年2月6日推发了著名诗人李轻松的诗开始,接着每天推发一位著名诗人。后来任真兄广泛组稿,推发了不仅有国内优秀诗人,也推发了好多国外著名大诗人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诗歌高地》在国内外的诗歌界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真正为中国诗歌和诗人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2017年1月,《诗歌高地》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诗歌高地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界的名片。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是靠全民族的热情和参与。现在,诗歌高地重新组成工作团队,继续与作家网联合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诗歌,推发最优秀的诗人。
来源:诗歌高地
作者:张守刚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